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煒欽 生帆
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為臨床常見的一種新生兒發育缺陷,我國出生嬰兒中CHD發生率在4.56%~10.05%,居所有先天畸形第三位,為導致嬰幼兒死亡的重要原因[1]。隨著我國二胎政策開放,近年來胎兒CHD 發病率逐年上升,因CHD 死亡的胎兒數量也相應增長。CHD 發病病因與機制較為復雜,常規B 超、心電圖等檢查對疾病檢出率不理想,探尋檢測更加精準、操作簡便的產前篩查手段有重要臨床意義。近年來超聲技術不斷進步與發展,三維超聲技術可全面觀察心臟三維空間結構,并獲取大量心臟容積數據,可為臨床篩查胎兒CHD 提供更加可靠、精準的數據[2]。本研究將三維超聲用于胎兒CHD 產前篩查中,旨在評價其篩查價值?,F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抽取2018 年5 月~2019 年6 月于本院進行產前篩查的150 例孕婦,年齡21~36 歲,平均年齡(28.69±3.74)歲;孕周19~29 周,平均孕周(24.15±2.05)周;孕次1~3 次,平均孕次(2.03±0.38)次。納入標準:年齡均>18 歲;均為單胎妊娠;均無妊娠期合并癥;孕婦意識清晰、溝通能力良好;孕婦及家屬均對研究知情,并簽訂同意書;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合并肝腎功能異常者;影像學資料不完善或丟失者;合并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者;精神疾病者;合并高血壓等妊娠期合并癥者;懷孕期間有服用致畸藥物史者;既往有宮內死胎、畸形兒等不正常妊娠史者;配合性較差者;不能接受隨訪者或中途失訪者。
1.2方法 應用EPIQ5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選擇經腹三維容積探頭,頻率設置在1~5 MHz。先對孕婦行常規二維超聲檢查,明確胎兒心臟、心尖部位后,全方位顯示心臟斷面,獲取四腔、五腔、肺動脈、三血管氣管等切面超聲圖像。期間重點觀察斷面的解剖結構,判斷其與連接部位有無異常情況,對各腔室及大血管內徑進行詳細記錄,觀察心臟內血流情況。完成系統二維超聲檢查后轉換為三維容積探頭,對三維視覺效果與平滑度進行調節,圖像顯示達到最佳后以二維超聲的順序再次檢查,期間重點對四腔、五腔心觀等重點觀察。上述操作均為同一醫師完成。
1.3觀察指標 比較二維及三維超聲對胎兒心臟切面的顯示情況;以引產解剖及產后隨訪結果作為金標準,計算二維及三維超聲對胎兒CHD 的診斷準確率、漏診率、誤診率,并進行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二維及三維超聲對胎兒心臟切面的顯示情況比較二維及三維超聲對四腔切面的顯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三維超聲對五腔、肺動脈、三血管氣管切面的顯示率均高于二維超聲,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二維及三維超聲對胎兒心臟切面顯示情況比較[n(%),n=150]
2.2產前二維超聲及三維超聲對CHD 的檢出情況150 例產婦經金標準診斷CHD 19 例,二維超聲診斷準確11 例,漏診5 例,誤診3 例;三維超聲診斷準確18 例,漏診1 例,誤診0 例。見表2。
2.3二維及三維超聲對CHD 的診斷準確率、漏診率、誤診率比較 三維超聲對CHD 的診斷準確率高于二維超聲,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維超聲對CHD 的漏診率、誤診率低于二維超聲,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CHD 為嬰幼兒死亡的重要原因,指在胎兒心臟或大血管發育異常所致的一種畸形,在臨床具有較高發病率。既往臨床多應用二維超聲篩查及診斷CHD,但二維超聲清晰度較差,且檢查時間較長,可受羊水、胎位、操作人員、母體肥胖等因素影響,容易漏掉較輕的心臟病,產生漏診現象,導致診斷準確性較低。
隨著超聲技術不斷進步發展,三維超聲在臨床應用逐漸廣泛,尤其在胎心檢查方面,由于胎心體積小、心率快、借助三維超聲技術可更好顯示心臟立體結構,可多切面、多角度對各結構空間位置關系進行觀察,利于明確診斷各種復雜的CHD[3]。三維超聲技術在獲取最基本的四腔切面時就可采集到三維容積數據,通過MPR 模式可顯示五腔、肺動脈等多切面,通過調節矢狀切面還可顯示各大血管切面[4]。此外三維超聲可通過計算胎兒心房及流出道容積等間接反映心臟結構結構與功能,為臨床篩查及診斷CHD 提供更多可靠的數據[5]。三維超聲圖像分辨率較高,可獲取更加清晰的超聲圖像,多切面采集信息較為豐富,可直觀準確的提供心臟解剖視圖,通過采集容積數據及相關后處理,利于提高檢查效率及精準性。
胎兒心臟篩查主要依靠超聲對四腔心臟斷面的顯示,可篩查出60.53%左右CHD,但可漏掉部分四腔心結構正常而大血管異常的CHD[6]。故國際婦產科超聲學會推薦除四腔切面外,同時低五腔、肺動脈、三血管氣管等切面進行超聲篩查,以提高大血管異常的檢出率[7]。張潔等[8]研究結果顯示,三維超聲對三血管氣管、左心室流出道切面顯示率均高于二維超聲,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二維及三維超聲對四腔切面的顯示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三維超聲對五腔、肺動脈、三血管氣管切面的顯示率均高于二維超聲,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張潔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提示三維超聲可更清晰顯示胎兒心臟立體三維,可提高對多切面的顯示率,利于提高CHD 檢出率。本次研究結果顯示:三維超聲對CHD 的診斷準確率高于二維超聲,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與傳統二維超聲相比,三維超聲在胎兒CHD 產前篩查中應用價值較高,可獲得更高的診斷準確性。
綜上所述,三維超聲可更清晰提供胎兒心臟立體三維顯示,利于提高胎兒CHD 的檢出率,減少誤診、漏診現象,可作為產前篩查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