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春壽
摘要:英語是初中階段的重點學科,隨著新課改的落實,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構建高效課堂成為英語老師共同追求的目標。七年級作為銜接小學和初中的關鍵時期,教學效果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英語學習水平,因此,七年級英語課堂的構建至關重要。老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證教學質量和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核心素養。本文對七年級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展開探究,以期提高七年級英語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七年級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我國從小學開始設置英語課程,直到大學,英語都是必修的重點學科,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英語學習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七年級英語正處于小學和初中英語學習的銜接階段,老師要把握這一關鍵時期,對學生進行良好的英語教學,減少兩極分化問題,提高教學效率。
1? ?七年級英語的教學現狀
英語老師在教學中常常發現,有的學生雖然學習態度比較端正,對老師布置的作業也能夠認真完成,但是英語水平卻一直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
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小學老師在教學中以自身為主體,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學生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模式下,缺乏學習主動性,沒有學習探究意識,導致在進入初中之后,沒有很好地轉換學習模式,缺乏自主學習習慣,對老師的依賴性過高,不會主動思考,缺乏自主歸納能力,在課堂上也只是進行淺層學習,很多學生連she和her的用法都弄不清。
學生只是將完成英語作業作為學習任務,沒有真正理解語法和掌握單詞的意思,長此以往,將影響學生聽課的效率,比如學生不會靈活使用單詞,弄不清時態和語法。學生即便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仍然是徒勞無功。再加上部分初中老師沒有做好小學和初中之間的銜接工作,七年級英語教學主要是基礎內容,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依據教學的知識點,引導學生逐漸適應初中階段的學習。七年級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學生的英語能力比較差,而有些學生的英語水平又比較高,老師在教學中沒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用一刀切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加劇了兩極分化,影響到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2? ?構建七年級高效課堂的策略
2.1做好備課工作
備課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效果,老師在課前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學情,依據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教學策略,在教學中,老師要整合三維目標,突出教學重難點,從而更好地應對課堂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提高教學有效性。老師要加強對學生學情的了解,掌握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從教學目標出發,研讀教材,了解學生,明確教學的方式方法,設計合理的教學策略,以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
此外,老師還要關注細節,提高備課質量,比如合理分配課時和上課時間,選擇趣味性更強、更具代表性的例題進行講解。重視課堂提問,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保證提問的有效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提高獨立學習能力,以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比如在教學“Lets play sports”這一單元時,老師可以結合課本中的圖片來進行教學,也可以讓學生事先準備好有關運動的圖片在課堂進行展示;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不同的運動圖片,讓學生分成學習小組,選擇相關圖片來進行對話練習,如:—I like swimming. 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I like football.這種教學方式能夠營造出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掌握所學知識。
2.2實施合理的導學案
在全新的教學背景下,老師要通過教學設計來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體現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將課堂還給學生,讓活動貫穿于教學始終,提高課堂創新力,老師可以將導學案運用于課堂教學中。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只有自己去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才能夠真正理解并且掌握所學知識。因此,老師要通過導學案的編寫,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借由相互交流合作來完成知識點的學習,提高學習體驗感,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以此達到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新課改要求教學中要不斷創新,這就要求老師要引導學生用創新思維來看待問題,能夠用不同方式來解答同一個問題,以此來激活學生的思維,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老師要將學法指導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當中,利用問題來帶動學生思考,讓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能夠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能力。
老師要充分認識到,教學的最終目的并不是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要讓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在探索當中學會學習,因此老師要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索。老師在教學中應避免封閉式教學,豐富教學設計,以更好地滿足新課改的需求,提高教學質量。老師要用開放視角、整體眼光來編寫導學案,并且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反饋來不斷進行完善,更好地發揮出導學案的作用。
一個封閉有壓力的環境,必然會讓學生感到壓抑,思維也會逐漸僵化,因此老師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放松學生身心,舒緩學生壓力,讓學生能夠拋開顧慮,更加自由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在教學中,正面積極的態度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自信,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更有沖勁地向更高要求去拼搏。
老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當發現學生有進步時就要予以表揚。對于學生的錯誤和問題,也要改變傳統的批評式教育,用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避免學生產生消極情緒,鼓勵學生不斷去探索和創新。比如在 “Spring Festival”教學中,老師可以先制訂出明確的學習目標,包括基礎目標、提升目標以及拓展目標,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來設計不同的問題,以更好地落實個性化教學。
