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春光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被明確寫進了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強調: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 這給大學生農村創業實踐指明了方向的同時也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我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谷物、肉類、水產品等農牧業產品最大的生產與消費國, 與之相對應的生產、加工、銷售,等等環節勢必創造大量的創業機會。這就為現代農業的創業實踐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由于疫情的影響,鄉村游更成了中國人的重要出游項目之一。 開發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也被寫進了2021 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 同時國家鄉村振興局的正式掛牌,也給大學生農村創業實踐帶來了新的契機。 在此背景下,大學生返鄉和進鄉進行創業實踐,一方面可以為社會主義農村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提高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和提升農業現代化的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可以說,廣闊的農村地區為大學生提供了施展才華的絕佳平臺,也為大學生返鄉和進鄉創業提供了大量的實踐機會。
受傳統教育模式和社會觀念的影響,對絕大多數大學畢業生而言,能夠在城市里找到一份好工作是他們的終極目標,而非創業,更別說返鄉進鄉進行創業實踐了。 城鄉之間的現實差距和無形隔膜也打消了很多大學生返鄉進鄉創業實踐的念頭。
雖然在政府和教育部門以及自己學校發展需要的推動下,目前幾乎所有大學都開設了創業相關的必修課和選修課,也創辦了創業學院和創設了創業相關的專業,每年的創業類比賽也開展得如火如荼。 但創業實踐的普及面和深入性顯然是不夠的,大部分課程還是停留在老師理論知識的傳授上, 甚至可以說,大部分學生的創業實踐經驗幾乎為零,創業實踐如果僅有創業精神和知識顯然是不夠的,但大部分學生是沒有自己動手進行創業活動實踐的機會和平臺的。 在其沒有充分了解創業風險、商機以及通過創業實踐獲得相關經驗和掌握足夠創業資源的情況下,要求大學生畢業后馬上返鄉和進鄉創業是不切實際且難以實現的。 大學生完全可以在創業之前先在相關企業工作幾年, 積累一定的社會和工作經驗后再做創業打算,能夠在校和畢業后馬上進行創業的大學生畢竟是少數的,而且他們創業的成功率往往是不高的。
雖然政府部門也好,相關機構也好,出臺了大量促進大學生返鄉和在當地創業的資金類補貼與支持政策,但諸如戶籍、子女教育等配套措施尚未跟上,很多大學生回鄉創業還是有后顧之憂的,畢竟城市的醫療、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供給要好于農村。 要讓大學生扎根農村創業, 除了資金的支持和保障以外, 軟環境建設也得跟上,包括創業培訓、創業項目孵化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也要跟上。 同時,由于創業的成功率相對不高,如果短期內找不到項目的發展方向,很多大學生會選擇半途而廢,在享受了政府大量的創業補貼后選擇退出,重新回城市就業。 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方面會影響大學生群體在當地創業的聲譽;另一方面也會打擊其他大學生返鄉和進鄉創業的信心,且這種情況大概率是會存在的。
一方面可以利用科技賦能,增加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產量,大學生完全可以將自己學到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當地農業發展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使當地的農業發展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道路。 另一方面要善于挖掘本地特產并加以包裝和宣傳,一種是物質上的特產,還有一種是文化上的特產,比如當地的農產品被歷史上哪位名人推薦或寫到詩歌里,這些都可以作為產品特色加以宣傳。 目前我國很多地方的特產是有的,但也存在著大量滯銷的現象,這和當地沒有通暢的銷售渠道很有關系,而銷路不暢的很大原因是營銷工作沒有做到位,而營銷工作沒有做到位的背后往往體現在當地的農特產品缺乏宣傳的亮點,缺乏故事性和文化屬性。 “商人重得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這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白居易所著《琵琶行》里關于江西浮梁縣茶葉的描寫,現在已經成為當地極佳的一句宣傳口號了。 甚至可以搭影視作品中出現的或者某位明星打卡的機會,通過快手、抖音等平臺進行網紅式的宣傳。2019 年陜西的火晶柿子就是通過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火遍全國的。 當地的特產一旦有了文化和網紅屬性,打開市場就相對比較容易了。 