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瑩
宮頸癌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惡性腫瘤,好發于中老年女性,如不能及早發現,及時治療,會使腫瘤發生轉移,導致患者死亡[1]。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健康意識的增強,宮頸癌早期診斷率不斷提高,極大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質量[2]。早期宮頸癌治療的方法是手術根治法,傳統手術方法為開腹手術,可有效遏制病灶浸潤及轉移,但此手術方式患者創傷大,術后恢復時間長[3]。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與完善,腹腔鏡手術治療早期宮頸癌取得較滿意效果。為探討傳統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早期宮頸癌的臨床效果,本院對106 例患者開展研究,現將研究結果進行匯報。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5 年7 月~2017 年4 月間收治的106 例早期宮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婦科檢查,宮頸組織活檢及術后病理確診為早期宮頸癌,均排除其他分期宮頸癌,無其他惡性腫瘤,無嚴重心肝肺腎等重要臟器疾病,無認知障礙性疾病。將患者根據手術術式不同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3 例。觀察組年齡43~78 歲,平均年齡(52.3±8.71)歲;臨床分期:Ⅰa 期8 例,Ⅰb 期27 例,Ⅱa 期18 例;病理結果:腺癌5 例,腺鱗癌6 例,鱗癌42 例。對照組年齡44~79 歲,平均年齡(53.4±8.77)歲;臨床分期:Ⅰa 期7 例,Ⅰb 期29 例,Ⅱa 期17 例;病理結果:腺癌6 例,腺鱗癌6 例,鱗癌41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應用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消毒皮膚,逐層切開,廣泛性全子宮切除及進行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后常規應用廣譜抗生素治療,2~3 d 拔出引流管,術后6 d 進行功能恢復訓練,術后3 個月內禁止性生活。
1.2.2觀察組 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先建立人工氣腹,應用腹腔鏡分離兩側圓韌帶,保留骨盆,輸尿管游離,鈍性分離子宮膀胱間隙、宮頸及陰道周圍組織,陰道壁環形切口,取出子宮,沖洗縫合陰道。而后沿淋巴管走向,順血管緩慢清掃,髂總淋巴結閉合,防止出現淋巴囊腫,陰道取出淋巴結,術后常規應用廣譜抗生素,2~3 d 拔出引流管,術后3 個月內禁止性生活。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淋巴結清掃數及住院時間;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包括尿潴留、淋巴囊腫、腸梗阻、切口感染、輸尿管損傷等;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疾病復發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手術指標及住院時間對比 兩組手術時間、淋巴結清掃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及住院時間對比 ()

表1 兩組手術指標及住院時間對比 ()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2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n,%)
2.3兩組復發情況對比 3 年后,觀察組患者復發6 例,復發率為11.3%;對照組復發7 例,復發率為13.2%。兩組復發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宮頸癌是中老年女性高發的一種惡性腫瘤,早期無典型臨床癥狀及體征,隨疾病發展到達中晚期,患者出現病灶轉移,造成患者死亡,嚴重危害女性健康[4]。隨著對疾病的認識加深,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以及檢查技術的進展,早期宮頸癌的診斷率不斷提升,使宮頸癌的死亡率大大下降[5]。宮頸癌早期主要的治療手段為手術切除,傳統手術方式為開腹行全子宮切除及淋巴結清掃術。此手術能較好地切除病灶及清理淋巴結,但存在手術視野不清晰,術后易出現膀胱損傷,尿潴留、粘連及感染等并發癥,而且因切口大,影響腸道功能,術后疼痛感強烈,胃腸功能恢復慢[6-9]。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成熟與發展,腹腔鏡手術治療早期宮頸癌越來越普及,腹腔鏡手術首先形成氣腹,可清晰地觀察組織結構。對患者盆腔、腹腔臟器及腫瘤轉移情況可全面檢查,還可放大特殊部位,使觀察更清晰,手術更精準,利于淋巴結的徹底切除,減少出血,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10-12]。腹腔鏡手術切口小,患者術后疼痛輕,恢復快,因此受到廣大患者青睞。此次對本院近年來收治的早期宮頸癌患者106 例開展研究顯示,兩組手術時間、淋巴結清掃數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中出血量(144.23±20.07)ml 少于對照組的(310.01±20.17)ml,住院時間(8.93±1.33)d短于對照組的(14.02±2.12)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7.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2.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3 年后,觀察組患者復發6 例,復發率為11.3%;對照組復發7 例,復發率為13.2%。兩組復發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腹腔鏡手術效果較開腹手術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早期宮頸癌患者應用腹腔鏡手術治療,安全性高,創傷小,患者恢復快,是一種高效的治療手段,建議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