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摘要:在當前的素質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立足于數學教學課堂的實際情況及學生學習需要和發展規律來構建生活化數學教學課堂環境并且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來開展數學教學工作。這種讓智障學生在數學和生活實際的聯系中來獲得知識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和大膽的嘗試。本文就將培智數學生活化教學內容進行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
培智學校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過分追求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知識傳授過程中流于形式而不貼近實際生活對于學生智力的發展以及思維的提升是沒有益處的。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積極主動地關注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要在數學課堂中適當的引入一些生活化情境以及生活性活動來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還需要注意是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實際的年齡特點來構建生活化教學環境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數學課堂當中。在生活化教學策略的落實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
一、利用問題引入構建生活化就教學情境
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情境的設置是非常關鍵也是很有必要的。情境的設置能夠有效地活躍課堂的氣氛,為課堂的秩序和效果提供保障。而且能夠確保課堂的有序進行。在教學情境的構建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利用生活化問題來進行,通過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具體的數學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的重難點,然后根據這些內容來尋找數學知識和生活存在的一些契合點,以這些知識為突破口來提問一些數學問題。教師需要確保問題的難度適度要確保都是學生所熟悉的一些生活場景。
在開展《100元以內人民幣的認識》這個基本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利用問題來進行教學引導智障學生來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教師可以通過問題來引入可以讓他們想一想自己認識錢幣上的景色么?每一張錢幣上的景色都對應著哪些旅游景點?然后讓這些學生想一想如果自己有10元錢的話,可以買哪些東西?通過這些簡單的生活問題,能夠讓他們進一步參與到課堂當中,而且也能夠吸引這些智障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更加專注。
二、利用生活化游戲方式開展教學
在課堂當中學生對于一些有趣的活動會比較感興趣。這類學生他們還比較喜歡創新、比較新穎的東西。特別是對于游戲的學習活動會更加熱情,針對于這個現狀,教師需要強化對于學生規律和特點的把握,以數學知識為基礎和依托設計一些游戲教學環節。在游戲教學環節當中再把數學知識點滲透進來,要注意把那些理解難度比較大的、比較重點的知識融入。讓學生可以在游戲參與的過程中理解并且掌握這些知識,促進他們認知能力的提升,而且在活動當中也能夠引發他們的思考和分析數據他們邏輯能力的發展。在游戲環節中,教師必須要提前安排好具體的順序和展開秩序要確保課堂的有序性,既保證課堂的高效進行也要確保學生在游戲中能夠收獲快樂豐富的體驗。
在開展《1000以內數的認識》這個部分的教學主要教學目的就是讓這些學生可以認識數字并且能夠靈活地使用。為了能夠促進這些智障學生對于數字的敏感程度就可以開展游戲的形式,比如利用小組游戲來開展競賽給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然后老師給學生出示在生活中各種標牌上比較常見的一些數字,看看哪些小組成員在最短時間內能夠認出這些數字哪個小組就獲得勝利。在游戲過程中這些智障學生能夠更加的理解團隊合作是什么,也能夠讓他們在游戲環節中促進對于數學的敏感度,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也能夠進一步培育,發展他們的生活化思維,激發他們對于數學學習的熱情。
三、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
在數學教學工作中,要想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生活化教學策略的落實,就應該把數學教學和實際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在數學基礎知識講解工作結束以后可以開展一些生活化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把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解決生活當中的一些難題,在此基礎之上不僅僅能夠促進他們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也能夠鍛煉提升他們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學生對于生活和數學知識聯系的認知進一步加強。利用實踐操作活動來開展鞏固訓練也能夠進一步提升和鍛煉他們的實踐能力,擺脫了以往往題海戰術的局限性。利用生活化實踐活動能夠促進智障兒童對于知識的理解,也能夠進一步提升他們的生活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培智數學生生活化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從實際的生活經驗、生活問題以及學生個人的成長認知規律等等為前提進行展開,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有充足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他們自覺得參與到課堂當中,增強他們對于問題的求知欲望,進而通過生活化教學來豐富他們的情感、鍛煉他們的素養,培育他們知識的應用能力。通過生活化教學策略開展數學教學工作是符合素質教育發展趨勢的,同時它對于教師能力也是一個考驗,教師必須要在深入掌握課本知識基礎之上來進行教學活動和教學計劃的設計。
參考文獻:
[1]肖碧林.培智生活語文課程基本理念與實施[J].試題與研究,2021(31):183-184.
[2]神芳永,拾蕾.培智語文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分析[J].科幻畫報,2021(1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