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艷
(寶應縣圖書館,江蘇 寶應 225800)
2020年伊始,新型冠狀病毒席卷中華大地。由于這次新冠病毒傳染性極強,傳播范圍極其廣泛,因此全國圖書館行業都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采取臨時閉館的重要舉措,暫停線下實體服務,這給圖書館的廣大讀者帶來了嚴重影響,同時也給圖書館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考驗。但“閉館不打烊”,讀者的閱讀服務并未停止。“斷電不斷網”,線下閱讀服務暫停,線上閱讀服務開花。
公共圖書館的空間封閉,而且人群密集,是最易暴發新冠肺炎的場所。全國公共圖書館積極響應黨和地方政府的號召,都采取了臨時閉館的有效措施,所有線下活動和服務都按下了暫停鍵。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究竟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服務于廣大讀者?怎樣創新服務方式,提升自己的服務效能?怎樣投入閱讀戰“疫”,做到與讀者無障礙閱讀交流?這一系列問題都是公共圖書館值得深思的,給公共圖書館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讀者的閱讀習慣。以前到館借閱的讀者不能出門,改變了他們一貫到館查詢、借閱的閱讀習慣。疫情發生前,讀者都是定時、定期來圖書館;疫情發生后,由于公共圖書館采取了臨時閉館或有序開館的舉措,他們受到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閱讀習慣發生了改變。比如,每到周末,少兒圖書館就會迎來一批又一批的未成年讀者,但在疫情嚴控之下,未成年讀者不能及時閱讀他們需要的書籍,不能來館享受館內安靜、溫馨的閱讀氛圍。
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讀者的閱讀需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大家都居家抗疫,這時很多讀者都有了充足的時間進行閱讀,讀者們的閱讀需求也發生了改變。如未成年讀者希望通過閱讀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老年讀者希望閱讀一些健康防疫的專題,成人讀者則希望閱讀到一些真實、可靠的疫情防控資訊。
新冠肺炎發生前,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服務基本都是以線下活動為主,從活動方案的策劃到活動現場的開展,基本都在館員的可操縱范圍之內,與讀者的交流也很直接。而疫情發生后,所有的線下活動暫停,開展好線上數字閱讀服務成為熱門話題,這就給圖書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線答題活動需要館員具備較好的電腦系統操作能力,視頻網絡直播需要館員較好的語言素養和心理素質,可見新冠肺炎疫情給館員的工作方式、工作內容都帶來了改變。
舉國上下齊心協力抗擊疫情,而此時鋪天蓋地的疫情防控信息使得宅居在家的讀者內心非常恐慌,他們不知道究竟該如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面對五花八門的網絡疫情傳播信息,他們無法正確面對,搞不清方向。針對廣大讀者對新冠病毒防控知識的迫切需求,公共圖書館可及時向讀者推送與新冠病毒抗疫防控相關的線上數字資源,利用本館的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數字服務平臺,向讀者推送正確輿論導向的抗疫知識文獻、資料和熱門電子書籍等,為抗擊疫情增添力量,讓廣大讀者不信謠、不恐慌,了解、掌握更多的抗疫知識。如南京圖書館在疫情防控期間,在本館的網站上專門開辟了由萬方醫學網建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題欄目,包括“相關指南”“抗疫專家”“文獻速遞”“中醫藥防治”“抗疫公益直播”等6個類別[1]。再如四川省攀枝花市圖書館在微信平臺上推出了由超星集團提供的“疫情防控公益知識庫”,里面包含了20余種與新冠病毒防疫相關的圖書資料、期刊、視頻等。這些抗疫知識庫內容豐富、更新及時,幫助廣大讀者足不出戶便可及時了解到更多的抗疫資訊和防控知識,消除他們的恐慌心理,增強抗疫信心。
隨著數字閱讀的不斷發展,利用移動新媒體進行數字閱讀的讀者數量一直呈上升趨勢。2019年江蘇省全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江蘇省居民數字閱讀率達87.74%,比2018年提高2.82個百分點。居民數字閱讀仍然以手機為主,占84.12%。網上免費閱讀仍然是全省居民閱讀的主要途徑,占69.17%,比2018年提高4.37個百分點[2]。這些數字充分說明讀者們閱讀方式越來越趨向于數字化閱讀。因此,公共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網站、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開展數字閱讀服務。
