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祥 劉小先
2012年,教育部頒布《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特別強調:“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建立一支科學化、專業化的穩定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2021年8月,教育部等五部門發布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衛生與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指出,加大學校心理健康人才隊伍建設,2022年配備專(兼)職心理健康工作人員的中小學校比例達到80%,2030年達到90%。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以此為目標,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與專業能力提升。
而反思當下,中小學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普遍存在如下問題:
1.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數量不足且負擔較重。中小學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占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比例僅為11.3%~35.5%(孫超奇,2015;孫小悅,2019)。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在學校中兼任其他工作的現象比較普遍。2.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水平偏低。這主要表現在:第一,學歷水平偏低,且具有心理學專業背景或者相關資質的教師較少。中小學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學歷為本科及以上的占65%;專業背景為教育學的占45%,心理學占31%(彭瑋婧等,2021)。中小學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持有相關職業證書的比例只有20%(孫小悅,2019)。第二,參與教研科研的機會偏少。92%的學校沒有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教研組,有近60%的教師從未發表論文、主持和參與相關課題研究(陳夢成,2021)。綜上所述,中小學要持續加強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與優化。
一、中小學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充實與穩定策略
(一)積極引進和校內培育相結合,逐步建立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
根據《中小學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南》和《健康中國行動——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動方案(2019—2022年)》等政策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設置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崗位,逐步充實專職心理健康教師隊伍。
(二)明確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崗位職責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明確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崗位職責,減少他們的非本職工作任務。中小學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崗位職責包括以下方面:服務學校行政,規劃和協調學校整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服務學生,根據學生的現實需求,開展心理篩查與評估、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輔導和心理危機干預等工作;服務學校教師,維護教師心理健康,幫助教師運用心理學原理和方法完善教育實踐;服務學生家長,幫助家長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和諧親子關系,改進家庭教育。
(三)健全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技術職稱的評聘制度
雖然目前有地區已經出臺了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職稱評聘制度,但是仍有很多地區沒有相應制度。這嚴重影響了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穩定性。因此,健全職稱評聘制度,是保障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穩定發展的基本條件。
二、中小學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能力優化與提升策略
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充實與穩定,是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礎保障。筆者建議從以下三方面優化、提升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專業能力。
(一)分層分類進行職后培訓,滿足不同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
新入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規范化培訓。雖然國內很多地區都已經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持證上崗,但是這并不足以保證新入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能快速適應實際工作環境。因此,有些地方進一步規定,入職第一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需接受規范化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學生心理輔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等,培訓合格后才能正式進入工作崗位。
普通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基礎性專業培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要求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必須接受持續的專業培訓。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需要通過進一步學習,夯實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教學技能基礎,提高心理輔導、評估和危機干預技能等,自覺維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倫理道德,不斷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規范性和實效性。
骨干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高端專業培訓。對于專業能力突出且有強烈發展意愿的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來說,基礎性培訓已不能滿足其專業成長需求,他們需要高端專業培訓。高端專業培訓的目標應集中于促進教師專業技能向縱深方向發展,提升教師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教師實踐總結、反思和凝練能力,提升教研和科研能力等,使骨干教師逐步成長為專家型心理健康教育教師。
(二)完善教研活動機制
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教研活動是提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水平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徑。在開展此類教研活動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明確教研活動的目標與定位。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要開展不同教研活動。其次,統籌規劃教研活動。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應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系統制訂短期、中期和長期的教研活動計劃。再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員應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網上教研平臺。最后,關注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自我心理成長。
(三)建立和完善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心理督導機制
心理督導是對心理咨詢師的專業化指導,它不僅能引導咨詢師優化咨詢策略、提升咨詢技能,還能緩解咨詢師的職業倦怠,促進咨詢師的自我發展。因此,教育行政部門應在市級層面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詢督導機制。
總之,專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重要途徑,也是一項系統長期工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落實文件精神,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和體系建設,滿足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個人成長需求,支持其專業化發展,逐步壯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
(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研究項目“心理育人視域下河南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教學優化研究”的部分成果。課題編號:2021-JSJYYB-024)
(趙國祥系河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心理學會認定的心理學家,中國心理學會現任理事長。劉小先系河南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心理學院院長)
(責編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