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先進
摘? 要:相信大家在班級管理中,都會遇到一個相同的難題,那就是學生與家長對擔任班干部的熱情和班干部名額之間的矛盾,也不可避免地打擊了一些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萌發,在班級管理中逐漸出現了兩極分化,呈現為班干部熱心班級管理,部分學生“置身事外”,對班級管理被動冷淡,“剃頭擔子一頭熱”的現象比較明顯。
關鍵詞:班級管理;班委;合作學習
一、放手去干,充分信任學生
最初,對于學生能不能管理好班級,我沒有多高的要求。畢竟,孩子們還小,在很多方面還沒有自控意識和自控能力。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們還不適應。有時候,會忘了值日班長的職責,或者知道自己是值日班長,但沒有履行值日班長的職責。我會提示他們:“課間有瘋打的,你怎么辦?地上有垃圾,你怎么辦?”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后,情況有所好轉了。
每天我進教室的第一句話是:“今天誰值班?”總有一個孩子舉手或者起立示意我。值日班長會安排大家值日、晨讀、交作業。有的孩子站到講臺上,還頗有小老師的風范。我經常說:“值日班長就是大半個老師,大家一定要配合。”
二、指揮引導,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班里有的孩子由于性格和能力的原因,確實沒有能力擔任值日班長,怎么辦?作為老師不能放棄。我經常鼓勵這些孩子,發動全班同學積極配合他們,慢慢地他們有了勇氣,就敢管理了。小江同學膽子小,說話聲音也低,一上臺臉就紅到脖子。我鼓勵她大膽管理,和她談話,教給她方法,在她當值日班長需要上臺時,我就站在講臺邊上,幫她“扎場子”。于是,小江也敢站到講臺上布置任務了。
但是,慢慢地我發現,值日班長制度也有局限性,一是參與的學生畢竟有限,加上僅僅是班長一個職務,不利于多職位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二是值日班長與其他班委的協調配合沒有磨合期,這不但讓值日班長對自己履行職責不自信,也給相對固定的其他班委造成困擾,讓他們不得不經常面臨新的磨合問題;三是值日班長制度責任分散,一旦遇到問題,經常是值日班長和相對固定的其他班委互相推諉,不利于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和團隊精神。
以上問題,促使老師從“成人”與“成事”的關系來重新思考完善班級管理的模式。從“成人”的角度講,擔任班干部是培養鍛煉學生統籌能力、管理能力和溝通交往能力的良好平臺,有助于培養學生更加全面的綜合素質,應該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得到這樣的鍛煉;從“成事”的角度講,培養打造一個優秀的班干部團隊,能促進班級管理,營造良好班風。為了使“成人”與“成事”更好地有機結合,給予每位孩子接受教育和培養的平等機會,同時,讓更多的孩子參與班級管理,發揮他們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更加良好的班級秩序,我班探索實行了“執行班委”制度,具體的做法如下:
1. 將全班分為5個小組,每組輪流擔任一周的執行班委,該周的所有班干部均在輪值的小組內產生。
2. 組內輪流選派學生擔任不同的職務,原則上每一名學生不重復擔任同一職務。
3. 每組選出1名負責人,負責協調本組成員的工作,并負責與班主任的聯絡協調。
4. 輪值班長每天記載“班長日志”,對當日班干部履職情況和班級表現進行記載。
5. 每周輪值后,執行班委進行總結,班主任進行點評。
三、肯定贊揚,讓學生展現出最好的自己
(一)給予每名學生平等接受培養的機會
傳統思維里,參與班級管理的學生應該都是自我管理能力強,各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但實際上,每名學生都有實現自身價值的愿望??陀^地講,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參與班級管理的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有差異,這會導致他們在擔任班干部時的表現良莠不齊,但是一旦賦予他們參與班級管理的職責,他們都會竭盡所能去努力完成職責要求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得到了鍛煉和成長。
(二)學生對班級管理的認同性增強
以前,有的學生總是以被管理者的角度來看待和思考班級管理,導致大部分沒有擔任班干部的學生在班級管理中被動消極,甚至一些學生還產生抵觸情緒,對班級管理造成負面影響。通過實行執行班委制度,每名學生都能設身處地地對班級管理進行換位思考,能理解支持班級管理工作,從而大大降低了班級管理的難度。
(三)鍛煉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和綜合素質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在擔任執行班委時,首先會加強對自我的管理,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同時,為搞好班級管理,執行班委一班人會分工協作、密切配合,這就增強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也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記得有一次,我外出學習,那是我第一次有兩天沒在學校。說實話,每個班主任長時間不在學校時,心里總有些牽掛,擔心這擔心那,我也不例外。所以走之前,我除了拜托副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照看班級外,還找了一位熱心家長早上和放學時幫忙看著孩子們。回來后,從家長和班長日志反映的情況來看,我沒在學校的時候孩子們依舊很守紀律,執行班委認真負責,甚至比我在時到校還要早點,下午做完清潔也留了一個執行班委最后鎖上門。班長日志上這樣寫道:今天雷老師不在,我是執行班長,好興奮呀!雷老師說過,她不在的時候,執行班委就是班主任。平時她在,執行班委好像也沒有完全行使到班主任的職責,這兩天,我們執行班委二組一定好好表現,不讓雷老師擔心。
(四)變管理為指導,融洽師生關系、同學關系
改變了以往老師單純作為管理者、班委單純作為執行者的形象,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從管理轉化為管理和指導并重,班級管理中的一般性問題都由執行班委自行解決,管理中的矛盾在同學之間自行消化,班主任只是起到指導班委和解決疑難問題的作用,使得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更加融洽。
班長日志一則:今天我是體育部長。體育課崔老師讓我們打羽毛球,曉川、佩佩兩個大個子男生霸占著他們組的球拍,組里的兩個女生只能含著淚向我傾訴,憤憤不平地讓我扣他們組的團結分。我想扣分也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讓那兩個男生記恨。于是我先安慰兩個女生,然后找到曉川和佩佩,對他們說:“你們是不是怕打不贏女生,所以不讓她們打?”“誰怕她們呀?有本事就來比賽!”一位男同學大聲地說。我心頭暗自得意,沒想到只一招激將法就化解了組里的矛盾了。
(五)實現自我管理,提升班級管理效果
通過實行執行班委制度,學生們集體榮譽感和主人翁思想得到切實提高,大家積極關心班級管理、投身班級管理,改變了以往“少數人管理多數人”力不從心的狀況,營造了全體班級成員齊心協力建設班級、管理班級的良好局面。
當然,執行班委制度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還需要解決或加強的問題。比如個別學生在班級管理和自我管理中表現差強人意;每周五執行班委總結本周工作時對班委履職方面的總結和反思不夠,等等。但我們相信,執行班委制度調動了全體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仍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會在不斷探索完善中得到解決。
(責任編輯:陳華康)
參考文獻:
[1]馮永剛,何緒娜. 中小學班級精細化管理的困境及其破解[J]. 教學研究2018,41(06):103-111.
[2]易楊. 中小學班級參與式民主管理模式構建的探索研究[J]. 基礎教育研究,2017(23):67-69.
[3]張立彬. 新時期中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有效措施研究[J]. 課程教育研究,2017(29):186.
[4]盧瑞玲. 愛倫獎懲理念在中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及思考[J]. 教學與管理,2017(15):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