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程
肺癌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該病中晚期患者放化療敏感性較差,部分患者在實施一線藥物化療后短期內發生耐藥現象,進而造成患者病情迅速發展,是現階段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失敗的原因之一[1-3]。對此,本研究針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維持治療的方法加以分析,討論替吉奧的應用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本醫院診治的66 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33 例。實驗組患者女男比例為13∶20;年齡上限83 歲,下限54 歲,平均年齡(68.69±9.84)歲;ⅢA 期6 例、ⅢB 期20 例、Ⅳ期7 例。參照組患者女男比例為11∶22;年齡上限84 歲,下限54 歲,平均年齡(68.73±9.88)歲;ⅢA 期7 例、ⅢB 期18 例、Ⅳ期8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全部患者均經由病理檢查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②患者或家屬了解本研究,自愿參與;③全部患者TNM 分期均為Ⅲ~Ⅳ期;④預計生存期>3 個月。排除標準:①心電檢查異常;②認知功能欠佳;③紫杉醇、替吉奧過敏。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施順鉑治療,給予患者順鉑注射液(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812,規格:2 ml∶10 mg),用藥方法:靜脈注射1 次/d,劑量75 mg/m2。參照組行紫杉醇治療,給予患者紫杉醇注射液(北京協和藥廠,國藥準字H10980069,規格:5 ml∶30 mg),用藥方法:靜脈注射1 次/d,劑量140 mg/m2。實驗組應用替吉奧維持治療,給予患者替吉奧膠囊(山東新時代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802,規格:20 mg),用藥方法:口服2 次/d,劑量:體表面積<1.25 m2患者,劑量為40 mg;體表面積1.25~1.50 m2患者,劑量為50 mg;體表面積>1.5 m2患者,劑量為60 mg。兩組患者均予以21 d 治療。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檢驗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21 d 后腫瘤標志物指標,包括癌胚抗原、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細胞角質蛋白19 片段。②觀察兩組患者無瘤生存期、總生存期。③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判定標準[4]:顯效:患者治療后病灶完全消失或最大直徑減少>60%,狀態持續時間>4 周;有效:患者治療后肺癌病灶直徑減少30%~60%,狀態持續時間>4 周;無效:上述效果未達到,腫瘤最大直徑減少<30%或病灶直徑增加。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④記錄兩組患者藥物不良反應,包括白細胞異常、血紅蛋白異常、消化系統反應、脫發、神經毒性反應、肝功異常等。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癌胚抗原、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細胞角質蛋白19 片段比較 治療前,兩組癌胚抗原、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細胞角質蛋白19 片段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癌胚抗原、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細胞角質蛋白19 片段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癌胚抗原、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細胞角質蛋白19 片段比較 ()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癌胚抗原、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細胞角質蛋白19 片段比較 ()
注:與參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2兩組患者無瘤生存期、總生存期比較 實驗組無瘤生存期、總生存期長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無瘤生存期、總生存期比較 (,個月)

表2 兩組患者無瘤生存期、總生存期比較 (,個月)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2.3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總有效率75.76%高于參照組的39.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n(%)]
2.4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血紅蛋白異常、肝功異常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白細胞異常、消化系統反應、脫發、神經毒性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非小細胞肺癌早期癥狀主要有低熱、刺激性咳嗽、胸部隱痛等,由于其臨床癥狀不明顯,早期診斷率相對較低,隨著病程的延長,患者逐漸發生呼吸困難、咯血、疲乏、體重下降等癥狀,此時患者已經處于中晚期,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期相對較短,是惡性腫瘤死亡率最高的疾病[5,6]。對此,本研究針對實驗組患者實施替吉奧維持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實驗組癌胚抗原、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細胞角質蛋白19 片段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無瘤生存期、總生存期長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總有效率75.76%高于參照組的39.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血紅蛋白異常、肝功異常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白細胞異常、消化系統反應、脫發、神經毒性反應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順鉑是當前臨床最為常用的化療藥物,是重金屬絡合物,在進入患者體內后,二價鉑與2個氯原子、氨分子在人體中擴散,在通過細胞膜后,能夠直接作用于DNA 嘌呤與嘧啶堿基之上,從而對DNA 復制產生抑制作用,是廣譜抗癌藥物之一[7]。在順鉑基礎之上給予患者替吉奧藥物,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降低其腫瘤標志物水平,延長其生存期限。替吉奧是復合藥物,主要包括替加氟、吉美嘧啶與奧替拉西鉀,三者的混合比例為5 ∶2 ∶5,其中替加氟是5-氟尿嘧啶前體藥物,能夠對脫氧嘧啶核苷合成及互換起到阻滯作用,對其DNA 合成產生干擾作用[8]。吉美嘧啶對于5-氟尿嘧啶的分解產生拮抗作用,是一種二氫嘧啶脫氧酶競爭抑制劑,其血藥濃度相對較高,抗癌效果確切[9]。奧替拉西鉀在進入患者體內后,能夠直接作用于乳清酸磷酸核糖基轉移酶之上,可降低患者胃腸道毒性,對于5-氟尿嘧啶磷酸化實施阻斷,降低替加氟、吉美嘧啶藥物對于胃腸系統產生的不良反應發生率[10]。
綜上所述,替吉奧于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維持治療中具備臨床推廣應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