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嘯臨
(常熟市濱江職業技術學校,江蘇常熟 215500)
現代學徒制是我國教育部在2014年提出的一種新型人才培養方式,這種方式能夠在深化以及產教結合等方面進一步去提高校企合作育人的效果,能夠有效地提高技術類人員培養的效率和質量。在培養的過程當中,也能夠更好地去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這種培養模式主要是通過學校以及企業兩方面進行合作來實現的,學校的教師和企業的師傅進行統一傳授,學生們在學習技能的過程當中就能夠獲得更加全面地培養和鍛煉。
在之前那種傳統的中職教育當中,對于學生的教學測評,主要是關注學生們的理論學習,對于技術方面并沒有足夠的重視,這樣的教育模式導致學生們普遍缺少能夠進行實踐操作的機會,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們無法將訓練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的能力,缺乏實踐操作的能力就導致學生在畢業之后無法快速地適應社會發展,同時,從更長遠的方面也就導致了目前的中職機電專業的學生們的就業率也不夠理想。因此,在如今的現代學徒制教育當中,在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加強理論和實踐方面的融合,尋找合適的機會和途徑,加強學生們實踐操作的能力,這種機會和途徑可以是各種各樣的,例如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來讓學生們自己將自己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投入到實際操作中,由此提高學生們的技術水平,使學生們獲得更加全面的鍛煉,使學生們在完成中職階段的學習后,對于自己的行業有足夠的能力去勝任一系列的工作,這樣才能夠有效地為企業培養一些專業且全面的技術人才,也才能真正地解決中職機電專業的學生們的就業需求,提升學校的就業率,實現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傳輸[1]。技術類學生在進入社會的時候,需要具有一定的技術水平,從而才能夠完成崗位要求的系列工作,才可以適應崗位的實際需求,在學徒制的培養方式當中,學生和教師都可以事先了解更多的崗位信息,從而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結合不同崗位對人才的專業能力需求,有目的性地進行學習的安排,這樣就能夠更加注重這方面的學習,在進行實踐操作的過程當中,也會有專業的技術老師進行引導和幫助,學生們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獲。在實踐操作的過程當中,如果學生出現了一些技術方面的問題,那么也可以得到及時地幫助和修正,這種培養模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們在專業方面上的綜合能力。增加實踐機會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專業技術興趣,之后對于自身的職業發展也能夠有一個更加清楚且全面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在校期間完成清晰地制定出適合自己的未來職業規劃。
在如今的中職機電專業教學過程當中,需要重視實踐方面的內容,學生們在學習這種專業的時候,需要很多實踐的機會,因為只有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實踐工作中,學生才能在操作中發現自己的操作能力上的不足,發現那些與自己想象不符合的內容,這樣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們的綜合水平。但是在之前那種傳統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們很難得到實際操作的機會,這樣他們學到的一些理論無法得到實際的驗證,他們也很難知道自己在專業方面還有哪些明顯的不足,有哪些知識儲備不到位以及哪些方面的能力還需要明顯提升,那么在最終進入到企業崗位當中時,就無法充分地發揮出自己的水平,將自身的缺陷帶入工作崗位中,會給學生的工作和發展帶來很大的阻礙,只有將學生的不足盡早地發現并進行教學提升,學生在正式參與工作之后才會如魚得水,獲得更好的發展,才有機會成為更加優秀的機電專業人才[2]。因此,學徒制的培養方式能夠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操作機會,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來增加一些實踐的內容,當一節理論課講完的時候,就可以帶領學生們去進行一些實際的操作,并且在設計好的操作中最好能夠將本堂教學的理論知識合理地體現在操作中,學生才能感受到理論知識的作用,使學生更加看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這樣學生們也能夠更好地去掌握理論知識和技術,教學和生產的結合是如今現代化人才培養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方式。中職院校在培養相關技術人才的時候,需要對這種方式引起足夠的重視,積極地去采用一些有效的措施來提高課堂教學的實用性。除此之外,學生們在上課的過程當中,如果遇到了問題,那么就可以及時地向老師進行提問,專業老師會給予更加全面的解答,避免專業知識技能的問題積少成多,最終影響學生的職業發展,對于學生掌握不夠牢固的部分,在之后的實踐課程當中,也能夠進一步驗證,這樣學生們學習到的知識就會更加扎實。
很多中職院校畢業的學生們,在畢業之后進入到崗位工作時,身體和心理的狀態都還停留在學生階段,導致學生在就業后都無法快速地適應崗位的工作,順利地投入到全新的身份中,故而影響學生在各個崗位的發展,這也是目前中職院校培養人才過程當中出現的重要問題。
在之前那種傳統的教學方式當中,會以老師為主題而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學生們是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來接受知識,教師們在課堂當中講解的一些理論知識并不知道學生們是否完全理解,灌輸式的教學效率是很低的,在這樣的教學方式當中,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得不到保證,學生們也無法有效地學到一些專業的技術。所以,首先,在中職機電專業的教學過程當中,引入現代學徒制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和質量,能夠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育中充分地發揮出學生們在課堂當中的主體作用,教師可以在課堂當中講解理論知識,學生們也可以在聽課的狀態下去進行實踐操作,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儲備與實踐能力同時獲得提升,這樣學生們學習的理論知識就可以在實踐過程當中得到更加深刻的體驗,學習過程當中所存在的問題和疑惑也能夠得到及時解決。其次,當學生們在實際的操作過程當中,教師需要給學生獨立操作的機會,但是教師也需要對學生們進行全面觀察,認真地觀察每一個學生操作的步驟,如果學生們的操作出現了問題,教師要進行及時引導,針對班級中集體出現的情況要及時地就該部分的內容進行重新講解和糾正[3]。從教和學的過程也是一個從理論到實踐的過程,學生們在接受一些新的理論知識之后,就能夠得到更加深刻的操作體驗,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們學習并理解專業知識和技能,使得理論與實踐相互發展,通過加強教學中實踐的占比,讓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一直保持實踐的習慣,使得學生在完成校內學習,即將投身到工作崗位中的時候,學生們也能夠更加適應自身的主體角色,當學生們畢業之后也能夠快速地適應一些企業的崗位。
