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 政(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振華實驗學校)
我國教育事業正在進行深度改革,很多人也開始重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本文通過筆者自身教學經驗分析了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并由此提出了幾條建議與意見,以期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英語閱讀,并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顯而易見,初中英語的閱讀課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戰場,通過閱讀課,學生能夠更好地復習舊知識和學習新的單詞語法,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所以學生的有效英語閱讀在初中英語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初中英語教師應當采取措施提升學生的有效閱讀能力,重視英語閱讀教學,改變錯誤觀念,引進先進的思想方法和技術手段,引導學生想閱讀、能閱讀、會閱讀,以英語閱讀能力引領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
第一,缺乏合理的課前導入。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很多英語教師選擇播放一些電影作為課前導入,雖然會使得學生短時間內集中注意力,但是大部分英文電影缺乏實際的教學用途,脫離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英語基礎,會使預期效果不盡如人意;一些教師為了提高學生英語課的參與感,會組織英語小游戲,這雖然會使課堂氛圍變得活躍,但游戲步驟過于煩瑣,這會導致學生熱情褪去,學習的動力難以保證。有效且合理的英語課前導入,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和閱讀的興趣,也可以通過導入,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英語教材的內容,而教師若是僅僅追求新穎的英語導入方式,那么課前導入便失去了原本的價值。
第二,缺乏與時俱進的閱讀教學理念。傳統的英語課堂比較重視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提升,很多英語教師將自己對英語文本的理解強加給學生,讓學生放棄了自主閱讀、自主探究的過程,而只重視最終的結果,還有一些英語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時過多采用略讀的方法,雖然這是比較快捷的應試方法,但是在文章開頭和結尾信息不明確的時候,學生往往會誤解文章內容,也無法把握文章意思,會導致適得其反的結果。
第三,缺乏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一部分英語教師在英語閱讀課上沒有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反而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以教師為中心,這將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有一些教師只注重對新的單詞和語法的講解,沒有教授學生如何閱讀和如何讀好,更有甚者,只重視結果,重視答案的對錯,忽略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這樣會導致學生簡略文章閱讀的過程,阻礙學生閱讀能力的進步,不利于學生英語學習的長足發展。
第一,主動閱讀的意識薄弱。有些學生缺乏英語閱讀的積極性,認為英語閱讀沒有實際用途,認為英語課堂枯燥無味,閱讀就是單純地背誦重點句子和學習英語語法,缺乏對英語閱讀的興趣,還有的學生因為小時候接觸得少,導致口語表達能力較差等,不喜歡與教師互動。
第二,英語閱讀技巧匱乏。初中階段,學生閱讀的首要條件是英語單詞的積累,大量陌生的詞匯會阻礙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打擊學生學習的信心。當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時,他們會查英語詞典,但是有時候英語詞典含義可能與文章內容并不相符,這會導致錯誤理解句子的意思,例如“company”在字典上會有一詞多義的情況,如果在一個句子中,學生僅僅將其作為“公司”理解而忽視其“陪伴”的意思,將會阻礙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同時,學生對一些長難句的理解時,缺乏對句子主干的把握,即使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翻譯也可能難以很好地理解其中的意思。
第三,缺乏深入思考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應試教育強化了任務型的英語閱讀的技巧,學生只需要帶著英語問題去閱讀文章,并在正確答案處做勾畫,這會切斷學生對文章整體的理解,也極容易使學生形成慣性思維,忽略深入思考的過程,過于技巧化的閱讀使得學生忽略文章本身就能推測出問題的答案,這不利于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長足發展。
在幫助學生提升閱讀技巧時,教師一般都會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本,從而理解文章的主體和蘊藏的感情,但這樣的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無效的,因為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很難獲得提升。實際上,教師可以轉變思路,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安排難點,引導學生自行發現并嘗試解決,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此基礎上,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就問題予以解答,這樣就和學生形成了思想的共鳴,以此來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水平。例如,當學習“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這一模塊中的SectionB的文章時,教師首先應該帶領學生一起閱讀文章內容。然后教師可以拋出問題:“What do know high school students do in their free time?”就此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再次閱讀課文,使學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內涵的同時培養自己的閱讀興趣。再次,教師嘗試把總結文章的任務也交給學生:“Can you tell me the mean idea of this paragraph?”這可以很好地錘煉學生的思維和概括能力。
中學生英語有效閱讀的一大障礙是英語詞匯量有限,因此如果教師提供的文章生詞量過多或者篇幅過長,就很容易打擊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信心。所以,閱讀材料的選擇至關重要,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合理選擇文章,從易到難,逐步引導學生克服閱讀障礙,提升閱讀水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閱讀文章是學生所感興趣的內容時,學生往往積極性更高,讀得更加認真,所以,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教師可以適當挑選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比如,有的學生喜歡旅游,教師就可以推薦旅游相關的英語閱讀材料;有的學生喜歡運動,教師可以推薦和運動相關的閱讀素材。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借鑒新課標對初中生的閱讀能力的要求選擇多樣化閱讀平臺,激勵學生課下自行閱讀。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習慣于將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原封不動地灌輸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成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不利于學生閱讀技巧的提升。教師應該吐故納新,比如,實行小組合作式閱讀,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互助,在融洽的氛圍中,飽含激情地閱讀,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相互分享閱讀心得,不僅提高了閱讀能力,而且鍛煉了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時,教師首先可以分組讓學生自己討論:“What kind of traditional food do you like?”,各個小組在討論喜歡的食物的同時,總結學習相關的詞匯。其次,小組在合作閱讀完文章后,總結出“How to do a banana milk shake?”。最后,教師可以進行總結,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錘煉了學生的閱讀思維。
多媒體教學成為流行趨勢,它不僅提升了教師教學效率,而且還明顯改善了學生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除此之外,多媒體設施功能多、形式新,能很好地激發出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也會大幅提高。所以,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應該與時俱進,在閱讀教學活動中,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在提升閱讀水平的同時,逐步培養起熱愛閱讀的良好習慣。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VR設備這種有趣的信息技術資源進行課堂呈現,使學生在體驗現代信息技術的同時,獲得愉快的英語學習體驗,有效提升英語閱讀技巧。
初中英語閱讀不應該僅僅限于課堂內容,因為課堂的容量較小。所以學生可以適當向課外進行延伸,讀更多的閱讀材料,比如英語閱讀書籍或期刊等,同時增加學生閱讀時間,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閱讀。老師應該考慮學生的詞匯量問題,提供英語詞典或者相應的翻譯軟件,并提醒學生多積累,擴大自身的詞匯量。
培養學生有效的英語閱讀能力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工程,不僅需要教師以科學合理的方法和足夠的耐心引導,還需要學生不斷完善自我,積累相應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積極地參與英語閱讀過程,在師生雙向互動的條件下,高質量地提升英語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