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亞
體育教師“三能”基本功是銅山學校體育眾多工作和考核制度當中的一項,是技能、體能和教能的總稱。“技能”涉及體育教師個人的專業運動能力水平;“體能”關乎體育教師能否應對高強度的課堂教學及課余訓練;“教能”更是運動技能“教對學會”這一關鍵性衡量指標是否達成的基石。如果說體育教師專業發展規劃是一幢宏偉建筑,那么基本功“三能”則是不可或缺的沙石。本文以銅山區中小學體育教師“三能”基本功比賽為例談談具體的做法,旨在拋磚引玉,加強互通。
對于所有身懷一技之長的人來說,若想技藝不衰退,“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是生活中的常態。體育教師的基本功自然也是如此,因為沒有哪一個學科像體育一樣對教師的“三能”要求會如此之高。體育動作、教學語言、組織能力都不是一勞永逸的,需要實踐的積累。
以本校為例,體育組有專職體育教師11人,年齡跨度從“90后”到“60后”,所練專項也各不相同,但在課堂教學之外,“三能”基本功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每周一是我校體育組的集體備課時間,按照省市基本功大賽的競賽規程對團體項目(廣播體操、武術操、隊列隊形)和個人項目(田徑、籃球、體操)等進行練習;在“教能”方面,筆者由于多次參加徐州市基本功大賽、優質課比賽以及各級各類培訓,相對來說接觸到更多比較先進的教育理念,積累了較多教育教學方面的經驗,便和教研組長一同擔負起了對新入崗教師的指導之責,從教學設計到課堂教學再到論文撰寫等各方面對他們進行培訓,貫徹了銅山體育一貫的“傳”“幫”“帶”理念。銅山區體育優質課及基本功大賽隔年舉行一次,我校參賽人員的確認采取組內競賽的方式,同時這也是對一年校組教研的成果匯報。經過多年的發展,我校體育組球類項目精尖、“教能”水平大幅提高。
學校及體育組教研是最基礎也是最“接地氣”的教研單位,教師之間足夠熟悉且互相能看到常態課的表現,有利于更有針對性的意見或者建議的提出。同時組內不同專項的教師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互通有無,也能有效促進全組教師個人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一所學校體育教研組的整體實力則為后續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打造學校體育“一校一品”提供了可能。
每年的五月份,正是區教育局教研室下發通知要求各教學片按教學層次組織片級比賽的時間。按照上級要求,各片區每年以一所學校為主導舉辦片級“技能”比賽,小學組比賽邀請初高中體育教師為裁判,小學體育教師則為初中組比賽擔任裁判(高職中組不參與片區選拔,直接全員參與區級比賽)。通過團體和個人項目的比拼,選出“八強”選手組成以主導學校冠名的代表隊參與區級“技能”和“教能”比賽。
筆者所在學校就曾多次主辦銅山區西北片級比賽,上至校長下至宣傳報道小組均十分重視這一體育教研活動。各代表隊的組建只是“三能”比賽的起點,接下來,七位參加“技能”比賽的教師共同商定練習計劃,團體項目群策群力,個人項目互通長短;參加“教能”比賽的教師也開始研究教材教法、觀看模擬上課視頻、訓練語速姿態,都力爭在區級比賽中拔得頭籌。筆者所在的西北片代表隊正是以我校校名冠名的“鄭集鎮中心中學”代表隊,隊員們體操技能非常優秀,除去規定動作以外,各種高難度動作,如空翻、橫叉、豎叉,也能做到。
片級教研是校級教研的提升。它將4~6個學校體育組的教研方法相互融合,既給各校師生帶來了新鮮感,豐富了學校體育活動,又擴大了影響力,將教研成果輻射到區級、市級教研活動中去。


驕陽似火的八月,臨近開學時就到了區級“技能”“教能”決賽的時間,銅山區體育教研室邀請數十名評委參與打分,最大限度地保證比賽的公平性。團體項目廣播體操及五禽操比賽時,各代表隊一路縱隊按順序站立,同時展示,高下立現。隊列隊形比賽則分為小學組、初中組和高職中組,評委們根據口令、動作、整齊度和流暢性給代表隊打分,干脆響亮的口號和整齊劃一的動作相得益彰,各代表隊別出心裁的編排往往讓人眼前一亮。
團體項目比賽完畢,評委們則根據事先安排迅速分組轉換至個人項目比賽地點。單項技能的比賽項目依據江蘇省青年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設置,如初中組體操墊上技巧:前滾翻—俯平衡(燕式平衡)—單腳蹬地前滾翻成直角坐—肩肘倒立—單肩后滾翻—跪撐平衡—跪跳起—側手翻?;@球:運球—運球轉身—變向換手運球—行進間單手投籃—搶籃板球—雙手胸前傳球—雙手胸前接球—行進間單手投籃,再加上跨欄分為三個大組輪換進行。此環節以技評為主?!敖棠堋杯h節比賽單獨設立“模課”室和準備室,模擬上課課題在比賽前一天告知各參賽教師,可自由備課。比賽開始前抽簽決定順序,由銅山區多位高級教師擔任評委,根據參賽教師的教態語言、教學設計、課堂組織、密度強度等因素打分。
“庫伯跑”,即“十二分鐘跑”是銅山體育“體能”測試采用的方法之一。具體測試辦法是按照不同的性別和年齡進行分組,規定在12分鐘內應跑出的距離(男50周歲以上、女45周歲以上自愿參與,測試者采用2000米走跑交替計時的方法進行測試),然后根據相應的健康標準評判出參跑者的心肺功能屬于哪個檔次(表1)。

表1 “庫伯跑”評定等級標準
發令槍的響聲在田徑場上空回蕩,教師們的斗志與情感在加油聲中傳遞。這場測試既是對一年學校體育工作作出的圓滿總結,也是為新一輪自我提升畫下的起跑線?!绑w能”測試的另外一項內容是一分鐘仰臥起坐,仍然是根據性別、年齡及完成個數打分。
體能測試結束后,評委教師綜合參賽教師的“技能”“教能”“體能”分數,分別評選出團體獎項及個人獎項,并頒發榮譽證書。得獎團體和個人將在當年的《銅山區中小學體育衛生檢查評估》中為本校得分錦上添花。
區級教研活動是“組、校、片、區”四級聯合教研模式的最高級,代表著銅山區體育教師專業能力的最高水平。但對于銅山體育人而言卻不是個人專業發展的結束,筆者更傾向于認為它是一種選拔,是實現“體育夢”過程中的一個小目標,是銅山區全體體育教師向市級、省級甚至國家級榮譽邁進的階梯。
當然,除體育教師“三能”測試制度以外,銅山學校體育還有新興項目進校園制度、體育教師“六個一”制度等,從體育教研員到一線體育教師,從特級教師到新入崗老師,從教育局教研室到學校體育組,幾代人的共同努力鑄造了銅山體育欣欣向榮的景象。相信在體育人的共同努力下,銅山區學校體育將會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