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月,梁玥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濟管理學院,武漢 430078)
近年來國家加大對森林康養產業的政策支持,2013—2020年頒布了《關于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等17個相關政策文件?!笆奈濉币巹澨岢龃罅Πl展健康和旅游產業,注重生態服務價值的實現。森林資源具有巨大的生態價值,其中含有的芬多精、負氧離子等成分對人體有療愈作用。發展森林康養在推動生態綠色發展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然而國內森林康養產業發展起步較晚、實踐經驗較少。因此本研究選取湖北省為例,深入探討森林康養基地的空間分布特征,并進一步探究其影響因素,旨在為森林康養基地的開發建設、空間布局提供理論依據。
森林康養在國外被稱作森林療養,是指以促進自身健康為目的到森林環境中從事的各種治療活動[1]。20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國外森林康養處于探索發展階段,尤其以德國、日本為主。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初處于研究提升階段。2010年開始進入迅速發展階段,取得的成果多集中在環境生態學以及醫學方面。國外研究側重于森林康養對不同人群的健康效應。研究表明,從事森林康養活動對健康人群和已有各種疾病的成年人的壓力、抑郁和焦慮以及負面情緒有積極影響[2-10]。生理上,森林康養對患有各種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腦卒中患者有積極的治療作用[4,5,11-16]?;谏值母深A也對免疫和炎癥相關參數顯示了積極的短期效應[4,5]。
與國外相比,國內側重于森林康養基地的建設。關于森林康養基地的研究內容可概括為以下幾點:一是森林基地的選建條件以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劉朝望等[17]、潘洋劉等[18]、晏琪等[19]、李秀云等[20]、李濟任等[21]、牟耀杰等[22]按照科學性、可量化性原則將森林康養基地評價指標分成森林面積、選址、基礎設施等多個維度。二是森林康養基地產品的開發與分類。吳后建等[23]按照消費需求、產品內容、消費者年齡等不同的分類標準對森林康養產品進行分類。三是森林康養基地消費者行為意向研究。學者們探究了森林康養者行為意向、態度、感知風險等之間存在的關系[24-29]。學界對于森林康養基地空間結構研究的文章較少,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全國康養基地的空間分布研究。王兆峰等[30]采用核密度分析、平均最近鄰法探究了國內康養基地空間布局特征,并運用熵值賦權法等探究其影響因素。第二,各區域的森林康養空間結構研究,如四川?。?1]、湖南?。?2]、長江經濟帶[33]。第三,森林康養資源的空間分布特征研究[34]。綜上所述,國內有關森林康養基地空間結構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仍處于發展初期。
湖北省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有以武當山為首的道教文化,有以神農架、恩施大峽谷、三峽為代表的獨特自然風光。根據湖北省林業廳的數據,2020年湖北省森林覆蓋率達41.84%,林業總產值達4 081億元,森林康養旅游林地19 840 km2,占全省森林面積的50%,因此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根據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2015—2020年公布的《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名單》,湖北省列入其中的共計90處。本研究以這90處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單位為樣本進行研究分析。
2.2.1 核密度分析法 核密度分析法是一種判斷點要素在空間結構中分布密集程度的方法,核密度估計值越大,說明該要素在空間中出現的概率越大,即分布越集中。此方法廣泛應用于空間分布特征研究中[35,36],公式[37]如下。

式中,fn為核密度估值;n為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的數目;k為核函數;x-xi為估值點x到樣本xi處的距離;h為搜索半徑。
2.2.2 地理集中指數 地理集中指數反映了一定范圍內對象集聚程度[38]。運用該指標說明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在空間上的集聚狀況。其公式[39]如下。

式中,P是區域的數量,xi是第i個區域內的基地數量,T是湖北省基地總數。集聚程度的高低與G成正比。然后引入平均地理集中指數-G,即假如森林康養基地平均分布于湖北省各區域時計算出的地理集中指數,并將其與G比較。當G>-G時,說明森林康養基地分布集中,反之則分散[40-42]。計算方法如下。

式中,-x為森林康養基地平均分布的情況下每個區域內基地的數量。
2.2.3 不平衡指數 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空間結構差異表現在不同區域基地分布數量的差異,用不平衡指數來反映森林康養基地在不同區域內分布的均衡程度。計算公式[43]如下。

