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姣
衛生與健康領域的科技創新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這一目標的重要內容,是促進健康產業深入發展的關鍵措施,是引領醫療事業發展的原始動力。醫院科技創新關乎人民健康,對維護國家安全、促進經濟發展、實現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義。科技創新是我國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現代醫院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續航力。而科技成果轉化是將醫院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橋梁,能全面提升我國醫療服務水平,保障醫院為患者提供更加經濟、安全、高效的服務;能對臨床醫生產生激勵效應,成為醫院持續創新的推動力。因此,促進醫院科技成果轉化、提升醫院診療水平是國家的戰略要求,是促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進方向。科技成果轉化是一項復雜且復合型高的工作,涉及醫院、企業、科研人員等多個主體,會產生多種稅收行為。有效的稅收政策能夠為醫院科技成果轉化降低資金投入風險、激發科技創新人才積極性。本文擬在梳理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及科技成果轉化關系的基礎上,探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稅收政策。
科技成果轉化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是科技創新和醫療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的關鍵環節,也是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國家對于公立醫院科技成果轉化愈加重視,在多個文件中提出要加強臨床研究,完善醫學創新的激勵機制以及以應用為導向的成果評價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從而更好地服務臨床、服務疾病防控一線。
為推進衛生和健康領域科技創新,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科學技術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于2016 年9 月印發的《關于全面推進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的指導意見》(國衛科教發〔2016〕50 號)提出:“要改革并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提升醫療自主創新的能力,以促進衛生與健康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
2021 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1〕18 號)(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推進醫學技術創新,引領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新趨勢。強化科研攻關對重大疫情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的支撐作用。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健全職務發明相關制度,依托當前資源建設一批國家中醫藥臨床研究和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基地,轉化形成一批中醫藥領域先進裝備、中藥新藥。”
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2021 年頒布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促進行動(2021—2025 年)》(國衛醫發〔2021〕27 號)提出:“實施重點建設行動:建設高水平公立醫院網絡,在多中心研究、大數據集成、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發揮協同作用,帶動醫療服務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實施臨床科研能力提升行動:建立以臨床需求為導向的科研機制,對接生物醫藥和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科技;完善醫學創新的激勵機制和以應用為導向的成果評價機制;依托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以及國家醫學中心建設一批高水平的醫藥、醫療器械和醫療設備的臨床研究基地和科研成果轉化基地;支持公立醫院牽頭或作為參與者聯合建立研發機構、科研成果轉移轉化中心。”
可見,加強公立醫院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是當前高水平公立醫院管理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促進我國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就是實施臨床科研促進行動,建立以重大疾病臨床需求為導向的科學研究機制,加強高水平臨床研究基地、科研成果轉化基地、臨床專科能力建設;面向生命科學、生物醫藥科技前沿,加強基礎和臨床研究,加快核心技術的攻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讓科研成果服務臨床和疾病防控一線。
公立醫院科技成果轉化方式主要有轉讓、許可及作價投資等途徑。當前,公立醫院在進行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涉及的稅收類別主要有增值稅、個人所得稅。
為貫徹落實國家關于科技成果轉化的戰略目標,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于1999 年發布了《關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字〔1999〕45 號),文件規定:“科研機構的技術轉讓收入繼續免征營業稅,對高等學校的技術轉讓收入自1999 年5 月1 日起免征營業稅。”2016 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 號)規定:“納稅人提供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免征增值稅。”
科研人員獲取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目前有兩種方式:股權獎勵、現金獎勵。《關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財稅字〔1999〕45 號)、《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25 號)對這兩種方式的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規定如下:
