●辜玉仙 彭汝燕
智研咨詢報告顯示,從2017 年直播電商銷售為268 億元,到2021 上半年中國直播電商成交額為10941 億元。從這個數據看到這幾年網絡直播是異常火爆,隨著銷售額的成倍增長,主播收入節節攀升。在外界看來,網絡主播獲得收入無可厚非,依法納稅即可。但隨著國家稅務總局的查處通報,從幾千萬到十多億偷稅漏稅補稅的稅收大案來看,感覺稅收的遵從在這個行業出現一定的真空地帶。對于這個新興的行業來說,隨著國家稅收征管的完善,金稅四期的系統運行,納稅人如何進行稅收風險管理控制已是必修課。
從國家稅務總局及各省稅務局發布的偷稅漏稅公告中,近兩年我國的網絡主播偷逃稅案頻頻出現,并且涉案金額巨大。查閱公告發現目前存在偷逃稅案主有以下幾種方式:
網絡主播獲得的坑位費、傭金收入、勞務收入、打賞收入、軟性廣告植入收入等大部份屬于薪金、勞務報酬適用于綜合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稅率為3%~45%。根據個人所得稅規定個人應納稅所得額超過96 萬元部份適用于最高45%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而個人所得稅中對于我國經營所得的個人所得稅適用5%~35%的超額累進稅率,超過50萬元的部份適用最高稅率35%。與綜合所得相比,超過96 萬元時經營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優惠10%。現市場上有很多主播收入遠遠高于96 萬元,因為這個稅率差異,導致很多網絡主播將薪金、勞務報酬等收入非法轉換為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或企業經營所得,虛構業務轉換收入性質,達到非法降低稅負。
根據稅法規定我國的居民企業繳納企業所得稅,但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的經營所得不繳納企業所得稅而是繳納個人所得稅。同時稅法還有相關規定這類企業若存在核算不健全等原因,可以適用核定征收個人所得稅。核定征收的稅率遠遠低于經營所得最高稅率35%。這就為高收入的網絡直播進行投資成立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偷稅漏稅開了方便之門。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通報查處的多個案例表明,都是投資多家個人獨資企業或合伙企業用來進行稅收管理。若是合法經營收入核定征收繳稅款都積極鼓勵,但是稅收處罰顯示他們虛構業務將非經營所得轉變為”公司”的經營所得,適應低稅率的核定征收達到非法節稅。
稅務局查處通告顯示一些主播存在隱匿收入,虛假申報進行偷稅漏稅。常見的隱匿收入手段,要么通過簽訂陰陽合同、虛假合同,隱藏真實的收入金額;要么通過降低、減少收入虛假申報納稅;這些都可能存在主觀故意偷逃稅款的嫌疑。除以上一些手段外,還可能存在采用實物福利或報銷的方法加大成本扣除避稅。從稅務處罰通報看不同性質的偷逃稅手段處罰倍數不一樣,最高有4 倍罰款。只要不是以合法為目的的稅收手段都是違法行為,都應受到因違規而處罰。
為支持新興業態發展國家推出了多項優惠政策,但是這些稅費優惠政策卻被一些不法分子鉆了法律的空子。網綱直播行業應該在日常業務中合法運用稅收法規,依法納稅、合法運用稅收籌劃,充分理解稅收法規的實質,合法應用稅收優惠政策。但這些稅收優惠政策卻成為一些網絡直播濫用優惠政策少繳稅的“避風港”。例如國家規定的核定征收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初衷是為了簡化手續,降低征管成本。還有一些地方政府利用國家給予的一些優惠政策,采取核定征收或返還部分稅款的財政優惠政策,吸引高收入群體設立企業入駐,達到招商引資。但這些優惠在實踐中卻被一些網絡主播通過成立工作室、個人獨資企業,濫用核定征收方式來大幅度降低稅負。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網絡直播播主雖是名人,但也不能不遵守法律法規,作為名人更應遵紀守法。