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1月1日,臺灣島內反對蔡英文的社會團體“全民拔菜總部”在臺北街頭組織了活動。他們高高升起五星紅旗,拉著“祖國母親我愛你”“反對臺獨”“支持祖國、不做漢奸”“臺灣人何苦要為難自己的祖國”的橫幅,唱著國歌,呼喊要統一。
同日,解放軍軍機進入了臺灣“西南空域”巡航,這使得蔡英文十分緊張,緊接著就在元旦講話中發出“提醒”。
據報道,在元旦講話中,蔡英文指責大陸對臺灣實施了所謂的“軍事侵擾和外交打壓”。她說:“軍事絕對不是解決兩岸分歧的選項,因為軍事沖突將沖擊經濟穩定,希望大陸方面不要誤判形勢,我們也要防止內部所謂的軍事冒進主義擴張。”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蔡英文甚至主動透露美國軍事人員在臺灣的敏感話題,欲借此制造美國會在臺海戰爭中支持臺灣的假象,進而對大陸施壓。
對此,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回應:“如果‘臺獨’分裂勢力繼續挑釁逼迫,甚至突破紅線,我們將不得不采取斷然措施。我們真誠期盼兩岸同胞和衷共濟、攜手向前,共同反對‘臺獨’和外部勢力操弄,共同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共促祖國完全統一。”? ? (人民網)
臺媒:臺灣已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刻!
1月3日,臺灣《中國時報》刊發了社論。文章指出,臺灣很多人對“反萊豬公投”未能通過感到疑惑。臺灣民眾為何甘冒吃萊劑的風險,一聽到“抗中保臺”就把票投給民進黨?這源于臺灣民眾對大陸的“恐懼感”。
近年來,臺灣民眾對大陸的恐懼有了新變化。以前,臺灣民眾還可以拿錢和大陸比一比。隨著大陸經濟越來越強,民進黨面對大陸時缺乏自信,也讓臺灣民眾更沒有信心,擔心在與大陸的交流談判中處于劣勢。這進一步加劇了臺灣民眾的恐懼感與無力感,讓“恐中牌”成了民進黨催票的萬靈丹,并完全依賴美國。
如今,在“恐中”情結下,只要一喊“抗中保臺”,臺灣民眾就忘了民進黨的政績有多糟,忘記民進黨諸多反民主、反自由的行為,結果造成臺灣地區的“空洞化”。逃避是永遠找不到生路的,民進黨靠“恐中牌”吃飯,在不斷散播“恐懼”的同時,也讓臺灣的生機日益凋萎,臺灣已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刻!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指出,民進黨當局渲染所謂的“大陸威脅”,為煽動“反中仇中”的政治目的服務,這套伎倆和把戲臺灣民眾早就看夠了。絕大多數臺灣民眾不是“阿斗”,終有一天會在沉默中爆發。? ? ? (《參考消息》)
立陶宛總統:設立“臺灣駐立陶宛代表處”是錯誤的決定
2021年11月18日,立陶宛政府不顧中方嚴正交涉,允許臺灣當局設立所謂的“臺灣駐立陶宛代表處”。為維護國家主權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中國政府宣布將中立兩國外交關系降為代辦級。
今年1月3日,立陶宛前總統瓦爾達斯·阿達姆庫斯批評了立陶宛政府。他表示,“支持”或“承認”臺灣當局這種事輪不到立陶宛這種小國來出頭。此外,反對黨社會民主黨的領袖布林凱維丘婕也批評了立陶宛政府的對華政策。她表示,中國與立陶宛持續惡化的關系,可能會嚴重影響立陶宛的經濟。
1月4日,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對設立“臺灣駐立陶宛代表處”一事道歉。他說:“立陶宛政府決定讓臺當局以‘臺灣’的名義開設‘駐立陶宛代表處’是錯誤的決定。”翌日,他再次明確表示,支持“臺北”設立非外交的貿易辦事處。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立關系出現問題的是非曲直十分清楚。立陶宛政府認識到錯誤是正確的,但更重要的是采取行動,糾正制造‘一中一臺’的錯誤行徑,回到‘一個中國’原則上來。” (《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