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瑩
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是我國在高等職業教育中開展的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這與原有的普通本科教育、專科層次職業教育和研究生層次職業教育有很大差異。2014年6月,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我國將探索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開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就成為我國教育改革的熱點。而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則是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穩步發展的關鍵因素,是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核心力量。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對高職院校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視域下,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必須具備哪些素養值得探索。
我國在開展教育體系改革過程中,將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發展作為關鍵;與此同時,國家相關部門進一步指出,在當前專科職業教育體系基礎之上,應進行進一步探索,建設成一批應用技術類型高等院校,逐步培養本科層次職業人才,保障本科職業教育達到一定規模。2019年2月,國家相關部門進一步針對職業教育體系做出改革方案提議,并開始著手落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工作。從此時開始,國家教育部門先后審批通過22所高職院校升級為本科層次職業院校,這一舉措標志著我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工作正式起步。從該政策實施過程中也可以進一步看出,國家相關部門在針對人才進行培養過程中已經開始逐步轉移自身教育模式;2021年1月25日,教育部辦公廳下發了《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試行)》,這也是我國針對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頒布的第一部正式法規,標志著我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正在向縱深發展。
從本質屬性方面來分析,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主要是遵循職業發展的需求,因為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實際工作對技術技能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具體工作開展過程中,針對技術所提出的具體要求也逐漸提高。這一行為并非因為教育體系自身改革建設的結果,而是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本質內涵是屬于實踐性和職業性的。
而從人才培養角度對其進行針對性研究可以看出,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高層次、高技能的應用技術型人才,這與高職高專院校及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養類型是有區別的。有學者指出,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是培養具有較強技術理論、技術應用和初步研究能力,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教育類型。[1]
而從專業設置角度對其進行針對性研究可以看出,在高等院校設置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實際上應密切結合國家發展需求與社會發展需求,以新業態、新職業作為發展關鍵,從而針對性培養具體專業建設人才,突出了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職業發展的導向性、產業發展的跟蹤性和特色優勢的示范性。
從課程體系方面來分析,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基于職業需求性和技能性,在針對人才開展培養過程中,不僅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同樣注重學生的理論掌握能力。不僅如此,在具體發展過程中,相關院校所提出的人才培養政策更是會進一步結合企業生產實踐需求,并且要按照崗位技能需求設置課程。[2]
近年來,我國一直加強在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師資方面的研究,不同的學者專家持不同的看法,王靜濤在《從教師專業發展角度思考本科層次職業院校的教師培訓》一文指出[3],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視域下高職青年教師專業發展需要立足于職業素養、教學能力、學術研究能力的增強之上,高職青年教師需要主動學習新的教學技能,不斷開展新的教學研究任務;劉樂樂的《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本科層次職業院校教師發展研究》一文中強調,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環境下,高職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主要在于核心素養的養成,職業素養、師德師能是青年教師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4];吳賀男、闕小平、謝林在《職業本科教育試點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一文提出,在職業教育視閾下,高職院校應為青年教師提高成長平臺,落實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5]。從國內研究現狀來看,我國對該方面的研究逐漸呈現出持續深化、學校與教師個人協同發展的趨勢。
在針對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所制定的管理辦法中明確提出,相關院校在開設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時必須配備專任教師,且需具備如下條件:一是副高及以上專任教師在授課教師之中所占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三十,且團隊內部具有碩士學位教師數量不得低于1/2,團隊內部具有博士學位教師數量不得低于百分之十五;二是在專業教師隊伍組建過程中,行業企業兼職教師必須在整體教學體系分配過程中承擔一定教學任務等等。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希望,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對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提出了新挑戰。
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原有的適合高職高專學生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學生,高職青年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理念、新要求、新標準,迅速轉變觀念,在實踐中尋找適合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鑒此,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院校和試點專業開始運行后,各種新理念、新要求、新標準也會隨之而來,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原有的專科層次教育理念需要做出針對性調整。[6]