“對于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的科研人員通過轉化職務科技成果獲得的股權形式的個人獎勵,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在其獲得分紅時,對其所得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獲獎人若轉讓股權、出資比例的,對其所得按‘財產轉讓所得’征收個人所得稅。”其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及“財產轉讓所得”應稅項目的稅率均為20%。
《關于科技人員取得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8〕58 號)規定:依法批準設立的非營利性研究開發機構和高等學校(以下簡稱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規定:科技人員從職務科技成果轉化收入獲得的現金獎勵,可減按50%計入其當月“工資、薪金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公立醫院是醫療科研的重要主體,結合公立醫院科技成果轉化呈現周期長、投入大、事務復雜的顯著特點,根據現行政策執行情況,我們發現針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根據規定:技術開發行為申請免征增值稅的,需先向省級科技主管部門申請認定,完成認定手續后,可按政策要求免交增值稅。但是,公立醫院享受免稅政策的,只能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企業取得普通發票后,無法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造成增值稅鏈條斷開,企業稅負增加。這對企業研發投入行為產生的是消極影響,不利于院企間的長期合作。很多研究者會因此放棄享受免稅政策,導致該項政策未達到預期效果。
雖然科研人員從職務科技成果轉化中獲取的獎勵可以享受稅收優惠,但是這些優惠政策并不屬于普惠政策,而是有明確的適用對象——非營利性科研機構和高校。鑒于這一規定,當前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公立醫院的科技成果轉化并不能享受個人所得稅的優惠政策。醫療行業的個稅負擔已經很高,如果醫生取得的是現金獎勵,全額并入工資薪金納稅,稅負極可能達到45%,稅負成本過高。
根據財稅字〔1999〕45 號和國稅發〔1999〕125 號文件規定:科技人員在取得股權獎勵時暫不需納稅,在按股份、出資比例獲得分紅或轉讓股權、出資比例時需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及“財產轉讓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該政策只是起到了遞延納稅的效果,并未實際減輕研發人員承擔的稅負。
公立醫院是衛生與健康領域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的主戰場,推動科技成果高效轉化,是促進醫療資源和市場對接、實現創新技術從實驗室到臨床應用的關鍵舉措,也是我國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完善稅收優惠政策,加大科技人員獎勵,建立專業化轉化平臺,可營造適應成果轉化的良好外部環境,提高醫院科研成果轉化率。根據上述分析,并結合醫院科技成果轉化要求,我們提出了如下改進稅收政策的建議。
根據上文分析,現行對于技術開發的增值稅優惠政策難以落實。為此,建議對于該項活動實行先征后退的優惠政策。公立醫院收到費用后,可先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辦理繳稅手續。待完成認證手續后,再申請退回已經繳納的稅款。這樣,既可保證醫院正常享受優惠的政策,又不會破壞增值稅的抵扣鏈條,從而降低企業的投入成本,鼓勵更多企業參與到醫院的科技創新中來。
為了促進醫療水平的提升,改善醫療服務能力,公立醫院對于科研創新及成果轉化有著巨大需求。而臨床醫生是促進醫學創新的源動力,其專業水平和科研能力不亞于高校和科研機構。以Z 醫院為例,2021 年醫院全年發表的論文及出版的科技著作共1535 份,專利申請數為141 件。由此可以看出,醫院目前的科研水平及科研儲備都處于高水平狀態。然而,政府對于公立醫院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并不明確。稅務局也只能依照現有政策,不給予稅收優惠。公立醫院屬于從事公益非營利性活動的事業單位,建議將公立醫院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納入個稅優惠的范圍,而不僅限于科研機構和高校,激勵作出重要貢獻的研究人員。
激發科技創新人才的積極性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核心機制,根據國外實踐經驗可知,稅收政策是提高人員積極性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首先,對于獲得的現金獎勵,建議不要并入“工資、薪金所得”計稅。由于成果轉化具有巨大不確定性,因此,獲取成果轉化收入并不屬于經常性行為。科技成果雖然是研發人員在工作中產生的,但是屬于獲授權專利發明研發人員的智力成果,其獲得的獎勵也不符合“工資、薪金所得”范疇。建議參照英美經驗,以不高于資本利得的固定稅率,進行計稅。
其次,對于獲取的股權獎勵,建議降低該部分收入的稅率或者參照現金獎勵的規定,將取得所得的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然后,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及“財產轉讓所得”計算繳納相應稅款。實踐證明,股權獎勵形式可以使科技人員分享到科技成果轉化帶來的收益,是激勵科技人員積極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稅收政策不能為其提供優惠的條件,研發人員的收入將大打折扣,不利于激發研發人員的積極性。
總之,醫學科技創新關乎民生保障、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創新驅動是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戰略選擇,臨床醫學研究是國家醫學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型公立醫院的使命職責之一。作為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醫療衛生系統,科技成果的轉化是公立醫院除醫療、科研和教學外的一項重要工作。醫療科技成果轉化是推動研究型醫院創建的現實動力,是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我國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公立醫院是科技成果產出的重要主體,是生物醫藥高技術研發、試驗轉化與產業化的強大生力軍,其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在鼓勵創新、促進轉移轉化背景下,建議相關部門能出臺配套的政策呼應國家的戰略要求,支持醫院科技成果轉化的發展,補齊研究性醫院創建的頂層設計短板。稅收政策是政府參與市場調節的重要方式之一,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有效的優惠政策在激勵企業和個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已經產生了非常顯著的經濟效益。建議根據我國醫院科技成果轉化的規律,針對公立醫院成果轉化的全流程制定優惠稅收政策,激發醫務人員創新轉化的積極性,推動醫院科技成果轉化的發展,助力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讓群眾盡早從科技成果轉化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