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娟娟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貿易學院 江蘇 淮安 223003)
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強調,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要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課程思政,已成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學過程中要深入挖掘電子商務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真正實現立德樹人。
《網店開設與運營》是電子商務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在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門課程以網上開店的實際操作流程為主,將網店開設與裝修、網店客服、網店運營、網店物流等知識融合在一起,課程具備很強的實操性。通過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掌握網絡開店的必備理論知識和基本運營知識,掌握店鋪運營與管理等方面的技巧,培養學生網上創業能力,畢業之后可以帶著真實的項目去就業或者創業。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所以,在教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專業課程育人方面,每門課程的教師要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承擔著立德樹人的責任和使命。課程思政不是簡單的課程+思政,而是把思政滲透到課程當中,實現潤物細無聲,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網店開設與運營》是電子務專業核心課程,學生通過真實的電商平臺開設店鋪,掌握網店運營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課程的講授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傳授如何開設與運營店鋪的相關知識,而且還要引導學生合法、誠信的經營店鋪。所以,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融入誠信教育、法律意識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必不可少。其次,在店鋪的開設與運營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力量,所以在課程設計要改進教學方式,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這也是課程思政元素有效的融合。與此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體會到創新創業的樂趣,鼓勵學生持之以恒,將店鋪持續運營下去,為將來創新創業奠定好基礎,所以創新創業精神也可以作為思政教育內容的內容融入課程當中。
3.1立足專業知識,挖掘課程思政結合點
本課程以淘系平臺為依托,以網店運營為核心,按照網店運營的管理思路,從網店規劃、店鋪裝修、商品上架、引流推廣,到客戶服務、客戶關系管理、物流管理,再到店鋪運營數據分析,讓學生掌握網店開設整個流程與關鍵要素,掌握店鋪推廣與運營核心知識,提升運營店鋪的能力,從專業核心課的角度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學習后續的專業課程。
過去的教學都重視對專業知識點以及專業技能的學習與考核,我們經過重新設計課程標準和教學方案,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將專業知識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愛國主義等內容與專業知識點對應,深度充分討論設計教學方案。首先由任課教師梳理課程知識點,將知識點可以代入的思政內容標注出來;接著通過教研室的集中討論,集思廣益,互相啟迪,找出符合該知識點的思政案例;然后再由教師重新撰寫課程標準與考核標準,確定專業課程的授課大綱;最后任課教師在授課環節,將思想政治教育“潤物細無聲”地融入課程教育的各方面,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感受到思想的教育。
3.2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無聲植入思政教育
專業課程講授思政內容,不能將專業課程講成純粹的思政課,否則會引起學生的反感與厭學。授課前,教師必須認真備課,仔細設計授課方案,注意專業知識點與思政育人的自然融合。在明確課程思政目標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內容、教學資源及教學環境,將課程思政元素融入的重點放在家國情懷、創新創業、工匠精神、愛國主義、愛崗敬業等方面。結合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根據職業崗位的需求,課程設計了七個項目教學內容,在每個項目中融入了思政元素。
3.3創新教育載體,利用各種途徑不間斷進行課程思政教育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學生的學習場地由傳統課堂教育延伸到在線學習,教師不僅在課堂育人,也要求學生課后進行自我學習,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學過程中,將現實發生的受關注的事情帶入線上學習,并讓學生自行思考,如果有必要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重點討論。比如,課堂講授店鋪首頁如何設計時,可以布置學生瀏覽“故宮博物院”官方旗艦店,通過賞析,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喜愛和認同,引導學生增強文化自信,培養愛國主義情懷。在講授網店物流知識的時候,和學生一起觀看《感動中國--王順友》視頻,讓愛崗敬業,勇于奉獻的精神植入同學的腦海,激發他們愛崗敬業的品質。這些課內課外的教學內容,既能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又能加強他們的民族精神和國家意識,以后也能成為一名稱職的中華文明的傳播者。
3.4重構教學評價體系
本課程考核注重教學全過程的跟蹤考核評價,在教學評價中注重知識、技能、思政教育并重,力求能夠測試出學生真實的水平。本課程從過程化項目考核、職業核心素養考核、期末考核三個方面進行評價,匯總得出課程總評成績,如表1所示。

表1 課程總評成績評價表
其中,職業核心素養指職業責任、職業紀律、職業情感以及職業能力的修養。優良的職業素養是新時期電子商務師高效率從事電子商務工作的動力,本課程結合課程涉及的核心能力要求,設定了各項素養目考核權。通過對職業核心能力考核,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4.1專業課程思政教學的關鍵是教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專業教師開展思政教育如何勝任、善任,是課程思政改革的關鍵點。習總書記認為,從事思政教育的教師首先政治要強,要保持政治清醒;其次情懷要深,要心里裝著國家和民族;第三思維要新,要會創新課堂教學;第四視野要廣,能通古識今地將一些道理講透;第五自律要嚴,做到課上課下一致,積極傳遞正能量;第六人格要正,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自覺作學生的表率。只有授課的教師自覺地提升專業素質和政治修養,才能真正將課程思政全方位育人落在實處。作為電子商務專業教師不僅要保持對行業的敏感性,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還應提高思想政治能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將思政教育內容靈活地整合到專業知識教學內容中,真正做到教學內容與思政內容融為一體。
4.2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要緊跟時代需求
在課程思政元素挖掘的過程中,要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特點以及學生未來所從事的工作,挖掘有針對性的育人元素和思政主題,增強內容的實用性和適應性;同時,電子商務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要結合國際國內時事和網絡經濟發展情況進行挖掘,培養學生積極的政治參與和社會參與的熱情,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世界,了解中國,增加民族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
(1)注重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評價
課程的設置必然要有相應的考核來檢驗。雖然專業教學中一直強調思政的教育不能刻意,只能潛移默化,但是并不意味著不.需要對課程思政的效果進行評價。專業課程的考核很多指標是評價學生的,都是為了促進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但課程思政衡量評價的目的不是讓學生通過或者不通過,更多的是教師的自我進行,目的為了在教學中情境創設、思政代入等方面進行反思,用以改進以后的課程思政教學方案。另外,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也可在課程的過程考核中進行設計觀察點,通過對觀察點的分析,也可以起到優化思政教育設計的目的。
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實踐不僅是上級的要求,也是“傳道授業解惑”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教書育人”的本質需要。《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發[2019]4號)中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因此,培養職業教育的學生成為社會主義事業合格的接班人我們責無旁貸,課程思政的建設是我們職業教育的教師未來必須堅持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