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魏繼華,陳川
(1.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黨群工作部,北京 110000;2.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北京 110000;3.中國林科院資昆所,云南昆明 650233)
思政教育指的是一定的社會或者是社會群體,利用思想方面的教育規范來對成員進行有目的教育,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成員能夠接受這種思想,并且通過教育能夠形成一定的社會品德,具有很好的教育意義[1]。
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的是對研究生進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政治教育,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終目的是要使研究生確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享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具備健康的心理品格[2]。對我國的教育工作來說,研究生的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在林業科研院的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中,首先要從思想和政治的高度上把握大局,培養出一批政治立場堅定、思想品德高尚、遵紀守法的林業人才,能夠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使中國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占有核心地位。
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不能僅僅只是進行理論方面的教育,更重要的是通過理論的教育來指導人們的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是思政教育的目的,才能讓理論發揮出真正的作用[3]。在研究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很難能夠運用思政課教授的內容來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也很少能有人利用思政課所學習的思維來解決問題,這說明就目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課程教育情況來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大部分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方式都是照本宣科的,課堂教育上,老師是教育的主體,很少有老師能夠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且由于課時的影響,教學的進度也相對比較快。這種教學的模式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無法從根本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也無法產生很好的教學效果。思想政治理論教師在教學的課堂上采用這種教學方式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方面是因為受到教材的限制,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按照教材進行教課,教授內容受限。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老師平時的課時很多,沒有充足的時間去備課,照本宣科的方式可以節省時間,同時也能保證教學進度[4]。
高校的思想政治課大部分都是大班課程,上課的學生數量眾多,由于人數太多,老師的精力有限,無法顧及每一位同學,因此許多思政老師在課程開始之前不會每一節課都點名,如果每節課都點名,那么就無法保證課程進度的實現。因此很多的學生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即使經常性逃課,老師也不會發現。即使老師抽樣點名,有的同學會委托其他到場的同學代為答到,或者委托其他同學代為簽到。由于學生人數眾多,老師無法對每一位同學進行監管,因此就使得這種現象更加嚴重。
研究生老師因為學術科研任務比較重,因此很少能夠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方面的關注,目前我國高校對研究生導師的考核辦法采用的是成績考核制度,如果導師的考核成績無法達到標準,那么就無法繼續擔任導師。成績考核制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導師的學術科研能力,科研院所對導師的學術科研能力的考核進行量化。因此,科研院所的導師大多會將時間投入到科研當中來,不能抽出專門的時間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關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動態。
就目前高校的授課方式來說,大多數的高校都是采用集中教學的方式進行授課,在上課的過程當中,每個班大概會設置100 多人的編制,教師無法關注到每一位同學,這就導致很多的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不認真聽講、玩手機或者睡覺。大班制的教學模式,老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無法進行很好的互動交流。這就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受打擊。而且大班制的教學模式也耗費老師很大的體力和精力,難以保證課堂授課的效果,從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育的效果降低。
研究生在學習期間壓力非常大,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進行科研任務,尤其是對于一些跨專業的同學來說,他們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專業的書籍,閱讀文獻資料。現在的林業科研院所大都要求學生在讀研期間發表核心論文,相對于學業的要求來說,思想政治方面沒有進行具體的量化,因此很多的研究生寧愿把時間用在閱讀專業的書籍和從事科研論文的寫作方面,也不愿意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造成這種局面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識不足。比如,理工科研究生的論文,大都是以實驗數據作為基礎支撐,所有的數據都需要通過實驗來獲得,當研究結果呈現給他人的時候,這些研究結果和研究數據都是要經過反復的實驗操作和科學的實驗方法來確定,因此很多理工科研究生在完成自己的論文的時候都具有很高的榮譽感。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方面的研究生在呈現自己的研究結果的時候,并沒有足夠的數據作為支撐,也沒有經過反復的實驗操作,沒有科學的實驗方法作為指導,當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生,在完成自己論文的時候,往往就會感覺到自己與其他工科研究生之間的差異。
1.加強研究生專、兼職輔導員隊伍建設
