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璐娟 張曉宇 何 兵
(1.江蘇海洋大學商學院 江蘇連云港 222005;2.馬來西亞思特雅大學商業與管理學院 馬來西亞吉隆坡 56000)
2012年11月,東盟(ASEAN)發起簽署《區域全面經濟貿易伙伴關系協定》(簡稱RCEP)的提議,歷經八年努力,于2020年11月正式簽署,成員國有中國、東盟十國、韓國、日本、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共計15國。RCEP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中國-東盟自由貿區”的升級版,也是目前世界上人口規模最大、最有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RCEP的簽署,對我國積極應對貿易保護主義、對后疫情時期我國經濟復蘇與對外貿易增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沈銘輝、郭明英,2021)。伴隨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成立及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我國對東盟十國的經貿合作不斷增強,這也為我國在RCEP中的核心地位奠定了基礎(何兵、鄭可昕,2021)。作為RCEP中最大的經濟體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在RCEP區域經貿往來中處于龍頭位置。由于RCEP成員中既包括發達國家,也包括發展中國家,各國的經濟規模和產業結構呈現多元化,我國在RCEP成員國間進行出口貿易時一定要考慮到對象國的實際情況,合理利用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提高自身產品與服務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自2012年東盟提出RCEP的倡議以來,RCEP逐漸成為了學術界的研究熱點,相關研究層出不窮。目前來看,RCEP的相關研究仍然以RCEP建設的理論邏輯思考和分析其給我國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及應對策略研究為主(張彬、張菲,2016;張彥,2020;李清等,2021)。伴隨著RCEP談判的不斷加快與深入,利用GTAP模型對RCEP對其主要經濟體的經濟、貿易效應進行預估與測度的研究也嶄露頭角(孟猛、鄭昭陽,2015;張珺、展金永,2018)。此外,近幾年利用引力模型對我國與RCEP伙伴國間的貿易效率、貿易的潛力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也逐漸增多(周曙東、鄭建,2018;秦炳濤等,2020)。但截至目前,罕有RCEP對我國對RCEP伙伴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因素的研究。因此,本文為探索RCEP伙伴國的經濟規模、人均收入水平和距離等因素在我國與其貿易時的重要性,基于引力模型,利用2010-2019年我國對RCEP各成員國出口貿易的面板數據進行實證分析,進而提出可以協助建設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促進區域內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自Tibinbergen使用引力模型來分析國家間貿易流量以來,引力模型在分析國家間貿易流量的影響因素的應用中愈發廣泛。為更清晰地分析RCEP成員國收入多樣性對我國對其出口貿易的影響,基于貿易引力模型基本方程,本文添加各國人均GDP(PGDP)變量,構建本文的計量模型,具體如下:

其中,T為我國向j國的出口貿易額,GDP、GDP分別為我國與j國的GDP,PGDP、PGDP分別為我國與j國的人均GDP,D為我國與j國間的距離(通常用兩國首都間的距離替代),A為常數。
對模型(1)兩邊同時取對數,經過整理得到(2):

實證分析時,本文選取2010-2019年RCEP各成員國的GDP總量(GDP)、人均GDP(PGDP)和我國與其他14國的距離作為解釋變量,我國向j國的出口貿易額為本文被解釋變量。數據來源如下:我國向j國的出口貿易額數據來自國研網數據庫,GDP總量和人均GDP(PGDP)數據來自世界銀行數據庫,兩國首都的距離來自世界地圖網。
首先,利用STATA 15.0進行全樣本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為分析RCEP各類型成員國的收入多樣性對我國對其出口貿易的影響,本文利用2019年各國人均GDP,按2020年世界銀行收入水平國別分類標準對RCEP各成員國進行劃分,分為高收入經濟體(高于12535美元,包括日本和澳大利亞等),中等偏上收入經濟體(4046-12535美元,包括中國和泰國等)和中等偏下收入經濟體(1036-4045美元,包括老撾和越南等)。然后進行樣本分析,結果如表1中(2)(3)和(4)所示。

表1 STATA 回歸分析結果(出口貿易)
根據表1的全樣本分析結果,得出回歸方程如(3)所示:

