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彥華
(山東省廣饒縣稻莊鎮中心小學 山東東營 257300)
現在信息技術可以依靠其聲音、圖像以及文字等富媒體形式表現小學英語學科中的很多內容,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之下課堂教學內容單一、教學畫面單調的局面,讓整個課堂的教學氛圍變得更加活躍、更加有效,激活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夠減輕教師和學生的教學壓力與學習壓力,總體來看只要利用好信息技術,就可以促進英語教學更快進步。因此,新課改明確提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這一課堂輔助工具,其有益于教學改革的推進和有效教學的順利實施。
隨著我國的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有很多學科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也會將課堂內容和現代化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目前,現代信息技術也運用到了小學的英語教學中?,F代信息技術給早期的教學方式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也在不斷地改善現在的教育方式?,F代信息技術和小學英語教學相融合,是現在社會中開展課堂的必要趨向[1]。當前的英語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經過長時間探索,已經總結出了現代信息技術和小學英語教學相融合的具體方向。根據新課改的需要以及學生在現實學習中表現出來的狀態,筆者認為,下一階段開展教學工作,應該朝著幾個方向優化關注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學習任務;關注課堂的趣味性,讓整堂英語課充滿歡聲笑語;關注教學的互動性,鼓勵更多學生加入與教師的討論與學習中來;關注課后教學的有效性,從源頭上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改變原本單一的課后教學式。這都是使用信息技術,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的教學任務。
現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讓小學英語課堂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內容,新資源可以利用好這些資源,提升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教師引入的內容,可以激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這就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上的學習環節,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學習任務等。當然,教師也可以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鼓勵學生自主預習合作、探究預習問題,讓學生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實現高質量的主動英語探究學習。
關注課堂的趣味性,也是小學英語教師需要注意的一個大問題。英語課堂上,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模式,以及教師引入的教學資料都會在極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放眼過去的教學經歷,教師認為,課堂上的趣味性與學生的學習狀態有著很緊密的關聯,教師只要引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大家的學習積極性就很高。所以下一階段開展英語教學工作,教師也要關注課堂教學的整體趣味,盡可能用豐富的內容把握學生心理。
課堂互動是小學英語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關鍵環節??梢哉f,互動環節是否發揮了其固有的價值,確實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影響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們的學習需要,教師必須利用好信息技術的豐富媒體特性,關注教學的互動價值和互動效果。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傳統的講解英語知識,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的方式已經逐漸落伍了。在今天的教學背景之下,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多優秀的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減輕學生的課后學習壓力。給學生布置作業,可以利用好信息技術設備,盡可能減輕學生的課后學習負擔,更可以借助該技術鍛煉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這一點將會在下文中詳細論述。
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為當下的教育教學事業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條件,尤其是多媒體設備引入課堂,以后教師可以利用該設備打造更加完美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歡聲笑語之間學習英語知識。除了多媒體設備,教師還可以抓住信息技術手段之下的多種教學策略,綜合來看,都能夠培育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激發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提高英語教學實效性。
在小學階段開展英語教學工作,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正在變得越來越復雜,除了讓學生用趣味性的方式學習英語,還要在課堂上融入更多高質量的內容,課堂容量的提升必然會帶來學習任務的加重。學生必須提前對課堂上教師將要講解的知識有所了解,才能夠更快速地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可以考慮適當地給高年級的學生布置一些英語預習任務,請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設備提升預習效果[2]。
例如,教學“Were they active in class?”這部分知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先結合教師提供的微課視頻,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預習,教師會提前把微課視頻上傳到班級群里,學生可以回家以后自主下載觀看。根據以往小組預習的經驗,很多小組會在這個過程中創建線上學習空間,大家自由討論,加強對本單元內容的理解,并且提前預習單元句子和單詞。如果在預習過程中遇到任何不確定的問題,可以第一時間上網搜索。網絡上沒有查到的話,也可以聯系教師。教師會將自己的聯絡方式放在班級群公告里,學生第一時間和教師取得聯系,就能夠更快速地解決預習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提高預習的整體效果。
運行結束以后,教師會要求小組輪流制作預習課件,比如預習本單元的知識,教師會整理出重點和難點,部分要求學生圍繞著這兩個大點深入探究制作成PPT。課前引導環節,教師就會請小組派代表到講臺前來幫助大家快速梳理本節課的重難點問題。由于學生們的學習時間有限,所以這種任務屬于小組輪流作業,這節課是第一小組制作課件,而下一節課就是第二小組制作課件,這種教學模式也確保了學生預習的有效性。結合信息技術,全方面提升學生探究英語問題的能力,對今天的小學生來講,這是鍛煉學生信息素養的一種方式,而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這種預習也會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帶來積極深遠的影響。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在課堂上給學生單純講解單詞或者句型,讓學生用背誦的方式學會并不是最優的教學策略,過去教師可能沒有找到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以至于過分關注學生的英語成績。而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求著眼于學生的能力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以前的應試思維,這就要求教師創新教學辦法,利用好多媒體設備,結合今天的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把英語課堂情境打造得更加逼真、更加有趣,進而提升英語教學的整體趣味性[3]。