網絡直播除了要遵守網絡安全、廣告法等法律要求外,還須按照各項稅收規定依法納稅,不能為了利益逃避納稅義務甚至使用非法手段違法亂紀。大數據時代,任何不法的行為都在國家各項數據共享監管中暴露無疑。網絡直播存在流量監管,資金監管等措施,想僥幸逃過稅收監管行不通。一些網絡主播缺少法律意識,對偷逃稅的嚴重后果認識不足。“頭部主播”要帶頭知法、懂法、尊法、守法,否則,走歪走偏再難回頭。知法守法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播主除加強自身納稅意識,還須加強團隊納稅管理意識,讓稅收風險管理滲透到每個團隊成員,可以通過稅收專業培訓教育等手段,讓每個團隊成員從行動到心動地自覺遵守稅法、維護稅法。只有團隊納稅意識提高,合法商業運作,才能讓整個團隊的在直播行業中立于不敗之地。按照法律規定繳清每一分稅款,掙干凈的錢,帶合法的貨,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促進直播行業健康發展。
金稅三期的長期良好運行以及金稅四期的優化更新上線,金稅系統中的稅收風險監控系統更先進更完善。每個人的銀行卡、納稅信用、工商運營、社保繳納等數據都集成共享。通過大數據信息分析個人、企業相關人員手機號、納稅狀態、企業銷售情況等全業務全程監控,風險核查、智能辦稅更精準更全面。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要想在各項業務中違法偷逃稅都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客觀上不允許我們的網絡直播行業是法外空地。那么對于網絡直播行業播主們提高自身學習能力勢在必行,多與稅務征管人員溝通學習,多學習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稅收政策,學習了解稅收法規,履行自己作為一個合法公民應盡的義務。
對于專業的稅收知識可能每個播主不是專業人員,對稅收的專業術語等存在不同的理解和應用。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員完成,從業務的接洽到業務的完成,所有的業務都可以聘請專業稅務人員參與,及時與征管機構人員溝通,由專業人員完成專業的納稅業務,稅收風險評估及風險管理應對,讓直播進入良性循環,促進行業發展。
團隊專業稅收人員進行專業的稅收業務處理,跟進時代步伐,緊扣國家稅收政策,進行業務稅收風險評估,從業務的各項數據、行業平均水平、稅收法規的更新等專業領域進行稅收風險評估,建立個人及企業的風險評估系統。
稅收籌劃主要要求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根據企業的經營、投資、籌資等活動提前進行稅收安排,達到降低稅負或延遲納稅的行為。要進行稅收籌劃首先了解我國的稅收法規詳細規定及應用規定,樹立稅收籌劃意識,著重于稅收風險事先防范。在掌握和應用稅收政策的基礎上,本著成本效益最優化,聘請專業稅收籌劃專家進行專業的稅收籌劃,隨著國家稅收政策的變革,及時修正稅收籌劃方案,并按稅收新政策執行相應的稅收籌劃方案。這樣既能達到稅收籌劃的目的也能防范稅收風險。
要建立稅收風險管理體系,可以從內部和客觀兩個大類因素來著進行風險分析,收集整理好內部外部信息并結合實際執行情況分析信息。制定重大稅務風險業務管理控制流程和員工工作職責,同時制定各流程的環節控制措施,設置稅收關鍵風險控制點,生成風險管理控制指標,采取人工和自動化控制相結合的方式,管理好日常風險控制點,重點控制重大風險控制關鍵點,逐步建立和健全風險管理體系。
網絡直播迅速崛起,行業需要在發展中規范、在規范中發展。對新業態從業者而言,必須堅持守法合規經營,切莫觸碰法律“高壓線”。稅收風險管理可以科學降低網絡主播的稅收風險,有利于強化主播團隊核心競爭優勢、有效降低運營風險。管理團隊需切實看到新興產業中國家稅收管理完善及精準化管理,將稅收風險管理貫穿到團隊管理與控制的全過程中。從主觀上加強納稅意識,學習稅收知識,加強專業團隊納稅管理,合法合規進行稅收風險評估,逐漸形成稅收風險管理體系,令團隊長期保持社會適應性與市場活力,為網絡直播這一新興行業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