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高校“形勢與政策”課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2022-02-16 07:26:06
理論縱橫 2022年1期
關鍵詞:形勢信息化教學模式

周 鑫 申 慧

(北京科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083)

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作為新時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在高校教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形勢與政策”課的基本教學任務是對馬克思主義形勢與政策觀、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國內外基本形勢與中國國情等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解讀和講授。因此,作為“理論武裝時效性、釋疑解惑針對性、教育引導綜合性都很強的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它在高校思政課中顯得尤為重要。相較于其它幾門思政課程,其特殊性就體現在“即時性”,即涉及對國內外形勢的即時解讀,涉及對黨和國家大政方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實踐的正確認知,涉及對學生價值觀和思想變化的即時引導等。因此,課程既需要明了其即時的形勢性,也要具有準確的政策性。那么,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有效提升“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實效性,就成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的基本內容之一。基于此,國內學者和一線教育工作者對此進行了有效研究,尤其在課程的內容邊界和結構體系、“專家講座制”、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等教學模式方面進行了有益研究和探索。然而,就如何更好體現課程的即時性、適應信息化時代和學生需求及提升“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實效性的研究目前尚不充分。

當今時代,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普及和應用正在深刻改變著學校教育模式和學生學習方式。尤其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在線教育助力課程教學,起到了重要的協同作用。在“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教育部要求全面實現教育資源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探索未來學校的新樣態、新模式和新機制。在此背景下,如何更為合理地配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資源,如何更為有效地在知識和理論的傳播中運用新技術、新載體成為了思政課教學研究的重要議題。

一、現實矛盾:傳統教學模式面臨的挑戰

“形勢與政策”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在當前的教學實踐中,鮮明的課程特性和多樣化的學生需求已使傳統教學模式面臨著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和教學困境。

(一) 教學內容的時效性與教學過程的滯后性的矛盾

高校制定“形勢與政策”教學計劃與方案的重要依據是每年教育部辦公廳下發的《高校“形勢與政策”教學要點》。歷年的“形勢與政策”教學要點主要包括全面從嚴治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港澳臺工作以及國際形勢與政策四大類專題。隨著每年具體時政形勢的不同,其教學要點也會有所變動。例如,2021年恰逢建黨百年、脫貧攻堅勝利完成、全面小康社會如期實現、“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等重要時間節點,因此,當年的形勢與政策熱點也會隨此有所側重。這些專題內容從宏觀方面為教師備課提供了指導,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學內容仍需注重材料的更新。作為新一代大學生,其信息獲取能力不斷增強,往往在課前就已對社會熱點問題有了簡單了解并做出價值判斷。這就需要任課教師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調整教學內容、重組教學資源才能保證教學效果的實現。因此,面對教學過程的發生總是滯后于教學內容的困境,僅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無疑暴露出其“短板”,亟需我們對創建新型高效課堂進行探索和實踐。

(二) 學生需求的多樣性與教學模式的單一性的矛盾

當前高校學生的主體年齡層屬于“00后”,并且呈現出典型的時代特征。首先,思維活躍、求知欲強,借助新媒體的廣泛使用,對國內外重大時事及社會焦點問題關注度較高。但由于其還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階段,對豐富的社會文化和海量的網絡信息缺乏足夠的辨識能力,極易受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因此,價值取向呈現出多元化特點。這就需要高校辨識授課對象的特點,通過“形勢與政策”課等教育教學,進行科學的政治引領和價值引導,而不是停留在簡單的知識羅列和現象描述層面。其次,大學生在面對國內外熱點形勢與政策內容時,往往排斥單調的說教,希望通過更多的互動和表達實現學習目標。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往往忽視了學生和師生間的深入交流與互動,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與創造性的發揮,從而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再次,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日益發達,“00”后的學習方式也更加自主化。他們不再拘泥于課本知識,而是偏好于通過多元便捷的網絡渠道來獲取信息,注重在實踐中、體驗中學。然而,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形勢與政策”教育還只是以課堂講授、講座及報告會的方式進行,知識傳播速度難以跟上學生腳步;這不僅使學生無法多角度、全方位地學習知識,也缺乏對學生的吸引力,課堂上眾多的“低頭一族”正是教學過程難以出彩的深刻體現。因此,盡快探索符合“00后”群體特點的教學模式是當前“形勢與政策”教育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三) 學科知識的綜合性與師資力量的薄弱性的矛盾

