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靜
2014年以來,“全民閱讀”連續八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倡導全民閱讀”。[1]全民閱讀是引領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舉措,是現代城市的文明標志和人文風景,也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責任擔當和民生工程。全民閱讀已成為一項國家戰略,許多城市紛紛行動起來推廣全民閱讀,打造書香城市。
2021年4月,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布的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0本[2],遠低于其他國家的人均閱讀量,國民的閱讀水平仍然較低。因此,我們要積極開展全民閱讀系列活動,提高全民閱讀力,建設“書香中國”,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痹谌鐣纬扇駥W習、終身學習的制度、氛圍,能夠滿足每一名社會成員的文化需求、身心發展和知識增長。學習型社會的核心內涵是全民學習、終身學習。學習是一個思考的過程,閱讀是學習的基礎,當人們在認真閱讀的時候,會進行認真的思考,并對所看到的文字進行一個發散思維的聯想。建設學習型社會,應重點推廣全民閱讀。
“最是書香能致遠,唯有讀書方寧靜”。文化對一個地區的影響,久久為功;文化對城市品格的塑造,積微成著。形成人人好讀書、人人讀好書的良好風氣,是我們不斷創新的起點和基礎,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城市建設的階梯和基石。山東省的“書香齊魯”全民閱讀活動開展多年,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呈現在人民面前。處于魯西北地區的聊城,更應該以書為伴、以書為鑒,從閱讀中汲取智慧,讓讀書成為時尚,讓全民閱讀點亮城市之光。
近幾年,聊城市一直將書香文化建設放在重要位置。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聊城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到,“支持實體書店發展,鼓勵跨界經營,倡導全民閱讀,塑造‘書香聊城’品牌”;“舉辦全民閱讀等系列活動,打造‘書香聊城’”。2020年12月制定的《推進發展實體書店、建設“書香聊城”的實施意見》中提出,到2022年,聊城基本形成廣泛覆蓋、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實體書店和發行網絡體系;以特色書店為依托,打造重點街區文化地標和標志性文化品牌。通過制定相關扶持政策,支持中小微書店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鼓勵建設24小時書店、咖啡書吧等,打響“書香聊城”品牌。[3]
近年來,每年“4·23世界讀書日”期間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海源閣圖書館等主辦,市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市朗誦藝術家協會、全民閱讀聊城促進委員會等承辦,各企業協辦,開展全民閱讀季活動。2018年閱讀季的主題為 “書香聊城·全民閱享新時代”,2020年主題為“同讀一本好書·共建書香聊城”,2021年主題為“初心永鑄百年芳華”。印發《聊城全民閱讀倡議書》,評選“十大書香機關”“十大書香單位”“十大書香企業”等,舉辦“全民閱讀征文”“綠書簽行動”“版權進校園”集中宣傳周活動,“禮贊新中國”主題閱讀活動以及農村少年兒童閱讀實踐活動等,營造濃厚閱讀氛圍。[4]
1.“圖書館+借閱點”服務模式。由聊城市海源閣圖書館提供圖書資源、業務指導、設備管理、書籍更新等服務,單位提供閱讀場地、管理人員等保障服務,共同建設職工書屋。為方便讀者借閱圖書,開通圖書“通借通還”服務,讀者可以在總館借書,分館(借閱點)還書;也可以在分館(借閱點)借書,到總館還書,如聊城市市政工程管理服務中心職工書屋。聊城市海源閣圖書館依托“圖書館+借閱點”服務模式,在全市共計成立圖書借閱點35處,累計無償提供書籍10萬余冊。圖書館閱讀服務延伸到職工身邊,豐富了職工精神文化生活,讓職工書屋真正成為職工的“精神家園”。
2.“圖書館+分館”服務模式。由聊城市海源閣圖書館提供紙質和電子圖書資源、業務指導、設備管理、書籍更新等服務,社會辦館力量提供讀者閱讀場地、人員配備、物業管理、活動策劃等保障,如沐凡舍分館。聊城市海源閣圖書館利用“圖書館+分館”服務模式,在市城區已設立9座分館,累計無償提供紙質圖書6萬余冊、電子圖書數十萬冊,真正將閱讀服務送到了百姓“家門口”。
3.“圖書館+特色空間建設”服務模式。聊城市海源閣圖書館從館藏資源中調出適合農民工閱讀的紙質圖書1500冊、報刊50種,電子圖書、報刊、視頻、音頻等數字資源230TB放入閱覽室,滿足農民工群體不同的閱讀需求。[5]
4.“圖書館+美學館”模式。位于古城區的新聊文化生活美學館北邊是新奇的文化創意產品,南邊是大氣優美的雨林濕地景觀,由海源閣圖書館提供的1500冊圖書在室內分門別類有序擺放,市民可以挑選一本喜歡的書,伴著雨林區沁人心脾的濕潤空氣,喝上一杯咖啡,盡情享受閱讀時光。[6]
聊城市海源閣圖書館作為聊城市級公共圖書館,不斷探索新模式分館建設,更好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目前,海源閣圖書館已建立了多家分館,合作領域由原先的社區、學校擴展到咖啡館、文化館。隨著服務網絡的拓展和模式的不斷成熟,越來越多的閱讀資源來到了市民身邊。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這兩項法律的實施為全民閱讀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7]其他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相繼出臺了相關的全民閱讀條例。聊城市在建設“書香聊城”的過程中還未出臺與全民閱讀相關的政策法規,使得全民閱讀得不到相關的政策支持和經費保障,進而影響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人民對享受更多、更好、更公平的文化服務的需求和呼聲也越來越強烈。經過多年的努力,聊城市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逐步健全,在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運行、發展過程中,受地區經濟水平的影響,與真正實現公共文化資源“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目標,仍有一定差距。