從全樣本分析結果可知:(1)GDP總量(GDP)。lnGDP的系數為0.927,在1%的水平下顯著,說明RCEP各成員國GDP總量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我國對其出口貿易額增加0.927%;(2)人均GDP(PGDP)。lnPGDP的系數為-0.100,在1%的水平下顯著,說明RCEP成員國人均GDP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我國對其出口貿易額降低0.100%;(3)國家間距離(DIS)。lnDIS的系數為-0.344,在1%的水平下顯著,說明RCEP成員與我國的距離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我國對其出口貿易額降低0.344%。
從分樣本分析結果可知:(1)對于中等偏下收入經濟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RCEP成員國GDP總量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我國對其出口貿易額將相應增加0.596%。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RCEP成員國人均GDP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我國對其出口貿易額降低1.164%。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RCEP成員國與我國的距離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我國對其出口貿易額降低8.583%。(2)對于中等偏上收入經濟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RCEP成員國GDP總量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我國對其出口貿易額增加0.214 %。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RCEP成員國人均GDP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我國對其出口貿易額提高0.894%。RCEP成員國與我國的距離對我國對其出口貿易額的影響不顯著。(3)對于高收入經濟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RCEP成員國GDP總量每增加一個百分點,我國對其出口貿易額增加1.125 %。RCEP成員國人均GDP及RCEP成員國離我國的距離的變化對我國對其出口貿易額的影響不顯著。
綜上,根據全樣本分析和分樣本分析結果可知,RCEP成員各類收入經濟體的GDP總量對我國對其出口貿易均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說明伴隨著RCEP各成員國國民生產總值的提升,我國對RCEP各國的出口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且促進作用大小的排序依次是高收入經濟體、中等偏下收入經濟體和中等偏上收入經濟體。RCEP成員各類收入經濟體的人均GDP對我國對其出口貿易的影響并不一致,中等偏下收入經濟體和中等偏上收入經濟體的作用分別為顯著的負作用和正向作用,然而對發達收入經濟體的作用并不顯著。RCEP各類型成員國離我國的距離對我國對其出口貿易額的影響均為負,但只有中等偏下收入經濟體的作用顯著,且是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
本文利用2010-2019年RCEP15個成員國經濟發展特征與出口貿易的面板數據,結合引力模型,通過計量分析探究各成員國收入多樣性對我國對其出口貿易規模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1)RCEP成員各類型收入經濟體的GDP總量對我國對其出口貿易有顯著促進作用。伴隨RCEP各成員GDP總量的提升,我國對其出口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且促進作用按大小依次是高收入、中等偏下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經濟體。(2)RCEP成員各類收入經濟體的人均GDP對我國對其出口貿易的影響并不一致,對中等偏下和中等偏上收入經濟體的作用分別為顯著的負作用和正作用,然而發達收入經濟體的作用并不顯著。(3)RCEP各類型成員國離我國的距離對我國對其出口貿易的影響均為負,但只有中等偏下收入經濟體的作用顯著,且是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顯著。
根據對外貿易理論,RCEP的簽署標志著區域內商品、服務、資本和人員能更便捷和更低成本地流動,有助于我國出口貿易規模與質量的提升。為進一步推進我國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加快我國外貿轉型升級,本文提出以下建議:第一,在“十四五”時期建設更高層次的開放型新體制大目標的指導下,我國要加強同RCEP其他主要經濟體的高質量經貿往來,通過國際合作實現共贏,為我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構建提供助力;第二,RCEP能幫助有效應對貿易保護主義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因此我國要趁RCEP簽署這一股“東風”,進一步優化我國在區域內的對外貿易布局和貿易產業結構,推動現代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向建設制造業強國和貿易強國的目標前進;第三,RCEP成員國國民收入和產業結構呈多元化,我國在進行對外貿易時要有針對性的利用資源優勢和技術創新優勢參與當地市場競爭,提升資源在國際和國內市場的配置能力,進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生產效率,為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支撐;第四,在同RCEP其他成員國進行貿易時,我國要發揚大國風度,帶領RCEP其它發展中國家伙伴不斷前行,為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終目標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