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環境標準物質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為研究對象,首先對環境標準物質的特點進行了簡單的介紹,然后圍繞環境監測中環境標準物質的應用,提出了幾點說明,希望能為相關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環境標準物質;環境監測;應用
前言:在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人民生活質量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因此對居住環境舒適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環境污染是影響居住環境舒適度的頭號殺手,因此必須要通過加強環境監測,及時發現并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才能為人們營造一個更加舒適的居住空間。而在環境監測過程中,環境標準物質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要加強對環境標準物質的應用分析,從而有效提高環境監測質量水平。
一、環境標準物質特點
在實際開展環境監測的過程中,為更好地把握環境污染情況,通常需要對一些變量進行監測。這些變量既包括宏觀綜合性指標(如:水質分析中 COD、總磷、總氮、氨氮等),也包括微觀指標(如農殘、獸殘等)。環境監測的目的要求測量結果具有可比性、可靠性和溯源性。但由于檢測樣品性質千差萬別、分析流程因樣品而異、前處理過程繁復等原因,需要有一個“尺子”或者“砝碼”作為基準和參考,來確定這些污染物質的變化情況,這便是標準物質[1]。標準物質通常已經賦予了一個標準數值,因此可以將這些標準數值作為一種“量具”,來輔助環境監測穩定順利的實施。環境標準物質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穩定性特征。這是環境標準物質最基本的特征,要求在不同環境以及條件下,標準物質化學性質始終保持穩定,特性數值始終在規定范圍內部發生變化。那么標準物質作為一種參考標準,才會顯得更加準確。尤其是在實際開展環境監測過程中,經常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導致監測結果出現一定誤差。而通過利用環境標準物質作為參考,借助其穩定性,便能夠很好的了解環境監測結果是否準確可靠。一般環境標準物質穩定性越強,越能夠保證環境監測的準確合理性。
均勻性。環境標準物質均勻性特征,是指物質在介質內部分布的均勻程度。一般環境標準物質的均勻性,將會直接影響監測樣本規模設置情況與監測的次數高低。標準物質均勻性越高,那么對環境監測規模要求越寬松,監測次數也可適當減少,否則需要擴大監測規模,增加監測次數,如此才能降低樣本分布不均帶來的影響,保證最終監測結果的準確性。
準確性。環境標準物質還應具備準確性特征。能夠不受外界條件變化的影響,始終保持監測結果的準確性。但在實際監測過程中,可能會因為監測設備或者監測方法的不同,最終為標準物質檢測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但這種不確定性一般可控,能夠通過數學計算方式進行糾正。
總之,環境標準物質是環境監測過程中最為重要的“量具”,在減少環境監測誤差,提高環境監測質量水平方面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需要我們提高對環境標準物質應用的重視,促使環境監測效果得到穩步提升。
二、環境標準物質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一)在環境監測儀器設備校準中的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當前環境監測工作開展過程中,儀器設備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顯著提升了環境監測的效率。但為保證環境監測結果準確性,應確保采用的儀器設備事先得到了校準,否則會產生較大的監測誤差。在實際進行儀器設備檢定校核時,除了可以選擇到國家制定的專業儀器設備校準計量部門進行校準檢定以外,還可以采用環境標準物質,完成儀器設備的校準,并做好校準曲線的繪制。比如在對儀器設備的準確度進行校核時,可選擇采用專門的質量控制用環境標準物質,最終判斷結果用EN值表示。如果EN值在1以內,則證明待校準的環境監測儀器設備不存在準確度問題,反之,則表明環境監測儀器設備已經不再可靠,需要認真查找原因,解決問題。
(二)在待監測物質賦值過程中的應用
在實際進行環境監測的過程中,可以采用環境標準物質,為待測物質進行賦值。如此一來,在后續完成環境監測后,能夠對監測結果進行計量追蹤溯源。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一是可以采用比較法,通過直接與環境標準物質進行比較,完成對環境待測樣品的賦值。簡單來說,就是同時測定待測環境監測樣品與環境標準物質,再進行結果對比,完成對環境待測樣品的賦值,本身能夠起到一定校準作用。二是利用環境標準物質,繪制標準曲線。然后以此為依據,實現對待測環境監測樣品的賦值。這種方法與第一種方法比較相似,都能夠起到一定的校準作用[2]。三是滴定分析法。該方法主要利用了各種常見的化學反應的原理,比如酸堿中和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等,然后以環境標準物質消耗的量或者體積為依據,計算出環境檢測中被監測物質的含量。比如在對環境水質氯化物監測時,可以采用硝酸汞標注化物質,完成氯化物的滴定,以此來對環境監測樣品進行賦值。
(三)在監測程序或方法驗證中的應用
在實際開展環境監測的過程中,會優先選擇國家或者行業明確統一規定的監測方法,如果沒有這種方法,選擇其他方法時,則需要應用環境標準物質,對這種程序方法做進一步的驗證。尤其是在進行質控實驗分析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按照已經確定好的監測程序與方法,利用環境標準物質,反復進行實驗,驗證這種新的監測程序方法的準確性,確保該方法穩定可靠。而如果需要修訂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那么實際要求更加嚴格[3]。一般需要選擇超過6家具有專業資質的實驗室,并采用3個左右的不同含量的環境標準物質,嚴格按照新的監測方法程序,反復測定6次以上,最終計算測定結果標準偏差,分析重復性r以及再現性R,來確定新修訂環境監測方法標準的準確可靠性。
總結:總而言之,在環境監測工作開展過程中,環境標準物質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物質,在降低環境檢測誤差以及提高環境監測質量水平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應在深刻了解環境標準物質特征的基礎上,加強對環境標準物質的合理應用,能促使其發揮出應有價值,提高環境監測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黃慧. 水質標準物質在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中的應用研究[J]. 環境與發展, 2020, 32(5):20-21.
[2]王鶴. 環境監測實驗室標準物質的管理研究[J]. 科技創新導報, 2020, 17(9):29-30.
[3]汪威、黃勝英、沈林華. 基于環境監測質量控制中水質標準物質應用問題的研究[J]. 清洗世界, 2020, 36(11):29-30.
作者簡介:謝英梅? 出生年月:1982.12? 性別:女? 民族:漢? 籍貫:黑龍江 職務:技術總監,學歷:博士 單位(全稱):壇墨質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環境基質類標準物質研發 單位所在省市及郵編:江蘇省常州市 郵編2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