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2021年11月29日,國家正式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在權利義務一章中,明確了教師自主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教育懲戒等權利。教育是直面人生命的活動,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而人本身的復雜性及教育情境的多樣性,就要求教師必須擁有一定的教育教學自主權,才能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適當的方法,及時處理教學問題,以培養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但現實中許多教師深感教育自由和教學自主權的缺失,感慨教師實在不好當,有一種“戴著鐐銬跳舞”的沉重感。
教育是生命與生命、靈魂與靈魂的美好相遇和浸潤,好的教育離不開寬松的教育環境,也必然需要教師靈魂的舒張。我們應該充分尊重和保障教師的教育教學自主權,激發教師的能動性,讓教師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價值,成為有蓬勃朝氣、有生命激情、有創造力量的群體,更好地求真、求善、求美,呵護孩子生命的成長,追尋美好的教育愿景。
是什么束縛了教育自由,是何原因導致教師感到教育教學自主權的缺失,教師教育教學自主權的缺失會對教育產生哪些危害,我們該如何賦予教師充分的教學自由、專業發展自由,如何完善中小學教師評價制度,以激發教師潛能?本期專題報道圍繞上述問題進行討論與求解,并邀請相關專家和學者為教育自由和教師教學自主權建言獻策,以期為教師賦權增能,讓“教育自由”啟迪“教師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