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菁,劉 曉,葉旭春,閆 妍,劉曉穎,鄧 娟
(1.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上海 200433;2.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上海 200030)
臨床見習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學習與護理實踐相結合的一種臨床實踐教學活動[1],也是《精神科護理學》課程中重要的教學形式。受新冠疫情暴發及其持續存在的影響[2],傳統的實地見習形式面臨極大挑戰。疫情防控下精神科醫院更為嚴格的院內感染控制管理模式、護生自身受感染的風險及臨床見習教學需求三者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為緩解這一矛盾,根據當前防疫形勢下實際教學情況,以線上形式[3]開展《精神科護理學》見習課程,可以幫助護生對精神科護理工作建立感性認識。既往研究表明,在線進行臨床見習、實習是一種具有可操作性、靈活性、活動性等特點的教學方式[4-5],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但其目前在精神科疾病相關教學中并不多見。因此,本研究通過對13 名18 級護理本科生進行《精神科護理學》臨床線上見習教學,調查線上見習效果、護生對線上見習的滿意度和看法,以期為今后各課程內的見習教學提供借鑒和參考。
1.1 對象2020年12月,采用整群抽樣選取某校2018 級護理本科生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遵守患者隱私權保護要求(不能拍照、截圖、錄制視屏等);②知曉此次見習的主要形式和見習目標;③全程參與《精神科護理學》前期理論課程。排除標準:因各種原因不能參與精神科護理臨床見習。本校2018 級護理專業護生共15名,2名因病假未能參與見習不被納入。納入的13名護生中,女9名,男4名,年齡19~21歲,平均年齡(20.33±0.54)歲。
1.2 方法
1.2.1 實施教學
1.2.1.1 確定線上見習教學內容學校專職教師通過讓護生掃描問卷星二維碼調查護生對線上見習的需求。根據調查結果,學校專職教師和臨床帶教教師結合《精神科護理學》課程標準和臨床實際情況擬定見習內容,包括精神病??漆t院病區設置、精神科病房環境、精神科患者一日生活、精神科護士工作日常及安全管理、護士對精神科患者的入院評估等。其中,精神科病房環境、護士對精神科患者的入院評估以視頻形式呈現,其他內容以案例及圖片(隱私處理)形式呈現。
1.2.1.2 開展線上見習教學活動此次見習通過“騰訊會議”平臺,以在線會議的形式進行。會議地點設在學校智慧教室,硬件設備完備且網絡穩定。授課前一天及授課前,1名學校專職教師與1名臨床帶教教師連線調試設備,確保在線見習順利進行。授課當天,臨床帶教教師負責線上見習教學,并通過智慧教室內大屏幕進行講解;學校專職教師負責維持課堂秩序和設備穩定;護生可通過提問的方式與臨床帶教教師進行互動。
1.2.2 資料收集方法
1.2.2.1 滿意度調查問卷該問卷由課程組教師自行編制,共6 個條目,每個條目設置“非常不同意”“比較不同意”“同意”“比較同意”“非常同意”5 個選項。線上見習結束后,學校專職教師讓護生掃描問卷星二維碼在線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并要求護生根據其自身情況獨立完成問卷。本研究將問卷條目選項中“同意”“比較同意”“非常同意”均視為滿意。
1.2.2.2 小組會議學校專職教師在13名護生完成問卷星調查后,負責開展小組會議。小組會議圍繞3 方面內容展開:①對此次線上見習的整體滿意度情況;②對此次教學組織的看法和態度;③對今后開展相關教學內容的需求和設想。告知護生會議全程錄音并征得護生同意。會議結束后12 h內將訪談錄音資料轉錄整理為文本,并使用內容分析法進行分析。
1.2.3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2.0 軟件對問卷調查數據進行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以例數、構成比比較。采用內容分析法對會議資料進行分析:仔細閱讀會議記錄、析取有意義陳述、析出主題、匯集主題、寫出詳細完整的描述、辨別相似觀點以及返回護生處求證。
2.1 護生對線上見習的滿意度本研究共回收有效問卷13 份,有效回收率100%。結果顯示,護生對此次線上見習的教學組織及準備、授課教師態度滿意度為100%,護生對此次線上見習的收獲(精神科護理知識、護理臨床實踐、病房設置和管理)滿意度為100%,詳見表1。

表1 護生對線上見習的滿意度 (N=13)
2.2 小組會議通過整理分析會議資料,圍繞護生對見習課程的體驗,提煉出以下3個主題。
