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檔案館館長 許思文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檔案事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需要深刻領會新時代新征程使命任務,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答卷。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依靠自身力量實踐出來的,“貫穿其中的一個基本點就是中國的問題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由中國人自己來解答”。檔案記錄歷史和文明、承載初心和使命、揭示經驗和規律、聯結今天和未來,必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涵要求、重要組元。檔案工作肩負著“為黨護旗、為國家立心、為民族鑄魂”的神圣使命,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著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承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汲取當今世界前沿科技和文明成果,正在走向依法治理、走向開放、走向現代化,全面推進檔案治理、資源、利用、安全體系建設,構建現代、科技、數字、智慧的嶄新格局。符合我國國情、歷史和文化的現代化檔案事業之路,正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題中應有之義。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各門類檔案,直接關系黨和國家的核心利益,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具有不可或缺的歷史價值、現實價值和長遠價值。要把蘊含黨的初心使命的紅色檔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時代黨領導人民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歷史記錄好、留存好,履行好存史、資政、育人的重要職能,開辟新時代檔案事業新境界,必須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推動新時代檔案工作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檔案真實記錄著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各項活動,是文化的母體,是文化傳承與傳播的生動載體,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源頭活水”;各級各類國家檔案館保存著大量且珍貴的歷史檔案和紅色珍檔,無疑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藏館”、紅色精神的“基因庫”。需要進一步加大對歷史檔案特別是紅色檔案的開發利用,努力讓沉睡的檔案“活起來”“走出來”“亮起來”,切實把蘊藏豐富的檔案庫打造為文化惠民、資政育人的文化庫、思想庫;講好“有生氣”的中國故事,傳播“冒熱氣”的紅色聲音,用豐富的史料、有力的實證、客觀的呈現,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精神、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迸發出更加璀璨的時代風采,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一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要牢記“檔案姓黨、檔案最紅”的政治屬性,堅定不移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到檔案工作全過程,確保中國式現代化檔案事業發展正確方向,鍛造具有“紅色信仰、紅色使命、紅色擔當、紅色精神”的蘭臺鐵軍,主動服務、主動融入、主動記錄、主動展示連云港新時代的“后發先至”、中國式現代化港城可觀可感的宏偉實踐,切實履行“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職責使命。
二是堅持守正創新。守正創新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方法論遵循。固源正本、大道前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科學指引,始終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斷拓展對檔案事業發展認識的廣度和深度,創新檔案治理、資源、利用、安全四個體系建設,推動檔案事業現代化各項任務高質高效。
三是堅持人民至上。人民至上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速檔案信息化、數字化建設進程,推進數字檔案遠程共享和在線利用,解決好廣大群眾在檔案領域的急愁難盼問題。
四是堅持系統觀念。系統觀念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思想和工作方法。檔案事業關系全局、關乎長遠,必須切實把握好當前和長遠、全局和局部、宏觀和微觀、特殊和一般的關系,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找準服務中心工作、經濟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切入點、融合點,不斷提升檔案現代化的整體水平。
五是堅持斗爭精神。堅持斗爭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檔案是澄清謬誤、明辨是非的重要武器,是堅定斗爭意志、掌握斗爭規律、體現斗爭水平的“殺手锏”。要堅持發揚斗爭精神,善于用歷史說話、敢于用事實發言,以權威觀點批駁歪理邪說,以客觀事實滌清謬論迷霧,以翔實史料消解雜音干擾,正本清源、激濁揚清,增強中國式現代化的志氣、骨氣、底氣。
一是堅持政治首位,提升治理效能。全面加強政治建設。將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做到學思悟貫通、知信行合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持黨對檔案工作的全面領導,健全檔案管理機制體制,按照“局館聯動、協調發展”的工作思路,不斷激發“1+1>2”的聚合效應。全面推進從嚴治黨。增強“永遠在路上”的政治自覺,在全市檔案系統打造“連檔紅·先鋒行”黨建品牌,深入開展“我是黨員我先上,初心在線;我是干部跟我上,沖鋒在線;先鋒堡壘一起上,戰斗在線”“三上三線”扛旗爭先活動,著力營造“講政治、講規范、講紀律、爭奉獻、爭貢獻、爭一流”的生動局面。全面推進依法治檔。規范“雙隨機一公開”、業務建設評價等檢查事項和措施手段,依法依規做好業務指導服務;廣泛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增強全社會檔案法治意識。
二是堅持安全首本,筑牢安全防線。健全檔案安全體系。高質量推進檔案館庫建設。探索檔案館安全工作科學評價體系建設,研發檔案安全綜合管理系統和測評系統,推進信創產品的軟硬件替代和融合,構建高效的檔案防護體系。增強風險管控能力。開展重點檔案搶救與保護工作,建立在線離線、冷熱存儲互為補充的數字資源備份機制,實現館(室)藏重要檔案數字資源異地異質備份,推進數字檔案可信存儲;建立服務外包安全工作監管機制。強化實戰演練。堅持實體安全、網絡安全、系統安全、數據安全并重,建立聯防聯控聯動機制,構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綜合防控體系。
三是堅持服務首要,打造特色品牌。打造“連檔連心”服務品牌。構建全流程、全鏈條、全方位服務體系,為石化基地、自貿區、中華藥港等重點園區、重大項目提供訂單式、精準式檔案服務。主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與農業農村、民政等部門的協作聯動,建設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檔案管理網絡,推進村級檔案規范化建設,為鄉村振興留存具體、鮮活的地方經驗。加速檔案資源共建共享。全面推進全域數字檔案館創建力度,建成“區域數字檔案矩陣”,利用數字賦能城鄉檔案信息全覆蓋,推動檔案公共利用服務的均等化、便捷化。與臨沂、日照、棗莊、徐州等地實現“異地查檔、跨館出證”。
四是堅持資源首責,夯實發展根基。抓實新時代新成就國家記憶工程。按照“早介入、早收集、早歸檔,確保原始性和完整性”的原則,記錄好、留存好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和歷史性成就,記錄好、留存好新時代“后發先至”的奮斗歷史。抓實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兩類檔案”以及重大活動、重大事件等“四重檔案”歸集工作。抓實民生檔案資源。建立從出生到死亡的“十大民生檔案”進館清單,實現教育、就業等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事業檔案的規范管理。抓實地方特色資源。開展“為好人建檔,讓德者留芳;為名家建檔,讓尊者留名;為鄉賢建檔,讓賢者留世”的“三為三讓”檔案品牌建設,引領全社會見賢思齊、崇尚英雄、爭當先鋒。
五是堅持開發首義,彰顯檔案價值。開展檔案資政服務。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辦好《檔案資政》,強化檔案鑒往知來、資政襄政功能。創新紅色檔案教育。深入開展“集聚紅色檔案資源、打造紅色檔案館際聯盟、開發紅色檔案文化、鍛造紅色檔案品牌”“四大行動”;系統推進“紅色檔案開發教育基地”館際聯盟建設,培育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教育基地。打造紅色文化品牌。擦亮“紅色先鋒講述紅色檔案故事”品牌,以第一視角講述先鋒模范紅色事跡,以第一資料傳承紅色基因。深入實施“紅色精品編撰”“紅色蘭臺”宣講、“紅色記憶傳承”三大工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為中國式現代化連云港實踐作出檔案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