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琳燕

秋葉是幼兒能經常接觸到的自然資源,幼兒都見過秋葉飄落的情景,撿起、踩踏、把玩過秋葉,足見幼兒對秋葉的好奇。教師追隨幼兒的興趣,抓住教育契機,開啟探究自然之旅。本文以《秋葉之旅》自然課程中的故事為線索,從三個方面論述:教師如何追隨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成為探究自然的主人。
《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提出:“親近自然、喜歡探究。”大自然作為幼兒成長的活教材,能有效促進幼兒發展多種感官,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激發幼兒探索自然的興趣。大量的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幼兒的興趣、需要及經驗是幼兒學習的動力和基礎。因此,在幼兒探索自然的過程中,教師既要考慮幼兒的經驗,也要追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促進幼兒的長遠發展,讓幼兒在探究中成長。
“秋風吹,樹枝搖,紅葉黃葉往下掉”,這樣的情景吸引了正在進行飯后散步的幼兒。有的用手接飄落的樹葉,有的跟隨飛舞的樹葉跳躍,有的把地上的落葉撿起來把玩……
對小班幼兒來說,秋葉落下是常見的自然現象,但他們并未和樹葉親密接觸過。為了滿足幼兒親近自然的愿望,教師以此為生發點,開展《秋葉之旅》自然課程,充分利用落葉這個自然資源,追隨幼兒的興趣,抓住教育契機,支持幼兒與秋葉進行互動,引導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思,不斷積累關于“秋葉”的知識經驗。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認為:“正確的教學應能激起幼兒求學的欲望,對學習有興趣,并感到愉快。”幼兒對秋葉產生好奇心,即探究自然的興趣。幼兒有了興趣就有了積極性,有了積極性就能被激發動機,從而喜歡大自然,進一步“趣”探大自然。教師給幼兒創設充分的探索時間和空間,利用午后散步和自由活動時間,帶領幼兒在幼兒園各處和幼兒園旁的小公園里,尋找秋葉、玩賞秋葉,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幼兒與生俱來的冒險精神和大自然輕松、自由的氛圍,讓幼兒積極探索自然。諾諾對秋葉的形狀很好奇,程程對秋葉的顏色很關注,晴晴則被秋葉上的洞吸引,她好奇地舉著一片帶有洞的樹葉,和身邊的同伴一起觀賞它。幼兒在新奇之余,不約而同地產生了相同的疑問:樹葉上為什么會出現洞?這個問題引發了幼兒的猜測:被大風吹壞、生病了、被蟲咬……一時間,幼兒得不到確切的答案,晴晴提議將這片樹葉帶回教室,大家繼續進行探索。
小班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他們的興趣點時常像流星般一閃而過。因此,教師需要認真觀察、捕捉教育契機,了解每個幼兒的已有知識、能力發展水平,立足幼兒的興趣,進一步激發幼兒好奇、好問的天性,支持幼兒在開放、充滿野趣和變化的環境中,親近自然、享受冒險、釋放天性。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深入開展“樹葉有洞”這個興趣點?這時,瑤瑤在閱讀區翻看繪本《樹葉小屋》的情景,讓我豁然開朗:我可以適當借助外部資源,拓展幼兒的思維,豐富探究自然的途徑。
幼兒不斷思考“樹葉上的洞源自何處”,我鼓勵幼兒把這個問題帶回家,向父母尋找答案。懿懿回家和媽媽翻看了有關樹葉的書籍后,告訴同伴:“書上說,有些小蟲子喜歡吃樹葉。”君君說:“我爸爸說可以上網查一查。”為了滿足幼兒的興趣,我順勢演示了上網查閱資料的步驟,和幼兒一起認識了幾種愛吃樹葉的小蟲子。勻勻說:“我在奶奶的菜園里見過小蝸牛,它喜歡吃葉子,葉子上有好多洞。”教師追隨幼兒的想法,和幼兒一起來到種植園,一探究竟。棋棋拉著一張布滿洞的扁豆葉子說:“看,這片葉子肯定是被小蝸牛咬的!”凱凱翻看著有洞的菜葉,想找到啃咬葉子的元兇,但一無所獲。凱凱調皮地說:“根本沒有小蟲子,我猜樹葉上的洞洞是被其他小朋友戳破的!”
基于幼兒的興趣,師幼共同借助閱讀圖書、上網查閱、實地查看等方式,在發問、思考和反思中,拓展了探究大自然的途徑,幼兒在探索中互相學習學習、互相幫助,豐富了自身經驗,提高了探究的成效。
興趣與好奇心是幼兒進行探究的內驅力,在興趣的推動下,幼兒對“樹葉有洞”的興趣源源不斷,我幫助他們將收集來的樹葉堆在活動室的一角,打造出一個讓幼兒可以和秋葉親密接觸的角落,延伸幼兒的探究興趣。
果真,“秋葉角落”的出現再次引起了幼兒的興趣,借助材料庫里的工具和材料,幼兒嘗試自制“樹葉洞洞”。昕昕到材料庫取來了一根小木棒,在桌上對著樹葉戳洞,她把樹葉拿著手里騰空戳,一不小心把樹葉戳成了兩半;凱凱則想用橡皮泥工具制造洞,但未成功。經過反復嘗試,他們將目光鎖定在閱讀區里的打洞機。“咔擦咔擦”,樹葉被成功打出了幾個洞洞,幼兒興奮地把樹葉遮在眼睛前,當“眼鏡”玩。
凱凱和昕昕“嘗到了甜頭”,在更多的樹葉上制造了洞,其他同伴也紛紛加入。幾天后,有洞的樹葉堆積如山。如何處理這些樹葉?我把這些有洞的樹葉投放到各個區域,并將問題拋給幼兒。
接下來,我發現了幼兒的創造力:動手區的勻勻給媽媽串起了樹葉項鏈;美工區的晴晴把洞洞樹葉裝飾一番,當起樹葉面具;科學區的棋棋把洞洞樹葉當作照相機和放大鏡,去探索大自然。教師的適時支持,不僅能有效幫助幼兒延伸探究活動,培養了幼兒積極探索的精神,還發展了幼兒的探究能力。興趣能構建和諧、融洽的師幼關系,營造輕松、愉快的探究環境、激發幼兒源源不斷的探究欲。
自然以絢麗多姿、千變萬化的形態展現在幼兒眼前,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教師應當善于發現、保護、追隨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興趣中發現自然、探索自然、感悟自然,成為探究自然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