式中,n是區域的數量,n=17;Yi為第i個區域森林康養基地數量占總數的累計百分比。其中0≤S≤1,若S=0,則表明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在各地區分布均勻;若S=1,則表示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分布集中。
2.2.4 基尼系數 為了衡量空間分布的離散程度,可以運用空間結構分析中的基尼系數,判斷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在全省區域范圍內的空間分布狀況。計算公式[44]如下。

式中,N是區域的數量,Pi是第i個區域內森林康養基地的數量占總數量的百分比,C為均勻分布程度。基尼系數Gini越趨近于1,即C越趨近于0,分布越不均勻。
湖北省有12個省轄市,1個自治州,3個省直管市,1個林區。本研究將90處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單位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統計其空間分布情況,見表1。
3.2.1 分布集中程度 由表1可知,在湖北省17個區域中,森林康養基地主要集中分布在黃岡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市、荊門市這4個地區,而潛江市、鄂州市、天門市這3個地區無分布。為了更準確地反映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分布集中程度,根據式(2)和式(3)分別計算地理集中指數G和-G,得G=14.07、-G=24.25,G<-G,說明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的空間分布較分散。
為了更加直觀形象地反映空間聚集狀況,利用百度地圖拾取坐標系統添加90個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的坐標數據并添加到ArcGIS10.2軟件中,利用空間分析功能——核密度分析探究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的分布格局(圖1)。
從圖1可以發現,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整體表現出“散狀分布、中部居多”的態勢。襄陽市??悼h、宜昌市和荊門市的森林康養基地連起來呈“L”型分布。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的空間分布可大致分為3個高密度核心區和3個次密度核心區。高密度核心區有:一是以荊門市京山縣為核心的湖北省中部核心區,向東輻射到孝感市;二是以襄陽市??悼h和宜昌市為核心的西部核心區,向西輻射到神農架林區;三是以黃岡市英山縣為核心的東部核心區。3個次密度核心區分別為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竹山縣、西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南部咸寧市。

圖1 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核密度分布
3.2.2 分布均衡程度 計算出各區域森林康養基地的比重值和累計比重值,如表2。黃岡市擁有森林康養基地13處,居全省首位,占14.44%。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12處,位居全省第二。平均每個區域有森林康養基地5.29處,達到這一平均值的只有8個區域。根據式(4),計算得出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的不平衡指數S=0.497,表明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的分布較不均衡。

表2 湖北省各區域森林康養基地分布比重
為了進一步證實這一結論,根據式(5)計算出基尼系數Gini=0.857,較趨近于1,所以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的空間分布不均勻。通過洛倫茲曲線(圖2)也可以直觀地看到,僅黃岡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市、荊門市這4個城市的基地數量達到全部數量的50%以上。

圖2 湖北省各地區森林康養基地數量洛倫茲曲線
通過閱讀大量文獻發現,學術界對于森林康養基地空間分布影響因素的研究較少,多為對旅游地和旅游資源的空間分布影響因素研究[30,34,45-47]。王兆峰等[30]將影響中國康養旅游地空間分布的因素分為交通、自然資源、人口、環境、經濟因素幾個方面并判斷各自的影響力大小。楊秀成等[34]認為影響福建省康養旅游資源的因素有交通條件、資源稟賦、政策扶持和醫療水平。劉大均等[47]討論了武漢市不同類型的休閑旅游地空間分布的影響因素,將其大致分為經濟、人口、資源、交通。本研究首先探索經濟條件及人口規模的影響。表3數據來自湖北省統計年鑒,運用SPSS軟件計算皮爾遜相關系數。由表3可以看出,各影響因素的顯著性均大于0.05,故經濟水平和人口規模對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空間分布的影響因素不顯著。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接下來依次探究交通條件、旅游資源條件、政策導向和醫療條件對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空間分布的影響。

表3 經濟水平、人口規模對森林康養基地空間分布的影響
4.2.1 交通條件 交通可達性直接影響到客源市場的范圍,是基地建設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紤]到數據的可獲得性,選擇客運量、旅客周轉量2個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根據2020年湖北省統計年鑒得到各市州的旅客周轉量和客運量,利用SPSS軟件計算出皮爾遜相關系數,結果見表4。由表4可知,在0.05水平下,旅客周轉量以及客運量對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的空間分布影響顯著。

