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穎霞
【摘要】各種社會因素促使學生情緒負重,他們隱蔽自我,內心世界越來越復雜,急需教師的關注和引導。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心靈上的溝通,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使他們健康成長。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索:用微笑傳達愛意,溫暖學生的心房,搭建尊重與理解的美妙空間;用眼睛來觀察,換位思考扭轉乾坤,消除不良情緒的困擾;用真心來播種美好的希望,疏導消極的情感世界,讀懂生命的價值。愛在細微處,這樣的情才能動人,這樣的愛才具有說服力,這樣的教育才能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關鍵詞】小學生;心靈溝通;溫暖心房;扭轉乾坤;播種希望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從法國作家雨果的言語中可見,讀心很難。如今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網絡信息魚龍混雜,家庭結構容易變遷等因素,使親子關系緊張,有的學生沉迷網絡游戲,動輒就離家出走甚至做出危及生命的行為?!叭祟愡M入了情緒負重年代”,這充分說明現在學生的內心世界越來越隱蔽,越來越復雜,急需教師的關注和引導。如何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使他們健康成長,實現有效教育,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討的問題。
一、做有“笑”的施教者,溫暖心房
泰格爾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微笑時,世界便愛上了他。”而筆者這樣說:“當你微笑時,學生便親近了你?!毕嘈拍銜J同,微笑是世間上最美的表情,它是開啟心靈之門的“鑰匙”。當然,教師的微笑必須是真誠的,是發自心底對學生的愛、尊重、鼓勵、寬容……愛微笑的教師會是一位愛學生的好教師。
記得某年教師節,筆者收到一封家長的郵件,感謝筆者改變了她的女兒,感謝筆者無論多忙都會以微笑回應學生。在這里,筆者分享信的最后一段話:“陸老師,您所做的一切讓我非常感動,我為女兒能遇上您這樣好的老師而高興。女兒自從您教后變得開朗很多,回家后盡跟我們說您這也好那也好,看著女兒如此喜歡學校的生活,無法用言語來表述自己的感激,在這祝您這位有愛心的老師身體健康,事事順利!”重溫這封信,也再次勾起了筆者的回憶:那天放晚學,筆者帶隊出校準備離開,忽然聽到:“老師!再見!老師!再見!”只見小瑩(化名)已坐到車里,還探出身子向筆者揮手。筆者也微笑揮手回應:“小瑩,再見!”不經意的回眸呼應,沒想到會給學生帶來如此的快樂、鼓勵。其實,這樣的情景在校園無處不在,教師的微笑、點頭示意,都傳遞著溫暖和快樂。做個愛微笑的教師吧,這樣就會產生理解與尊重的美妙空間,搭起溝通的“橋梁”,學生才愿意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教師才能及時疏導學生的情緒,給予學生相應的幫助。
二、做有“眼”的觀察者,扭轉乾坤
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誡師范生:“未來的先生們!忘了你們的年紀,變個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到小孩子的隊伍里去吧!”就是說,教師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更充分地去理解學生、包容學生。
想起那年中隊活動訓練,作為隊長的小斌(化名)沒認真聽反而是在玩,有學生批評他不配當隊長,小斌就賭氣說不當。筆者很是惱火,可側臉卻望見他流著眼淚。筆者敏銳地感覺到其實他很想,只是要面子。有個男孩走前幾步說讓他來試試,筆者笑了笑,在沉默的允許下,他賣力表現卻動作滑稽,惹得學生哈哈大笑。于是,筆者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好好利用這個“臺階”,大聲對全班說:“同學們,讓我們把掌聲送給熱愛集體,敢于表現自己的小楊。”掌聲過后,筆者又說:“小楊可真勇敢,就是動作可愛了點。”學生又一次報以善意的笑聲。笑聲中,筆者轉向小斌,溫和地說:“小斌,你看看那么多同學想當小隊長,都想為班集體爭榮譽,老師知道你也一樣。來,你們小隊的成員需要你,歸隊吧!孩子們掌聲歡迎!”在掌聲中,小斌眼淚雖然還沒干,可已經站起來回到隊伍中了。之后中隊活動比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還受到上級領導的表揚,學生都很興奮。課后,筆者把小斌單獨叫到身邊,沒想到他主動承認錯誤。看著小斌心里沒有了負擔,筆者很欣慰。同時也感到,現在的學生表現出比以往更多、更豐富、更為鮮明的個性,很多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捧在手心里,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學會換位思考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必要的時候,教師應放下所謂的“權威”,試著從學生的角度和立場去思考。
三、做有“心”的疏導者,播種希望
青少年時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偏離心理正常狀態從而導致不適應行為或心理健康問題的時期,他們學習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離不開情緒困擾等心理問題,因而需要每位教師耐心細致地開展工作。“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苯處熞朴谟靡痪鋹鄣脑捳Z,一個親切的手勢走進學生的心靈,敞開他們小小的但豐富的情感世界。
筆者曾教過的學生——活潑愛笑的小欣(化名)浮現在腦海。那一年因父母感情出問題,家庭爭吵不斷使她想在廚房放煤氣做傻事,幸好教師打電話來詢問缺席原因,家長及時阻止才平安無事。學生回校后,筆者輕輕地摸摸她的臉,握著她的手說:“回來就好,老師可想你啦!”放學后,筆者還給了她一封信,信中有珍惜生命的故事和安慰、鼓勵的話語。除了用這種無聲的鼓勵外,筆者還耐心與小欣的父母溝通,希望他們為了女兒,能平靜地解決矛盾。同時,在班上設立“人生課堂”專欄,準備了一些笑話、腦筋急轉彎等書籍讓學生在課間互相傳閱,營造快樂氛圍,還發動班干部一起努力把愛笑的小欣找回來。在歡聲笑語中,筆者驚喜地發現,笑容重現在小欣的臉上。后來,小欣主動來找筆者:“老師,爸爸媽媽已協議分開了,我覺得這樣挺好。想想那天如果我真死了,那該多不值?。 焙靡粋€“多不值”,筆者心頭一喜,與她推心置腹地談了起來,最后約定由小欣和班長組織“生活與生命”的主題班會。那節班會課,她們主持得非常成功,小欣還上臺講珍惜生命的故事呢??梢姡瑦墼诩毼⑻?,落到實效中??粗⌒罎q紅的臉,看著學生那激動的神情,筆者的心里寫滿了幸福。
這點點滴滴的經歷使筆者深刻體會到,教師要把學生裝在心中,要常常換位思考,微笑著接納學生的一切。只有悅納學生,才能教會學生悅納自己。也只有這樣的情才能動人,這樣的愛才具有說服力,這樣的教育才能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參考文獻:
[1]葉瀾.走出低谷[M].教育科學出版社,1992.
[2]雷玲.教師要學蘇霍姆林斯基[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劉視湘,鄭日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開明出版社,2012.
[4]伍新春.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美)阿黛爾·法伯,伊萊恩·瑪茲麗施.愛的技巧和訓練[M].安燕玲,譯,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 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