當然,如果你有充分的準備,也可以引進工業生產線到資源匱乏的農村, 帶領當地農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畢竟農村的土地、勞動力等成本是要低于城市的,加上我國的農村通信和交通網絡,在農村辦廠也是可行的,如果能和當地農副產品的深加工結合起來是最好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原生態的村莊,原汁原味的鄉村生活,是鄉村旅游開發的核心資源,而民宿是撬動鄉村旅游的關鍵所在。 發展民宿經濟,一方面能大大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能大大延長游客在當地的消費時長,帶動其他旅游產品的銷售。 在發展民宿經濟的時候,要切記打造民宿的特色,在提高自身經營水平的同時,不要忘了,除了民宿的地理位置很重要之外,民宿有沒有自己的特色往往能決定經營的成敗。 大部分經營不善的民宿存在的通病之一便是沒有自己的特色。 很多的民宿無論是裝修風格還是提供的服務內容上幾乎都是一樣的,特別是那些沒有旅游景點作為支撐和引流的民宿, 這方面的問題尤為突出。 同時很多民宿把注意力放在了內部裝修文藝性和舒適性的結合上,迫不及待地走網紅路線,而往往忽視建筑本身和當地鄉野自然風貌的有效融合。 其實做不到建筑方面的特色, 也可以從提供特色服務上下功夫,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在強化住宿和餐飲等物質服務品質的同時,突顯其人文品質,提供給消費者精神層面更高層次的服務認同和享受, 構建地方特色住宿和餐飲同人文情懷故事分享相結合的共生態民宿產品是民宿經濟努力的方向。 很多到過浙江莫干山的游客,都有一種感受,認為莫干山最漂亮的景點,恰恰是那些風格迥異的民宿。若僅僅是為了避暑而去,與國內其他地方的景區相比并無出眾之處, 而正是體驗了莫干山民宿住宿和獨特的管家服務的魅力以后, 才對莫干山有了深刻的印象和想再去一次的沖動。
這類項目往往以種植或養殖區域為核心,同時設有酒店、餐飲、素質拓展、景觀等一系列適應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的配套服務設施開展各類經營活動。 這種形式無論是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比傳統的 “農家樂”要來的更有深度和力度。 通過返鄉和進鄉大學生與當地居民的共同努力,它完全可以實現創意農業、生態農業和旅游農業等新形態農業形式的完美結合。 很多離城市不遠的農莊還可以走親子路線,畢竟對大部分在城市長大和生活的孩子而言,不同于城市的農村生活還是足夠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和向往的,而吸引了孩子,也就吸引了家長。 為了更好地體現城鄉融合發展之路,經營者一方面可以在城市里設置相應的農產品直銷點,在出售農莊農產品和畜牧產品的同時,可以打廣告吸引顧客到農莊進行其他項目的消費。 另一方面城市里的游客也可以通過體驗獲得在城市購買到農莊產品的相關信息。 當然也可以通過開心農莊式的模式,將農莊的部分土地出租給城市顧客進行種植或養殖,在增加城鄉互動的同時也增加了顧客的消費黏性。 在注重提高管理效能和提供高質量服務的同時,現代化農莊也要有自己的特色、 亮點與核心競爭力,這就需要充分發揮大學生的創新意識。 如可以將“小豬賽跑”“稻田迷宮”等富有觀賞性和體驗性的活動展示給游客。2021 年的5 月,在蘇州郊區的黃墅村,出現了一家“未來面館”,從點單收銀到面條制作全是由機器完成, 只需幾分鐘就可以拿到一碗香噴噴的面條。作為一家網紅店, 在吸引大量消費者打卡的同時,也帶動了黃墅村其他旅游項目的蓬勃發展。 總之,現代化農莊的體驗式旅游除了提供傳統的農事體驗、素質拓展、小火車游覽、動植物觀賞、麥田畫欣賞,等等常規項目外,也應該開發一些有鮮明特色的表演或游樂項目。 同時也要發現和培養一批當地的鄉土手工藝能人,走文創和商業相結合的道路,以此拓寬鄉村旅游的文化內涵。
在挖掘當地旅游資源歷史價值和人文價值的同時,應該做好和其他經營主體的連接工作。 目前我國的農村旅游資源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分散的,甚至同一村莊各種旅游資源也缺乏必要的聯動,這就需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民宿、餐飲、農莊和景點通過方便租還的交通工具和手機平臺串聯起來。 經營者負責信息的維護和發布,交通工具和手機平臺等業務要么自己開發,要么和相關企業合作,以實現全域旅游的效果。 一方面區域內的民宿和餐飲等企業主體通過加入平臺能增加它們的曝光度,提升營銷的效能;另一面,可以大大提升游客的旅行體驗,方便游客找到合適的落腳點、就餐地和旅行目的地。 甚至可以在交通工具或平臺上置入景點和這些商家的音視頻介紹。 經營者可以通過便攜交通工具的租用和商家的銷售提成實現收入的常態化,最后達到經營者、商家和游客幾方三贏的效果。 這種創業模式適合在當地旅游資源比較豐富, 民宿和餐飲發達且交通條件良好的地區推廣,也需要創業者有較強的整合資源的能力,還有再加上一點干事業的耐心,創業初期肯定要有資金和精力的大量投入,期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獲得超額回報顯然是不切實際和違背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
打鐵還需自身硬, 不管是因地制宜地發展本地現代農業,發展現代民宿經濟,推動現代化農莊式的體驗式旅游項目, 還是整合當地旅游資源都要求做好農村創業的帶頭人,扎扎實實地開展前期調研工作,充分調動各類有效資源,持之以恒地把創業進行到底。相信在當地政府、 居民的支持和各類政策的不斷推進和改善下,以及新農村和美麗鄉村的蓬勃發展中,會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投身到農村創業實踐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