選聘歲數相對比較大或已退休的專業老師作為兼職輔導員,歲數較大的專業老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知識結構相對比較完整,經過幾十年的教學工作的影響,老教師的人格魅力有一定的保障,能夠受到研究生的尊敬。在長期的教學活動當中,老教師不僅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也有一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選聘老教師作為兼職輔導員,對于學生的管理工作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選聘思政教師擔任專職輔導員,思政教師具有豐富的知識背景,在教學過程當中與研究生之間的接觸比較密切,思政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授課以及課下交流的方式,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內容傳授給研究生,選聘思政教師作為專職輔導員,對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構建協同育人機制
對于研究生進行互助和協同合作,是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其本質在于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打破,使教學活動的相關者都能參與到培育工作當中來。在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采取相互協同的育人機制,其主要的目的就在于,使教育的主體更多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來。
首先,賦予發言權和參與權,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研究生,相對于本科生來說,研究生更具發言權和參與權,這就需要研究生積極地參與到思政教育工作當中來,參與思政教育工作的決策。對思政教育工作進行決策的人不能僅僅只是學校的領導老師,同時也包括學校的研究生。學校要放低姿態,認真地聽取學生的意見,認識到研究生在思想教育工作當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注重老師的教,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的學,研究生要進一步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校成立專門的決策部門,征求研究生的意見,針對合理的意見,對其進行制度化地處理。
傳統的研究生管理方式是一種金字塔的管理方式,管理模式是自上而下的,中心在于金字塔的上半部分,這種管理模式與政府的管理模式十分相似,因此這就導致在處理問題的過程當中,往往會采用一些行政思維進行,而不是與教育規律相適應。這種管理模式存在著很多的缺陷,首先管理人員與被管理人員之間的地位不平等,這就使得研究生的很多利益訴求得不到實現;其次這種管理模式使信息傳播的速度比較慢,也使得辦事的效率非常低;再次這種管理模式,容易使教學的結果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其次,各個所都要建立起一支專門針對研究生心理健康進行輔導的隊伍,隊伍中要有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并且要對工作者進行定期的培訓,提高工作者的責任心和職業素質。同時林業科研院所可以聘任校外的專業心理咨詢師,來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心理輔導人員要對研究生的心理情況有深入地了解,對研究生解決學習和生活當中遇到的困難,當研究生面臨著一些心理方面問題的時候,要及時對其進行教育和引導。林業科研院所要設立心理健康輔導中心,還要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熱線,既滿足研究生當面咨詢的需要,同時也要滿足研究生為了保護隱私進行電話咨詢的需要。各個院所要定期地開展心理輔導活動,鼓勵研究生積極地參與,一方面要提高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還要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生活態度。
再次,要采用科學的心理輔導方法進行心理輔導,心理輔導教師在進行心理輔導的時候,要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心理問題,對自己的心理健康進行科學的判斷;引導學生樹立意識,當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要及時地進行咨詢;要注意保護心理問題的研究生,不能因為研究生存在心理問題,就對其進行區別對待。
最后,心理輔導老師要加強與導師之間的合作,密切關注研究生的心理問題。在實際的生活當中,研究生與導師的接觸最多,通過日常接觸,導師能夠研了解研究生的心理情況,當研究生的心理情況出現波動的時候,導師要進行及時地疏導。
總而言之,林業科研院所要注重對研究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組建一支專業的心理輔導隊伍,對研究生進行專業輔導,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
首先要對林業科研院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管理機制的強化。林業科研院所要以學校黨委領導為主體,各研究所積極配合的管理機制。各研究所在對研究生進行管理的過程當中,要組建一支黨團組織,由研究生、班主任、班長以及學生會等進行領導管理。林業科研院要加強學校與各研究所之間的協調管理,制定出更加切實可行的管理機制,使林業科研院研究生管理體制更加科學。其次,林業科研院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改進,要繼續完善研究生獎勵機制,不僅要注重物質層面的獎勵,同時也要注重精神層面的獎勵,進一步地完善獎學金評定制度,進一步地規范研究生獎勵標準,加大研究生學術成果獎勵力度。這樣才能使研究生樹立積極的進取心,培養社會責任感。
結合林業科研院所自身特點,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編制研究生課程教學大綱時,合理安排思政課程,讓理論課程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確立立德樹人、知識傳授、能力培養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
抓住林業類專業課程特點,有效開發“課程思政+”優質課程資源,融入產學研各個環節,打造一批具有思政特色的一流課程,培養研究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使命感、責任感,鼓勵研究生“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基于目前林業科研院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本文提出了提高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即構建林業科研院所研究生政治思想理論武裝體系、日常教育體系、隊伍建設體系、管理服務體系、課程思政體系、評估督導體系等林業科研院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為林業科研院所研究生政治思想理論教育提供了政策措施和理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