2.2.1 教學形式多樣化13 名護生均表示,能夠接受疫情期間采用線上見習的教學方式。建議加大精神科線上見習中真實場景的比例,以加強線上見習的“真實感”,提升學習效果。如有護生提出:“如果能夠通過直播的形式,跟隨帶教護士的腳步線上見習的效果就更好了。”還有護生提出:“希望能看到在病房中真實的病人是什么樣子的?!?/p>
2.2.2 教學內容豐富化13 名護生均認為此次線上見習教學內容較豐富。建議教學內容在精神科??谱o理實踐技能方面的內容(如護患溝通)可以拓寬深入一些。如有護生提出:“我特別想看一看精神科護士和患者溝通的情況,比如患者真的出現上課時講的一些比如妄想、幻聽等癥狀時,護士到底怎么和病人講話?!边€有護生提出:“(希望能見習)如何勸服精神病患者配合服藥的內容?!?/p>
2.2.3 教學組織個性化13 名護生對于集中在智慧教室觀看線上見習的方式均表示認可。建議每個人可以通過手機端或電腦端分別加入線上會議室,在不同的地點(如宿舍)參與線上見習。這不僅能夠滿足護生個性化需求,而且能夠避免出現智慧教室單個網絡信號故障影響所有人學習的情況、達到既定的學習效果。
3.1 開展《精神科護理學》線上見習的優勢及挑戰
3.1.1 優勢本研究結果表明,護生在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教學形式方面對此次線上見習表示認可,滿意度較高。首先,相較于實地見習,線上見習具有自身特有的優勢,如節省時間、精力、人力,單位時間內知識密度更大、受眾護生更多。這和王洋等[5]研究結果一致。其次,在此次《精神科護理學》線上見習中,教師發揮學習設計者和促進者的角色,綜合考慮課程特點、教學目標、見習時長、護生接受程度、臨床實際情況等因素,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和形式[6]。如教學內容避免與理論課重復,教學形式多以圖片、視頻等方式進行。此外,此次見習盡可能地還原了實地見習時的“真實感”。護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精神疾病患者及精神科病房環境的機會較少,對臨床見習時能看到真實的精神疾病患者狀況及護患溝通方式等較期待[7]。因此,本研究采取了錄制實地視頻并配合講解的形式介紹病房環境,同時在課后向護生提供了一些有關精神疾病的紀錄片、影視作品等信息幫助護生建立感性認識,在一定程度上滿足護生線上見習“真實感”的需求[8-9]。
3.1.2 挑戰表1顯示,7.69%的護生認為此次線上見習的課堂互動不夠充分,小組會議中護生反饋互動不夠主要表現在缺乏護生和患者之間的互動。因精神疾病患者多無民事行為能力,互動須征得監護人同意。線上見習前臨床帶教教師跟數位患者監護人進行初步聯系,但多數監護人表示拒絕。此次線上見習兼顧了患者隱私保護和倫理,但也因減少了護生與患者之間的互動。今后教學需要提前與患者監護人進行充分溝通、并安排合適的地點和時間進行適當互動以妥善解決該問題。
3.2 實施《精神科護理學》線上見習的關鍵環節
3.2.1 硬件保障具備良好的硬件和專業的設備管理人員是線上見習能夠正常運行的基本保障。此次線上見習教學在學校智慧教室及見習醫院會議室進行,兩地均有高質量的網絡通訊設備,并且有專門的設備管理人員,可迅速建立遠程連接,保持通暢的數據傳送和視頻對話,避免因硬件設備故障而影響在線學習。此次見習過程中,智慧教室視頻投影設備曾出現短暫黑屏。管理員檢查后發現主要是由于投影設備散熱不及時導致自動斷電,關閉教室空調后得以解決。因此,建議在教學準備階段,設立相關設備故障應急方案(如備用網絡設備、備用教學方案等),全方位保障線上見習的順利開展。
3.2.2 教學設計在線學習互動對護生學習成就和滿意度都有重要影響。研究表明,師生間良好的互動對學生滿意度有直接正向影響,可改善學生的在線體驗[10-11]。此次線上見習開展前,對課堂互動做了充分準備,包括多途徑收集護生的想法和需求、布置課前見習思考題、增設更多提問環節、增加智慧教室收音設備等。結果顯示,護生均對課堂互動效果滿意度較高。另外,此次教學對象僅有13 人,班級規模較小也有利于師生互動的開展。
3.2.3 倫理保護倫理保護是此次《精神科護理學》線上見習課程中十分重視的問題。線上見習課程不能因過分關注教學效果而忽略對患者隱私的保護、忽視患者的知情同意權等[12],而是應該把對精神疾病患者的人文關懷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及其監護人對患者隱私尤為敏感。因此,對精神疾病患者的拍攝、錄像必須要征得患者本人及其監護人的知情同意,必要時要做技術處理。另外,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采取各種合理的方式以避免患者隱私信息意外泄漏。
線上見習是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精神科護理學》課程常規教學形式的有力補充,但也面臨護生—患者互動、倫理等方面的挑戰。教學中須把握教學設計、網絡設備保障、患者隱私保護等環節以確保臨床見習的順利進行。此次教學實踐存在樣本量較小、教學效果評價不充分等局限性,建議后續研究考慮以上因素并行進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