通過觀察、調查發現,目前智能手機是發揮作用最大且被普遍使用的一種閱讀新媒體,究其原因有兩點:一是方便快捷。數字閱讀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車站、商場,公園都可見拿著手機閱讀的人群。二是手機上的存儲量大。隨著5G數字時代的到來,手機微信閱讀方式已成為數字化閱讀發展的新趨勢。因此,公共圖書館可緊跟時代發展,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方式,完善本館網站、微信公眾號,與數字資源供應商聯合,建立多元化數字閱讀平臺,持續為讀者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數字閱讀服務,不間斷地開展數字閱讀活動。如臨時閉館期間,佛山市圖書館官網和微信公眾號的線上服務正常運轉,讀者宅居在家也可免費暢讀海量電子書,還可使用眾多數字資源,包括約100萬種電子圖書、3 000余種報刊、6萬小時20萬集有聲資源、15萬個視頻資源,以及學術論文、數據查詢參考、學習提升等數據庫38個[3]。再以筆者所在的寶應縣圖書館為例,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自開展線上數字閱讀服務以來,利用微信公眾號不間斷開展了數字閱讀服務多達80余場,累計參與人數20 000余人,微信公眾號新增粉絲260余人,閱讀量突破4萬次,網站訪問點擊量28 000次。這些數字完全得益于寶應縣圖書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積極與超星、獨聯體、一網讀盡、云圖有聲、博看網等多方數字資源供應商聯合,為廣大讀者帶去內容豐富的數字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數字閱讀服務,滿足讀者多層次的閱讀需求。
2.3.1 線上答題挑戰賽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公共圖書館積極發揮潛能,不斷創新服務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字閱讀服務,為廣大讀者帶去精彩紛呈的“云文化”活動。“4·23”世界讀書日期間,寶應縣圖書館依托本館微信公眾號,借助第三方數字資源供應商“獨聯體”,開展了4期“書香寶圖閱讀月,知識挑戰贏好禮”在線知識答題活動,并在微信公眾號上實時公布每期獲獎讀者名單,以此激勵更多的讀者去閱讀,積極參與館內活動,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2.3.2 身臨其境的云端展覽
以節假日為契機,推出一系列豐富多彩的線上展覽。如江蘇省少兒數字圖書館實行資源共享,江蘇省各成員館借助平臺資源開展的“VR故宮全景展”,配備精彩的講說,帶領讀者不出家門便可“游”故宮;“4·23”世界讀書日的展覽矩陣,《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詩詞展》等,讀者只需一部手機,便可穿梭于各個展覽,720°立體呈現,并配備語音講解,積極調動讀者的視覺感官,邊聽邊看。這一系列云端數字展覽既體現了技術與文化的融合,同時也提升了公共圖書館的文化服務效能,同時也帶給讀者前所未有的體驗,豐富讀者疫情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
2.3.3 火紅的網絡直播
新冠肺炎疫情也使網絡直播走紅,帶貨女王薇婭的名字家喻戶曉。很多公共圖書館抓住這一時機,順應潮流,也開展了視頻直播活動。直播館員講繪本,直播抗疫英雄講述戰疫一線的故事,直播講座、直播課堂,甚至直播選書,都深深吸引了廣大讀者的喜愛和積極參與。如重慶圖書館的“跟著主播去借書”抖音直播,就是公共圖書館界一個非常具有創新型的線上閱讀服務,擔任直播的館員們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對館內的圖書進行全方位的展示,同時還在線為讀者們解答疑問。疫情期間由于讀者無法到館挑選圖書,通過這種在線直播借書的創新服務把圖書推薦給需要的讀者,不但體現了公共圖書館讀者至上的服務理念,同時也實現了館藏圖書的最大利用價值。
2.3.4 有聲閱讀緊跟而上