目前,“書香聊城”建設主要由政府力量推動,但政府對社會力量的引導力度和鼓勵不足,缺乏相應的激勵政策和措施。各方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不足,缺乏相關的聯動機制。
1.出臺相關制度文件。聊城市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盡快制定出臺全民閱讀政策,加快推進國家、省級相關法律法規的落實,為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2.強化政府責任意識。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制定行業標準、劃撥專項經費,將相關工作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全民閱讀活動和閱讀推廣工作。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多方協作、全民踐行”的聯動機制。[8]
3.完善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閱讀推廣人在推進全民閱讀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閱讀方法、閱讀理念的推廣能夠有效提升全民的閱讀力。要從全民閱讀的崗位需求出發,招聘相關專業人才和志愿者,承擔閱讀推廣工作。要進一步加大對全民閱讀推廣人隊伍的建設培養力度,強化專業化業務培訓,著力打造一支專業化、職業化、規范化的全民閱讀推廣人隊伍。
1.以公共圖書館為中心,構建總分館服務體系
推動全民閱讀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長期堅持。圖書館有著豐富的閱讀資源,能夠在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當中創造更好條件。公共圖書館是向公眾免費開放具有公益屬性的機構,其建設初衷在于不斷推動社會文化發展,承擔著讓每一位公民都能平等接受知識、信息與文化的重要使命。聊城市應加強基層圖書館建設與服務,整合各類藏書資源,推動圖書共享、數字資源共享和服務共享,實現讀者在全市公共圖書館圖書的通借通還,讓基層群眾也能體驗到“一證在手、閱遍水城”的方便快捷,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
2.以城市書房為抓手,擴展城市閱讀空間
“城市書房”,是由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具備24小時開放條件的多元化、現代化的城市公共閱讀空間,是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模式的重要補充與創新。2014年溫州市率先建設城市書房,2019年浙江省發布了省級地方標準的《城市書房服務規范》。山東省濟南市依托濟南市圖書館建設了30余個城市書房,統稱為“泉城書房”,威海、日照、德州、泰安、煙臺等8個地市相繼建成并開放了146個城市書房,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務網絡。[9]
聊城市在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聊城”過程中,可以充分借鑒其他地方先進經驗,從建設“水城書房”入手,科學選址、均衡布局,配置圖書資源和自助設備,形成硬件完善、軟件豐富而又各具特色的城市公共閱讀空間,打造“十五分鐘閱讀圈”。
3.以新技術為保障,打造便民服務終端
“數字化”是當前全民閱讀最顯著的特點和趨勢。聊城市可以依托“我的聊城”聊城文化云平臺,搭建聊城市數字公共文化服務平臺,集圖書借閱、訂購、志愿者招募、閱讀活動參與等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實現城市書房與社區、縣級圖書館、農家書屋等的圖書流轉和通借通還。探索建設24小時自助圖書館和“圖書ATM機”,進一步解決基層圖書館數量少和服務能力不足的問題,使圖書館的服務時間、空間得到延伸。通過總館、分館、城市書房、24小時自助圖書館、實體書店合作等多種形態閱讀空間,形成城市閱讀新風尚。
群眾的閱讀需求是多元化的,多樣化的閱讀形態也涵蓋了各類人群,如親子家庭閱讀、校園閱讀、社區閱讀、新媒體閱讀等等。全民閱讀的成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面向各類特定人群的閱讀推廣對推動全民閱讀工作質效的提升起著重要作用,要有針對性為老年人、青少年、弱勢群體開通專屬服務渠道,有針對性制定推廣方案,以貼心的服務推動閱讀深入群眾生活。針對老年讀者群體開設老年健康知識角、專業健康養生知識閱讀分享會等活動,讓更多老年人通過閱讀更加科學的了解健康養生知識。針對視障或行動不便的讀者可以采取送書上門、提供有聲讀物的借閱、面對面朗讀、電腦免費培訓、“無障礙電影”講解、“聽書閱讀器”外借等專業服務,并定期組織讀書會、專題講座、朗誦會等系列活動。面向中小學生開展研學活動、科普閱讀推廣、設立課外教育基地等,推動圖書館與教育融合發展。
黨中央已經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全民閱讀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進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作用。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國家有關要求,聊城市應積極推動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打造“書香聊城”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