表4 交通條件對森林康養基地空間分布的影響
為了進一步探索交通設施對基地的影響,運用ArcGIS10.2軟件對湖北省主要公路進行緩沖區分析。由圖3可知,有44處(49%)分布在0.5 km緩沖區內,有71處(79%)分布在1.0 km緩沖區內,有88處(98%)森林康養基地位于道路2.0 km緩沖區內,2.5 km緩沖區之外的森林康養基地數量為0。由此可見,離主要公路的距離越遠,森林康養基地的數量越少,呈現出空間距離遞減規律。

圖3 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分布與主要公路的關系
4.2.2 旅游資源條件 一個地區內的A級景區的數量既可以衡量旅游資源豐富度,又可以反映其旅游經濟發展水平。采用地理聯系率V這一指標衡量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與A級景區的數量兩要素之間在地理分布上的相關性[48]。公式如下。

式中,n代表地市州的數量,本研究中n=17;si表示各地市州內森林康養基地數量占總數的百分比;pi代表各區域內A級景區數量的比重;V越接近100,說明湖北省各區域內森林康養基地的數量與A級景區的數量在地理分布上具有相關性。
根據湖北省文旅廳的相關數據(http://wlt.hubei.gov.cn/)得到表5。經過計算得V=99.78,由此可知,A級景區和森林康養基地在空間分布上相關性比較大,說明旅游資源稟賦影響森林康養基地的數量。

表5 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與A級旅游景區地理聯系率
4.2.3 政策導向 政策支持為森林康養基地的建設提供了保障。國家層面不斷加強產業支撐政策供給并付諸于實踐。2019年3月,《關于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要向社會提供多層次、多種類、高質量的森林康養服務”?!丁笆奈濉甭糜螛I發展規劃》提出“推進旅游與林草、健康等領域協同發展,引導發展森林旅游新業態新產品”。
2018年湖北省頒布了《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的實施意見》,提出“推動產業融合,積極建設森林公園和森林康養基地”。2019年12月,《湖北五峰縣森林康養總體規劃》順利通過評審。2020年8月,世界中聯森林康養研究專業委員會暨湖北省森林康養研究會于宜昌市興山縣舉辦,為興山縣森林康養產業提供了寶貴經驗。政府政策和相關發展規劃是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的強大推動力,也直接影響到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的空間分布。
4.2.4 醫療條件 在人口老齡化和“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以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理論為支撐的森林康養以“養”為核心功能,恰好滿足大眾康體保健的需求?!渡挚叼B基地總體規劃導則》明確指出“醫療應急設施是養生者生命安全的保障”。在森林康養基地的建設過程中,醫療設施的可達性與醫療服務的質量尤為重要?;氐尼t療水平,特別是專業的醫療設備以及醫療人員將會使森林康養旅游者產生足夠的安全感與信賴感。所以是否具備完善的醫療條件是影響森林康養基地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旅游地空間分布是旅游學科重要的科學問題。本研究借助ArcGIS 10.2軟件,結合核密度分析、緩沖區分析、地理集中指數、不平衡指數、基尼系數等方法對湖北省域范圍內森林康養基地空間分布特征進行研究并探究了其影響因素,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總體空間分布比較分散,呈現“分散分布,中部居多”的空間分布模式。在西部襄陽市保康縣、宜昌市,中部荊門市,東部黃岡市英山縣和南部咸寧市均有較多分布;中部地區呈“L”型分布。
第二,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在各區域的分布不均衡、均勻度較低。僅黃岡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市、荊門市這4個區域的基地數量達到總量的50%以上(52.22%),而潛江市、鄂州市、天門市的基地數量為0。
第三,經濟條件和人口規模對于森林康養基地的影響不大。便利的交通條件、豐富的資源稟賦有利于森林康養基地的建立,政策支持和醫療條件為森林康養基地的建設提供了有利保障。因此,在建立森林康養基地時要充分考慮到周圍的道路、醫療衛生條件并借助A級景區的生態資源優勢。
湖北省發展森林康養產業應當充分發揮黃岡市、荊門市、宜昌市這3個高密度區的帶動作用和輻射效應,完善基地建設管理標準,建立強大的運營團隊。本研究通過已有數據研究湖北省森林康養基地的空間分布是一次有益探索,未來將進一步探索湖北省范圍內的森林康養基地類型及建設開發條件。除此之外,在影響因素上只選取了經濟、人口、交通、資源、政策、醫療進行探究,將來可以將更多的影響因素添加進來,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進一步細化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