可以在導學案當中設置基礎性題目,以檢查學生對于文章的熟悉程度,為課程教學做好準備。并且利用問題,如 What festival do you know?讓學生在課下做好相關資料的查找,將找到的資料帶到課堂上進行討論。在課堂上,老師可以讓學生依據關鍵詞來進行討論,從而掌握整篇文章的大致框架,了解基本內容,借由小組合作來完成英語對話,在對話當中掌握本單元的重點詞匯和句型。最后可以通過 “Show time”來為學生搭建展示平臺,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在課堂中所學的知識,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將課堂還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讓學生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要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來掌握新知識,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
2.3合理分配師生角色
正確的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更是讓學生掌握如何正確地去學習,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為構建高效的英語課堂提供保障。老師要注重凸顯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轉變教學方式。可以為學生制訂好導學案,讓學生依照導學提綱完成課前預習,自學相關知識,做好預習工作,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預習情況,來決定教學的方法和內容,再針對學生在預習中所遇到的問題予以適當指導,讓學生通過學習探究來解決問題,掃清學習障礙,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探究,將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達到高度統一。
2.4注重合作學習
隨著新課改的落實,強調學生要以合作學習的方式提高學習主動性,以凸顯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老師也能夠正確認識到合作學習的作用,并且積極在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但是部分老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知不足,認為合作的次數越多越好,但事實上并不是越多的小組合作就越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過于頻繁地進行小組合作,反而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老師要掌握好小組合作的次數,依據教學內容,科學選擇小組合作模式來進行練習,比如在對話練習中,就可以進行小組合作,來幫助學生提高口語水平,而部分需要學生自主思考學習的知識點,老師則要根據其難易程度來決定是否要采取小組合作。如果問題比較簡單,學生僅憑自己的力量就能夠完成學習,則沒有必要進行小組合作。在學生合作的過程中,老師也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生適時適度的引導,引導學生解決學習問題,讓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合作方式,端正學習態度,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老師只有給予學生有效指導,才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之更加踴躍地參與到小組合作當中,提高學習質量。學生在小組合作之后會得出結論,并且想要將它展示出來,但是部分老師只會選取幾個小組來進行展示,其他學生則失去了回答的機會,這就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有體現出小組合作的意義。老師要重視對學生探究結果的展示,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展示出自己的結論,充分地展現自己。
2.5結合角色扮演
扮演是一種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熱情、降低學習難度的教學方式,它能夠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出抽象復雜的知識,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掌握教學內容。
想要充分發揮出角色扮演的作用,老師就要做好備課工作,認真研讀教材,設計合理的表演內容,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表演情境,幫助學生快速進入表演狀態,身臨其境般地獲得良好的表演體驗。在表演過程當中,說話的音調至關重要,老師可以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當中來盡情體會,感受飾演角色的思想感情,為接下來的表演做好準備。此外,老師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以更好地完成表演。
比如在學習Let me get it.這一例句時,對于“get”這個單詞,老師可以用拿東西的方式讓學生理解單詞的含義。
角色扮演能夠讓學生走出枯燥的教材學習,融入角色當中,體會角色的情感,因此老師要拉近學生和所飾演角色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分析角色背景、個性特點以及該采用何種表現方式來演繹角色。
比如在學習“Welcome to our school”這一單元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Millie和Eddie來了解課文的內容,并且結合問題,如What is your favourite subject?Who is Millies best friend?Is Millies best friend good at swimming?來幫助學生掌握重難點知識。角色扮演是一種藝術創造,老師可以對文章內容進行適當改編,以提高學生表演熱情,保證表演質量,在表演過程當中學生也能夠發揮自身的想象力來創編相關情節。比如在學習“Food and lifestyle”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表演時將food換成其他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進行創造性表演。在表演過程當中,學生的學習熱情顯著提高,并且能夠通過對話掌握相關句型。老師要依據學生的學習水平來設計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可以讓英語水平比較好的學生自主創設表演情境,完成對話表演。對于水平一般的學生,可以要求其模仿課文的內容進行對話;而對于學困生,則只要理解對話即可。
2.6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
英語在我國屬于一門外語,學生在學習中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學習幾乎完全局限于課堂和課下作業,因此,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英語是一門比較難的科目。老師想要構建出高效的英語課堂,首先要提高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 老師要讓學生了解到英語學習的必要性,鼓勵和表揚學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領會到英語學習的魅力。初中生特別是七年級學生,其心理還接近小學生,更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和鼓勵,因此老師要用積極的態度、肯定的話語隨時鼓勵和表揚學生。
如Good job! Well done! Excellent! You did a great job!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懷。同時,在課堂當中,老師要遵循教育規律,讓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調動起全部感官來進行英語學習,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說,即使出錯也沒關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些學生甚至會產生厭煩心理,因此老師的引導和鼓勵就更為重要。比如有些學困生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提高英語水平,老師要幫助學生做好學情分析,了解學習上的問題,制定學習目標,加強監督和管理,幫助學生掃清英語學習中的障礙,提高英語水平,讓學生在自己的進步當中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激發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3? ?結語
英語作為初中階段的重點學科,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是老師目前需要解決的教學問題。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活學生思維,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七年級是中小學過渡的關鍵時期,老師要抓住這一時期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萱.如何構建七年級英語高效課堂之淺談[J].校園英語,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