在職業教育領域,專業能力是指職業院校教師具備從事教學活動所需要的專門技能及專業知識,以及所形成的合理的知識和能力結構。高職院校青年教師一直從事專科層次職業教育,他們的專業能力容易被“固化”,因此在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專業能力受到了非常大的挑戰。如何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以適應新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當前高職院校內部教師需要進一步考慮的問題。在本科階段教育培養活動開展過程中,應以高層次人才培養作為主要培養目標,然而高職院校青年教師中雙師型教師的質量難以達到本科院校的要求。對此,張莉提出,在進行教師團隊組建過程中,不僅需要嚴格要求教師數量達標,更需要針對教師群體的教育水平進行針對性培養,從而更加切合教育部門的具體教育要求。[7]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在專業建設、課程體系建設等方面與專科層次職業教育是有較大差異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標準也是與專科層次職業教育有所區別的。面對不同的培養目標和教學目標,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原有的教學能力也會受到挑戰,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以適應新的培養目標是迫在眉睫的。另外,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本質屬性是實踐性的,這必將對教師的科研能力及研究成果的轉化能力提出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如何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更好地為專業和學生服務,這也是高職青年教師面臨的一個課題。因此,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轉化能力也勢必受到很大挑戰。
相關學者進一步提出,在針對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學生培養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其技術培養,還需針對學生的研究能力進行初步發掘,在面向生產、管理時,需要進一步結合人才培養需求,逐步提升學生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那么,作為培養“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教師,則需要具備更高的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所以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也將會受到挑戰。
根據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背景下對高職青年教師新要求的分析,以及高職青年教師所遇到的新挑戰,筆者對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背景下高職青年教師專業素養進行進一步探索,主要是針對教師的內驅力、行動力、反思力等。[8]
文中的內驅力是指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為滿足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需要而產生的一種自我喚醒狀態或緊張狀態,表現為推動高職青年教師成長以達到滿足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需要的內部動力。內驅力是提高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各方面能力的動力源。在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視域下,高職青年教師的內驅力源于目標的選擇和榜樣引領,首先是要有執著的目標追求,比如針對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如何培養高質量人才”“如何進一步針對我國人才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如何針對教育目標制定更為科學有效的課程培養計劃”等;其次在專業成長的路上需要榜樣的引領,要選好自己的專業導師,要向對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有深入研究的專家學習,進而尋找引領成長的動力源。
學習力其實指的是高等院校內部教師群體的學習動力等相關能力的綜合展現,其中主要包含有教師的學習動力、學習能力和學習毅力等。當前,從我國教育背景中可以看出,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面對諸多新的挑戰,面對新挑戰他們的學習力顯得尤為重要。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專業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提高都需要建立在學習力提升的基礎之上。一是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在具體學習過程中應樹立終身學習的發展理念,堅持活到老學到老;二是學校在制定活動安排時,可以盡量使活動更加多元化,推動教師群體積極參加,樹立榜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進一步激發青年教師的學習積極性;三是從學校層面來看,應建立健全整體學習機制體制,鼓勵他們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保證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和豐富的學習內容,并制定考核制度,進一步激發他們為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擔當重任的責任意識。
行動力具體由青年教師的整體意圖作為驅動,因此通常擁有行動力的教師自身自制力也較強,在具體學習教育開展過程中勇于突破,進行創新。在面對一些自身能力無法完成的任務時,便會進一步激發自身的學習積極性。由此可見,在當前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開展過程中,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面對諸多新的挑戰,面對新挑戰他們的行動力至關重要。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需要思考的課題如下:一是如何培養高質量人才,二是針對具體教育活動制定更具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方案,三是如何重構課程體系及制定合理的課程建設標準,四是如何編寫適合的教材等等。如果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每天為之前進半步,那么一年就能前進180步,兩到三年就可能完成這些課題,進而為推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穩步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有學者認為,教育研究力至少應包括教育研究動力、研究態度、研究方法等具體內容。[9]在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研究過程中,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育研究力的提升,會促使他們逐漸形成問題意識、創新意識,從而促進自身教育實踐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促進高職院校青年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的發展。
在具體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反思力是推動教育能力、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的關鍵。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著名心理學專家波斯納曾提出,教師群體的成長離不開經驗及反思。由此可見,反思力的培養可以進一步促進教師發展,在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背景下,提升高職青年教師的反思力是促進高職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