與其它幾門思政課相比,“形勢與政策”課學科內容的意識形態性和知識結構的綜合性更為鮮明。在教學時,既要以教育部的教學大綱、教學要點為基本依據,反映教育教學的目標要求,又要體現社會熱點、大學生思想迷惑點和價值困惑點,突出思想引導的針對性。這就要求任課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知識,并且具備熟練掌握和解讀國家相關政策的能力,還需要及時進行時事熱點的檢索和整理,選取最有價值的教學資源來進行知識傳遞。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形勢與政策”教育往往是由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單一的教學單位、由其專職和兼職教師作為教育主體來進行教學,還有部分高校由輔導員擔任“形勢與政策”課教師,這些任課教師往往并不完全具備相關學科背景和相當的理論知識儲備,因此在授課時難以抓住課程要領,甚至經常出現簡單灌輸理論知識或僅以新鮮有趣的熱點問題吸引學生眼球的教學場面,難以體現課程政策性和吸引力。因此,目前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師資隊伍還相對缺乏對該門課程的駕馭能力,難以實現對教學的有效“供給”。

二、破解思路:推動傳統教學模式向信息化教學模式轉變

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已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新形勢下,信息化教學模式既是落實國家教育政策的重要抓手,也反映了新時代教育教學改革的時代趨勢,與此同時,也是破解“形勢與政策”教育困境的重要手段。

(一) 信息化教學模式是落實國家教育政策的重要抓手

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思想教育工作改革的具體要求,即“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2018年4月,教育部先后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形勢與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和《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指出要“加強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網絡集體備課平臺建設,各高校要積極參與、共建共享,共同打造‘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優質資源”以及“構建‘互聯網+’條件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為新時代“形勢與政策課”建設提供了標準和依據。2019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中指出:“要大力推進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提升思政課教師信息化能力素養,推動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思政課教學中的應用。”因此,立足新時代新方位,高校應始終圍繞國家相關文件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主動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思維和智能化的教學技術助推實現“形勢與政策”課的育人使命。

(二) 信息化教學模式是引領教育教學改革的主流趨勢

近年來,依托“互聯網+”和新媒體技術,以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為代表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這些教學新方式既使知識傳遞方式發生轉變,又使教師角色發生轉型,即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和引導者。學校的教育教學觀念、教學組織形態和教學管理機制均隨之產生重大變革。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信息化教學模式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在線課程+網絡授課”的教學模式既滿足了特殊時期學生居家學習的需要,又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有效實現了“停課不停教、不停學”。新一代大學生,既習慣于通過互聯網了解當前國際國內形勢與時事政治,又青睞于依托便捷靈活的全媒體互動平臺來交流和獲取知識。因此,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是大勢所趨,“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將成為教育教學的新常態,“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改革應牢牢把握這一契機,積極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不斷促進課程質量的提升。

(三) 信息化教學模式是提升“形勢與政策”課質量的重要手段

當下,信息化教學模式在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及促進教育公平方面凸顯出巨大優勢。第一,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可以快速收集整合網絡信息資源,保證“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內容及時更新,教學資源及時推送,大大縮短了時政內容轉變為教學內容的時間。同時,師生信息的實時交互能夠實現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從而幫助教師更有針對性地提升和改進教學方法。第二,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使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更加靈活多樣。一方面,借助信息化平臺,學生可充分利用碎片時間進行“線上+線下”“校內+校外”混合式學習,這既適應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節奏,也有利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借助網絡平臺可將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的教學內容向學生展示,有利于增強課程吸引力。學生也可通過網絡平臺個性化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的作品,在活動參與和自主體驗中,將“形勢與政策”課的相關理論知識內化為自己的信念和修養。第三,網絡課程的開放性和共享性可以彌補“形勢與政策”課專任教師不足的現狀。以慕課為代表的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打破了教育的時空界限,使全國乃至全球用戶都可以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同時,大多數網絡學習平臺還具備互動、討論、點評、答疑等功能,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及學生之間都能夠即時進行交流溝通。例如,全國思政課教師“周末理論大講堂”、“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和“名師大家講黨史”系列網絡公開課等活動就是通過專家現場講授與封閉式網絡直播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了優質師資的輻射和指導作用。

三、案例研究:北京科技大學基于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探索與實踐

無論是混合式教學模式,還是疫情期間全線上多平臺融合式教學模式,都需要以高標準、規范化的精品在線課程為依托。以北京科技大學為例,其作為北京高校首批“形勢與政策”教育教學改革示范點和北京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單位,在信息化平臺建設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具體來講,北京科技大學“形勢與政策”課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特色與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 精心設計,保證教學內容的準確性與時效性