例如,教學“Feelings”這一單元知識之前,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設計一個豐富的課堂教學情境,比如,在多媒體設備上呈現一張張圖片,讓學生觀察這些圖片的主人公分別是什么表情。先讓學生用中文去分析每一張圖片的情緒,然后請一些學生到講臺前來模仿這些圖片中人物的情緒。這種有意思的互動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積極性,無形之中創建了一個非常完整的教學情境。接下來,通過簡單的口頭引導,就可以讓學生沉浸在這種情境之中:“同學們,我們剛剛已經看到了這些人物的情緒,并且也請學生上來模仿了,接下來老師課就要考考大家了,有沒有同學知道這些情緒用英語應該如何表達呢?”教師提出一個簡單的問題,學生就會開始思考,如果學生課前沒有進行預習的話,此時學生腦海之中應該是一片空白的。相反,如果教師提前設計了優質的預習任務,可能會有很多學生給出自己的答案。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這種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情境,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大家認真思考英語問題,探究英語知識。
值得一提的是,英語課堂上有了多媒體的幫助,教師可以引入的課堂情境也可以有很多變化,上述案例中,教師用幾張圖片就構建了趣味性的教學情境,而后續的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入微課視頻或者娛樂感更強的短視頻;也可以引入一段音頻,讓學生靠聽力去感悟單元的英語知識;還可以借助趣味游戲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互動之中,感悟英語知識的魅力。這都是提升英語教學有效性,集中學生注意力,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值得更多教師深入探索。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創新課堂互動也成為小學英語教師關注的問題,優質的課堂互動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學習英語知識,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將傳授知識的過程打造得更加完善、更具趣味性[4]。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促進小學英語教學進一步優化。
例如,在課堂提問方式上展開優化,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創新課堂提問方式。比如,過去,教師在課堂上拋出一個英語問題,學生們自愿加入討論,有時候教師提出的問題難度比較大,課堂的學習氛圍還有可能冷清,不利于創建優質的課堂探究氛圍。為了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越性,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由教師找到了一種課堂隨機點名軟件,把這種軟件安裝到多媒體設備上,課堂上,教師再提出問題,只需要打開軟件隨機點名,軟件就會自動抽取相應的人名。此時,學生就必須站起來回答問題,對于學生來講,這是一種很有趣的提問方式。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自己舉手看哪一位學生想要參與抽點名環節,學生主動參與這種活動,也能夠調動起全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很多學生看來,這樣的提問方式就像是在參與驚險刺激的課堂游戲一樣,這樣的抽點方式帶有絕對的隨機性,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還能夠打造更加有意思的課堂互動環節。
在課堂提問內容上展開優化,教師可以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設備提出更加有趣的英語問題。過去,學生參與課堂互動,一般是利用英語和中文相結合的方式,與教師直接溝通,不過有時候教師的引導也可能會隨著學生混亂的思路而混亂。這也在無形之中浪費了課堂的部分教學時間,有了多媒體設備以后,教師發現,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中的人工智能軟件,請學生直接和人工智能相對話。這種提問方式可以將原本單調的課堂互動變得格外有趣。小學階段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普遍不夠出色,而和人工智能溝通的過程中,人工智能使用的英語都是非常標準的英音或者美音,這就保證了基本的互動教學質量,學生的英語口語會逐漸提升。相比和教師之間對話,對于小學生來講,和人工智能溝通更沒有負擔,這也是快速優化課堂互動環節,讓小學生產生求知欲望的有效教學策略之一,值得更多英語教師展開深入探索。
對于今天的小學生而言,學習英語知識,參與課堂上的英語互動可能是比較有趣的學習體驗。不過,單純憑借學生個人的學習能力,引導他們完成復雜的課后學習任務,這就有可能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學習壓力。雙減政策推出以后,越來越多的小學教師希望用輕松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英語,不給學生帶來太沉重的課后學習負擔。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可以考慮創新課后教學模式,用輕松的課后教學豐富學生的英語認知。
例如,利用好信息技術,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聽說類的英語作業,比如教學“What's your name?”這一單元知識,由于三年級階段學生剛剛開始學習英語學科,很多學生還沒有形成嚴謹的語言意識。在這樣的情況下,設計課后學習任務不太適合給學生布置過高難度的英語作業,所以教師會利用好現代信息技術的便捷性,鼓勵學生回家以后積極復習課堂上教師講解過的內容,用張口說英語的方式完成當天的課后作業。請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兩遍,并且把朗讀的過程錄制成語音,發送到班級群里,教師會認真聽每一位學生的語音,找出發音不夠準確的部分,提醒學生及時改正。這對于學生來講是一種新奇的學習體驗,對教師而言,也減輕了第二天批改作業的壓力??梢哉f,適合當代的小學生,也能夠確保在不給學生帶來壓力的前提下,完善課后教學工作。另外,教師可以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給學生設計更多趣味性的作業,比如教師可借助作業小程序給學生布置線上的作業任務。在絕大多數小學生看來,背誦英語單詞或者了解英語短語是一件很有壓力的事情,很多學生背誦能力不足,總是出現反復遺忘的情況。而新課改也要求教師不要把過于繁重的背誦任務強加到學生身上,尤其是中高年級階段的學生,此時培養興趣才是第一位的,所以教師會創新課后教學,在小程序上設計一個青蛙過河的游戲,要求學生通過選出正確的單詞幫助游戲的主人公“小青蛙”平安過河,在規定的時間內,護送最多小青蛙的學生就可以取得最后的勝利。這種游戲只需要占用學生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很多學生做完這種作業以后,甚至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要求重新做一遍,這就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小學英語教學的課堂上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既能化抽象為淺顯,亦能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更能將英語教學與小學生的性格特征相結合,讓他們快樂地學習。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生的英語成績和水平自然會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