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龍 等
本期嘉賓:
王獻甫 河南省實驗小學校長
王世燕 濮陽市油田第五小學校長
元付宏 林州市第一中學校長
李功毅 河南省實驗中學副校長
王春前 鄭州市回民高級中學副校長
李倩倩 濟源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專干
主持人:
李海龍 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主任
導讀:
心理健康教育課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從國家到地方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保證學校開足、開好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學校在具體實施方面也做了許多有益嘗試并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本期我們邀請河南省部分中小學校長,共同探討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實施路徑,分享好的經驗做法,以期為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提供借鑒。
主持人: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符合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符合社會對培養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才的要求。校長的教育和管理理念直接影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那么就學校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建設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請大家談談各自的看法。
王獻甫: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工作。首先,我們學校建立心理輔導室,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組和校園心理危機干預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其次,重視教師的專業成長,多次派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外出學習提升專業能力。最后,學校采取以科研引領心理健康教育提質增效。例如,2020年,我主持的河南省“十四五”規劃課題“心理漫畫在矯正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中的應用研究”的成果——心理漫畫讀本《漫畫心語》(低中高年級)已經作為校本課程應用在教學中,效果良好。
李功毅:我校十分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一是學校配足配齊師資,建立專業輔導隊伍,全天候為師生提供幫助。二是學校采用“走出去”和“請進來”的方式定期給教師充電,指導教師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常識。三是學校經常組織各種形式的“幸福教師”主題工作坊,提升教師的心理幸福感。這不僅提升了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還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團隊人際關系。四是關注重點群體,想方設法緩解畢業年級教師壓力。學校會根據年級特點和時間節點策劃一系列的活動,幫助畢業年級的教師做好自我調節,釋放心理壓力。
主持人:我省非常重視校本課程的研發與實施。校本課程可以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許多學校通過校本課程成為當地的品牌學校。那么,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課程是如何實施的?怎樣從源頭上采取措施預防、減少學生心理問題的出現呢?請大家結合工作實際談一談。
王世燕:2017年,我校把“積極教育”確定為校本課程,建設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文化學校,致力于培養幸福教師,培育幸福學生,建設幸福校園。一是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在校內開展積極心理學基本理論和專題的全員培訓,提高全校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水平。二是實踐行動,嘗試積極的行為轉變。在實踐中,學校策劃了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如每月每天3件好事活動、快樂運動練習、同理心訓練等,讓積極心理學的理念真正融入教師的日常生活。三是學校以“6+Y+1”模式創新積極心理學教育校本內容載體。這套校本教材結合小學生的特點,圍繞積極關系、積極情緒、積極自我、積極投入、積極意義和積極成就6大模塊進行架構,將積極心理學提出的人類6大美德24項積極品質有機地融入6大模塊課程中,一課一主題,每個主題都設有6個板塊,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元付宏:加強源頭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首先,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由專職教師擔任。一般心理問題的解決方法,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掌握,解決不了的問題,學生可以到心理輔導室求助教師。其次,學校還十分重視家長心理健康素養的提升。每月一次家長課堂,通過創設情境,家長親身參與,親子互換角色,采用角色扮演方式,這種持續性的體驗式培訓使家長教育觀念慢慢轉變。最后,學校成立心理干預小組,通過心理網格化管理第一時間獲取信息,并及時對心理危機事件進行干預。
主持人:2021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河南省教育廳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危機識別和干預工作的通知》,都提出要做好心理測評工作,健全完善學校預警網絡,提高心理危機事件干預處置能力。學校是如何落實這項工作的?又有哪些好的經驗做法?
王春前:我們學校的心理危機干預隊伍根據心理危機干預體系中的不同特點發揮作用。第一梯隊是寢室心理委員,負責編寫心理委員工作手冊,并通過和學生的日常交流、社交媒介、行為觀察及早發現和初步處置預警信息。第二梯隊是培訓班主任與學科教師,他們通過課堂交流、課下輔導、社交活動等途徑觀察學生的異常情緒和行為,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恰當措施。第三梯隊是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負責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落實,心理危機預防和干預的具體工作。第四梯隊是家長,通過家長會、學校宣傳平臺,普及宣傳學生常見和嚴重心理問題的表現,提升家長的協同教育和嚴重心理問題告知意識。我校梯級隊伍的體系建設、分工分類進行危機干預的做法效果明顯,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提高。
李倩倩:注重加強和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既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學生自主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內在要求,是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關鍵。多年來,濟源市各中小學積極探索學生自我教育的途徑與方式。如河南省濟源第一中學、濟源高級中學等學校成立了學生心理社團,開展了朋輩心理輔導。濟水一中設立了班級“心靈衛士”,由心理教師定期指導和培訓這些“心靈衛士”。濟源高級中學獨創的四級心理預防機制,由寢室心理委員、班級心理委員、班主任以及心理健康教師等四級構成,全方位觀察、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動態。
主持人:學校不但是文化教育的場所,更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的主陣地。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成效如何,需要引起校長的重視。作為管理者,校長既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又要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讓心理健康教育之花開遍每個角落。
(責編 桑 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