依據教育部發布的“形勢與政策”課教學要點,北京科技大學“形勢與政策”課程組每學期及時完成慕課課程的更新上線,課程內容和授課講義均可以根據時勢變化及時做出調整和完善。數字馬院所具備的思政課媒體資源庫、馬列文獻資源庫、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資源數據庫、形勢與政策互動教材等資源可同時服務于學生學習和教師備課、教學、科研,網絡輿情分析系統可及時追蹤思潮動態和社會熱點。學校還與求是理論網等重點思想理論類網站合作,圍繞重大主題和社會熱點搶占新媒體陣地,這既便于教師對課程相關內容進行及時的呈現和解讀,還能及時為學生提供時政資源,切實增強了“形勢與政策”課教育內容的豐富度與時效性。在具體的課程設計方面,課程組以專題教學的形式按時更新教學內容,專題下每一章節的內容均由視頻、PPT及隨堂測驗三部分構成,部分章節還配有相關輔學資料,學生逐級看到全部課程內容,有效保證了課程的完整度。為提升教學內容的深度,慕課課程組建立了“形勢與政策”課專家庫和講師團,聘請辛向陽等知名專家進行現場錄制,既涵蓋理論知識,又融合專業特色。線下授課老師以馬院專業教師為主體,同時,邀請校內外黨政領導干部、專家學者和杰出校友“上講臺”,有效提升了課程的政策水平、鮮活度和吸引力;推動輔導員老師和共青團干部協同承擔教學任務,結合自身工作實際來講授大學生普遍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通過專職、兼職兩支隊伍有效形成教育合力,有力提升了“形勢與政策”課的權威性和說服力。

(二) 搭建平臺,增強教學過程的開放性與靈活性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既突破了傳統線下教學的時空界限,又給予學生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學生可以隨時通過PC端、手機端登陸平臺網站,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進行“形勢與政策”慕課的自主性學習。這樣,既可以主動掌控學習節奏,又能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隨時查閱參考資料,自主建立知識體系,提升了自身對學習資源的甄別、篩選的能力。慕課課程以生動形象的圖片、視頻資料為載體,以在線討論(包括老師答疑區、課堂交流區及綜合討論區)和學生互評功能為支撐,有效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疫情期間,“形勢與政策”教學利用雨課堂、騰訊會議等平臺,與慕課課程互為補充和支撐,整個教學過程可實現實時記錄、回放,連麥音頻、視頻等多項功能。在線課程自主學習平臺和教師直播教學平臺的有機結合,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靈活,深刻體現了信息技術推動課堂變革。與此同時,北京科技大學依托北京高校“形勢與政策”教育研究會組建市級教學團隊,與10余所首都高校共享優質教學師資;積極組織開展市級備課培訓會,參與開發“大國之都”“京津冀一體化”等專題講義20余個;創設思想理論信息全媒體傳播平臺和“形勢與政策”微信交流群與首都各高校共享教學信息,有效推動了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

(三) 精細標準,提升教學評價的規范性與完整性

“形勢與政策”課不僅要求學生及時了解和把握最新的政策和理論成果,還要把其融入到社會實踐中去理解和深化。因此,課程教學改革應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完善實踐教學環節,并將其納入到學生的過程評估。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形勢與政策”課是以學生期末試卷或論文的分數作為其最終成績,這種評價方式難以準確衡量學生的綜合能力,也無法反映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北京科技大學依托數字馬院,使學生借助虛擬仿真實踐教學平臺獲得豐富的學習資源。“精準扶貧”“香山精神”等一批虛擬仿真項目的開發使師生足不出戶便可獲得身臨其境的參觀體驗。學生還能通過實踐管理平臺進行自主選題和分工合作,并按照時間節點與要求格式,完成從項目申報到作品提交的所有環節,平臺對學生參與的實踐活動有明確的考核標準,教師也能通過平臺系統及時給出實踐活動成績。與此同時,慕課平臺的理論課程成績也有規范的評分標準,學生的最終成績由視頻的駐點問題、隨堂測試、單元測試、單元討論題、作業互評、期末考試、參與論壇討論等多方面構成。系統不僅能夠存儲學生學習以及師生線上交流的全部信息,還能一步實現線上考試和成績統計。定期生成的統計數據和精細的評價標準將過程評估與結果評估有機結合,既減輕了教師負擔,也為教師實時調整教學策略提供了更為準確的依據。