隨著數字時代的快速發展,有聲閱讀已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愛。一部手機即可聽書、聽期刊、聽頭條、聽咨詢、聽廣播,隨時隨地,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方便自如。如端午節期間,各公共圖書館聯合博看網開展的“趣聽‘聲’活,悅享每刻”在線聽書有獎答題活動,吸引了眾多讀者的參與,為廣大讀者打開了有聲閱讀的大門,讓有聲閱讀的魅力深入讀者心中。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公共圖書館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數字閱讀服務發揮了前所未有的優勢,讓抗疫在家的讀者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豐富的數字文化大餐,充分發揮了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職能。但筆者在工作實踐中也發現公共圖書館的數字閱讀服務還存在著一些弊端,個人認為做好公共圖書館線上閱讀服務還需做好以下幾點。
隨著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數字資源建設已成了圖書館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數字資源建設從根本上影響數字化服務的質量[4]。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線下活動的暫停,讀者在家抗疫的閑居生活,使得公共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利用率大幅上升。如何加強公共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建設,一是公共圖書館應定期更新數字資源,向讀者推薦具有時效性、真實性的數字內容。二是豐富數字資源內容,可借助外購數據庫、與第三方合作等方式,豐富數字資源的內容,并通過媒體渠道宣傳圖書館的數字資源,讓更多的讀者閱讀到更加豐富的數字資源。三是通過政府財政專項撥款,公共圖書館還應積極爭取更多的數字資源建設的專項資金,加強對數字資源的整合,讓讀者享受到更加充足的數字資源,滿足讀者多元化的閱讀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公共圖書館的數字閱讀服務成主流,但也不能忽視線下閱讀服務,線上閱讀服務畢竟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線平臺資源不能完全滿足讀者個性化的閱讀需求,不能很方便地表達讀者的閱讀體驗,公共圖書館還需做好線上線下閱讀服務的融合。比如現在的VR技術一直受孩子們的歡迎,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而臨時閉館,而VR技術線上展覽還不能完全帶給孩子真切的體驗,在有序開館后就可以組織一個預約入館看展覽的實體服務,親身體驗VR的高科技發展,當然這需要公共圖書館有VR的體驗設備才能進行。再如新冠肺炎疫情使公共圖書館的線上閱讀打卡也成為一大亮點,線下就可以進行一個閱讀打卡的小型讀書交流會,實現線上線下閱讀服務的無縫對接。公共圖書館實現線上線下閱讀服務的融合既是疫情期間的閱讀服務需要,也是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二者相輔相成,才能更好地開展好閱讀推廣服務工作,推動圖書館事業的發展。
數字閱讀服務因與讀者是零距離接觸,無法面對面交流,特別是一些在線讀書答題活動,讀者不能與館員進行參與閱讀活動后的想法交流,只能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留言自己的問題、想法,而且網絡留言不能完全表達讀者的情感,再加上留言的讀者也很少,很多讀者即使心中有想法,有自己的觀點,由于網絡的局限他們也懶得在平臺上留言。因此,公共圖書館完善讀者在線反饋交流平臺也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舉措。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次全球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臨時閉館雖然給公共圖書館帶來了多方面的影響,但讀者的閱讀服務工作沒有停止,24小時數字閱讀不停歇,公共圖書館的數字閱讀服務策略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應順時應勢,持續做好讀者數字閱讀服務,不斷豐富線上閱讀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滿足讀者多層次、多元化的閱讀需求,從而為讀者營造輕松、方便、愉悅的數字閱讀氛圍,提升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服務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