為了能夠更好地去適應當前社會方面對機電人才的實際需求,中職院校方面也需要積極地做出一些調整和改變,在課程的安排以及教學方式上,也需要進行一些合理創新,除了需要將一些基礎的理論知識講解給學生之外,也需要充分地鍛煉到學生們的技術水平。之前那種傳統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們感受到十分的枯燥,從而對專業課程會產生一定的厭煩,這樣就無法充分鍛煉到學生們的專業技能,因此,教師需要采用一些新穎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們對于專業課程學習的興趣,之后才能夠更好地去進行創新和提高。
想要有效地提高中職機電專業人才培養的效率和質量,首先,學校方面需要積極地去進行創新和改變,結合當前社會發展的趨勢和企業方面的實際需求來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案,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們能夠獲得更加全面的培養。中職階段的課程教學主要是向學生們傳授一些基本的專業理論知識,之后再去訓練學生們的實踐能力。但是對于機電專業的學生們來說,實踐操作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只有當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得到更加充實的實踐機會,才能夠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否則在課堂當中學到的一些理論知識也得不到驗證,學生們可能在學習之后就出現遺忘的現象。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也可以將一些實踐課程引入到教學的環節當中[4]。
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們學習系統模擬仿真課程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多維立體式的教學來讓理論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和形象,學生們在上課的過程當中也能夠保持自己的注意力,學習更多的知識,并且能夠將課堂當中學到的一些理論知識進行及時地消化,在之后的實踐課程當中,就需要進行熟練的操作。在這種立體的講解過程當中,也能夠讓學生們體會到一些更加真實的感受。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通過翻轉課堂以及情景教學等方式來豐富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也需要積極地去使用一些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來提高自身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讓機電專業的學生們能夠獲得更多的專業知識。
在中職機電專業的人才培養過程當中,也需要重視學生們的工匠精神培養,工匠精神的培養目的主要就是為了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養成一種精益求精以及創新的良好品質,這也是技術類專業教育過程當中非常關鍵的一部分,教師需要積極地去加強工匠精神方面的培養。而對于技術專業的學生們來說,具有工匠精神,能夠有效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在之后的崗位工作當中,也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獲,發揮出更大的價值。在中職階段的教育過程當中,教師不僅需要向學生們傳授一些理論知識和技能,同時也需要對學生們進行一些品質道德方面的引導,而工匠精神也是整個教育過程當中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專業老師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的活動和操作課程來提高學生們的專業素質,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培養學生們的工匠精神。
比如,在給學生們上理論課的時候,也可以通過微課的方式來豐富課堂的內容和形式,提高學生們對專業課程的學習興趣,其次也可以利用一些當地的社會資源,帶領學生們去參與一些實訓基地的參觀,學校方面也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來給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平臺;另一方面,在中職教育階段當中,也需要對學生們進行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教學,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獲得更高的職業道德,而現代學徒制教育模式,也能夠讓學生們獲得更多的感受,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是專業人才成為行業精英的基本條件。除此之外,學校方面也可以增加一些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方面的課程,比如可以設置一些哲學法律以及心理學等方面的課程,讓學生們在中職階段的培養過程當中獲得更加全面的教育。
在中職機電專業的人才培養過程當中,也可以舉辦一些具有創新意義的比賽或者是活動,并且鼓勵學生們進行積極地參與,學生們在參與這些比賽的過程當中,不僅能夠充分地鍛煉到之前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和意識。在比賽過程當中所發揮出的水平才是學生真實的能力體現,在平時的考核當中,主要是考核到學生們的理論學習和理解,而比賽和活動就能考核到學生們的實際操作水平[5]。因此,院校需要對創新類競賽引起足夠的重視,積極地去舉辦一些類似的活動,這樣機電專業的學生們也能夠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在比賽的過程當中,也能夠將自己真實的水平體現出來。
比如,學校方面可以定期舉辦一些機電一體化應用大賽以及機器人團體賽等活動,這樣不僅能夠有效考察到學生們的創新能力以及技術水平,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學校方面也可以將校內比賽當中一些比較優秀的學生們推薦到更高層次的比賽當中,這樣學生們也能夠得到更加高層次的鍛煉,參加比賽,相比于平常的教學來說,更容易去提高學生們的綜合水平,并且學生們在競賽過程當中也會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思維來進行創新和研究,同時也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獲,對學生們之后更加專業的學習,也能夠提供很好的幫助。
總而言之,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模式在如今中職機電專業教育過程中的應用非常重要,這也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趨勢。中職院校方面需要積極地去應用現代學徒制方式來提高自身人才培養的效果和質量,將傳統的課堂教學和實踐進行有效融合,從而讓學生們更快地去理解并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生通過這樣的培養,也能夠更快地適應到企業崗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