(四) 成效與挑戰

目前,北京科技大學“形勢與政策”課已初步形成以慕課教學為特色、數字馬院為保障的“線上+線下”信息化教學模式。其慕課作為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經過5年來的建設完善,目前已完成10次開課,累計選課人數突破40萬人,300余個課程視頻和500余個相關資源不僅能夠滿足本校教學需要,而且免費提供給全國60余所高校使用。數字馬院則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手段,按照共建共享共進原則整合資源,建成了覆蓋范圍廣泛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綜合性信息化平臺。其所建構的資源、平臺和空間三大模塊可同時滿足教師應用、學生應用和管理服務的功能需求,是“形勢與政策”教學資源建設和教學過程管理的重要保障。“精品慕課+數字馬院”的北科模式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的諸多弊端,為高校開展形勢與政策教學改革提供了寶貴經驗。

與此同時,北京科技大學基于“形勢與政策”課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在取得前期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也面臨著相應的挑戰,即如何結合形勢與政策熱點、教學熱點和學生關注點,更好提升課程品質,使課程的科學性、即時性和吸引力實現有機結合;如何更好地實現校級資源互通,打造優質課程共建共享平臺;如何在信息化課程體系下,對學生的學習體驗進行優化和提升;如何有效調動教師積極性和能動性,提升線上線下授課體驗和靈活度。因此,以北京科技大學的教學實踐和探索為案例,如何推動“形勢與政策”課突破這些挑戰、進一步提升課程教學實效性,成為教學改革與研究中的一項重要課題。

四、總結反思:“形勢與政策”課信息化教學的優化提升策略

思政課的教育教學要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因此,既要立足于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也要適應時代變化,不斷提升育人能力和水平。在推進“形勢與政策”信息化教學的常態化建設過程中,只有以教學內容為基礎,學生需求為核心,師資力量為保障,才能不斷優化教學體系,提升課程質量和教學實效。

(一) 豐富教育教學內容,實現資源互聯互通

實現“形勢與政策”課的信息化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是其中重要一環。“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旨不僅僅在于幫助學生了解某一具體政策或熱點事件,更在于引導其樹立理解國情國策、分析國內外事件性質和發展趨勢的能力。針對其課程內容的時效性、綜合性和靈活性特征,高校應充分發揮信息化平臺開放融合的優勢,及時對“形勢與政策”課進行內容建設和知識擴充。在設計每學期教學內容時,既要依據教育部的“教學要點”來完成基本的目標和要求,又應圍繞重要時間節點、重大時事熱點等,適時地對相應課程模塊進行動態調整,從而使課程內容既能有針對性地回答綜合性、深層次的理論問題,又能密切結合大學生的學習動態和思想實際,及時回應其關切的社會熱點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大學生在面對社會形勢變化時增強政治定力和理性認知,將自身發展目標、專業優勢與社會發展的大方向相結合,積極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同時,要想不斷豐富和創新教育教學內容,就必須秉持“共建共享”的課程建設理念,利用信息化平臺實現人員和內容的互聯互通。信息化教學模式應以“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為原則,使師生合作進行空間資源建設。一方面,“形勢與政策”課教師可以通過上傳授課計劃、課程標準、教案庫、課件庫、習題庫等建立基礎教學資源;另一方面,學生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手段快速收集資料,便捷地建立文章、視頻等資源形成模塊作業等,發布到平臺空間。這種方式不僅極大地豐富了空間資源內容,增強了師生互動,也可以使學生在資源選擇過程中產生學習興趣,關注熱點問題。這需要發揮多平臺優勢,不斷更新教學資源的形式。一方面,高校可以搭建與官方主流媒體的互通平臺,作為“形勢與政策”教學的信息庫,同時根據大學生的選擇偏好適度增加微信公眾號、微博及短視頻平臺作為“形勢與政策”信息化教學的補充。另一方面,各層次各類型高校應積極借助網絡平臺實現精品課程共享和優勢資源互補,推進名師、名課資源整體建設,逐步發揮優質課程在全國范圍內的輻射和示范作用。

(二) 完善網絡平臺功能,優化學生學習過程

保證“形勢與政策”課的信息化教學實效,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目標和需求。網絡平臺作為信息化教學的基本載體,必須不斷細化管理、優化功能,滿足學生在每一個階段的真實需要。只有進行充分的課前調研、課堂管理和課后調整,才能為學生帶來優質的學習體驗,使信息技術真正服務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課前充分調研,實現配套設施標準化。第一,信息化平臺的使用要以簡便、穩定、實用為基本原則。高校應加強網絡信息技術建設,完善校園網絡等硬件設施,提升信息化教學的基礎支撐能力;逐步將有形教室同虛擬教室有機結合,構建信息化的教學環境。第二,有效保證教學質量,提前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及各種平臺的使用情況進行調研。在設計教學方案和功能模塊時,兼顧“形勢與政策”的課程特點和學生學習習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課堂精細管理,實現資源推送智能化。借助網絡平臺進行“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的優勢,既體現在師生可以共享豐富的數字化資源,也體現為以數字化形式完整記錄學生表現。高校應通過信息化平臺積累的用戶數據對學生進行精細化的分析與管理,根據學生偏好為其精準推送學習資源;同時,為教師進行教學分析和過程性評價提供依據,從而實現個性化學習和差異化指導。

課后及時調整,實現學習指導全程化。“形勢與政策”是一門貫穿大學四年“全覆蓋、不斷線”的課程。因此,網絡教學平臺可根據學生的反饋和訴求,不斷優化操作步驟,更新完善功能(如線上學習的監督提醒功能、個性化學習功能等)。與此同時,在非授課時間,可定時進行時政熱點分享和相關內容推送(例如與微信公眾平臺或學生其它常用軟件綁定),從而使信息化平臺真正成為傳統課堂的補充,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課程育人功能。

(三)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促進課程質量提升

提升“形勢與政策”課的信息化教學水平,關鍵在提高教師素養。首先,信息化教學模式,表象是教學載體和教學手段的革新,實質則是教育理念的革新。“形勢與政策”課教師對待網絡信息技術的態度直接影響其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并進而影響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推進速度。由于信息化教學設備更新換代快,許多教師在面對新平臺、新工具時常常無所適從,甚至不得不“求助于”學生。這就要求高校教師“思維要新、視野要廣”,主動走出傳統教學的“舒適區”,以學習者的姿態來適應時代發展所帶來的教學方式的改變。信息化教學并不是在一個新平臺繼續唱“獨角戲”,而是要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重塑師生關系。“形勢與政策”課的課程內容政治性強且靈活多變,對于常識類和政策類的知識,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網絡手段查閱資料、自主學習;對于觀點類知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而后通過教師講授進行價值引領,幫助學生挖掘事件的本質內涵。通過主客體角色的互動,實現傳統教學的真正轉型。

其次,信息化教學方式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多教師雖能主動更新教育理念,具備網絡教學意識,實踐中卻常因獲取信息能力不足、技術設備使用困難等問題無法獨自掌控“智慧課堂”。因此,高校應加強對“形勢與政策”課教師的培訓,不斷提升其網絡教學素養,培養其熟練操作智能教學系統和進行數據分析的能力。推動教師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利用最先進的信息技術輔助其完成科研、考核、管理等教學流程。

最后,“形勢與政策”課既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在“課程思政”的大背景下,“形勢與政策”課教學改革需要與其它課程同向同行,以系統化和開放性思維創建全員育人環境。高校應鼓勵各個學院和專業教師在授課時運用靈活的方式、結合國內外熱點話題,將“形勢與政策”教育滲透進去,與專業思政課教師實現優勢互補,形成育人合力。

五、結語

新時代呼喚新的課程建設理念。“形勢與政策”課建設正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矛盾新問題新發展的現實環境和人類社會日益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虛擬環境的交互作用中,在此背景下,高校應抓住契機,順勢而為,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勢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不斷優化信息化教學模式,切實增強“形勢與政策”教學的實效性,從而實現“形勢與政策”課立德樹人的育人使命。

猜你喜歡
形勢信息化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肅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學習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論我國器官移植面臨的新形勢及其立法需求
東南法學(2015年1期)2015-06-05 12:21:34
東南亞地區形勢:2015年
東南亞研究(2015年2期)2015-02-27 08:30:45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中國衛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信息化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区福利|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清无码久久| 97se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天堂网视频| 欧美色亚洲| 91久久精品国产|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欧美在线精品怡红院 | 亚洲va视频| 99热精品久久|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大香伊人久久| 在线国产资源| 欧美精品成人|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v| 午夜免费小视频| 高清色本在线www| 97综合久久| 91蜜芽尤物福利在线观看| 97综合久久|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久久一级电影|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www.91中文字幕|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首页| 日本人真淫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热这里只有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自拍合集|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高清|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自拍| 91区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午夜|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2022国产无码在线| 欧美成在线视频| 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97久久免费视频| 九九热在线视频|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WWW丫丫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午夜a级毛片| 国产精品性|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 国产欧美性爱网|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99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自视频|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久久伊人色| 91网在线|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福利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波多野结|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国产第二十一页|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白浆视频|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