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諾敏
摘要:深度學習這一概念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工作的開展中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充分發揮,并對學習內容的重點、難點進行深度挖掘的高階位的學習方式。同時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十分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深度學習視野下的語文閱讀教學評價工作,注重與閱讀過程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和自助發現閱讀材料與語文知識之間的聯系性,從而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使學生的以語文學科為主的良好價值觀念得以樹立。
關鍵詞:深度學習;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評價;教學策略
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語文教學評價的內容,主要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個人發展,教師要對于自身的教學目標有著明確的認知。因此在高中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評價中,對教師的教學效果與價值的評價方式要從多角度、多維度來進行科學而合理的評價,從而促使教學決策、教學效果更加有效,促使學生語文素養的高效提升。同時在新型的教育觀念下,這也是對教師教學方式的一種科學指導,是教師對學生課堂表現的一種綜合評價,同時也是對于教師自身教學效果的良好且真實的反饋。
一、評價教學內容選取合宜性的策略
深度學習視域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評價的開展就是要以學生為中心,對于每一位學生不同程度的成長加以關注,尤其是對于學生心理需求的滿足,因此教師應該針對教學內容和閱讀內容來開展相適應的評價策略,而不是采用統一的評價標準,要是評價內容與方式具有針對性、具有靈活性。在教師開展日常的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檔案的方式收藏和積累學生閱讀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可以通過學生調查表的填寫、教師的課堂觀察、隨堂測試的結果與課下反饋等多種方式來收集,從而使教師對學生的閱讀訓練更加具有針對性。同時教師也要針對教學內容來更改學生語文素養評價的側重點,根據教學內容來制定每一節閱讀課堂的教學目標,同時還要使各個閱讀目標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性,使學生對閱讀學習的方式和進度是循序漸進的、是雜而有序的,符合學生的閱讀習慣、認知規律和身心發展特征的。
如高中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工作時,首先要對閱讀材料的性質進行分類,由此可以將閱讀材料分為“說明文”、“記敘文”、“文言文”、“新聞稿”等類別,針對高中階段的學生閱讀掌握要求,設定教學目標。教師在開展魯迅《祝福》這一文學作品的教學時,可以針對“小說”的創作方式、人物的觀察描寫、敘事方式等內容設置教學目標,從而加強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使學生能夠在學習完《祝福》后能夠進行短篇小說的創作。
二、評價課堂言語實踐活動開展深入度的策略
言語實踐活動的開展是不僅僅只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說對于語文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將語言和文字的表達形式更具有張力、更加富有文學色彩,使學生富有創新性表達思維,加深學生的交流內涵,使課堂成為學生優化語言交流與表達的訓練場所。言語的實踐活動主要是對學生“聽說讀寫”的訓練,教師在閱讀課堂的教學中要將這四個學生的學習因素加以連貫。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協調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加以明確認知,加強閱讀材料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性,才能更好地實現學生與閱讀材料、作者之間的情感共鳴,更好地實現情感交流和言語表達。
如對閱讀材料的具體應用來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角色轉換的方法來對角色中人物的語言進行潤色、充足,來實現更好地語言表述,并對修辭手段和方法加以應用,進而使聽眾獲得良好視覺體驗時在腦海中對學生表達出來的內容形成一定的構思,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更為立體、更為豐富。
三、評價教學目標設置及達成度的策略
學生對知識在大腦中的存儲方式不是雜亂的,而是有序的,是教師按照學生一定的邏輯順序開展的知識傳授活動,并使其在學生頭腦中構建成一定的認知結構,這種認知結構的是否得以形成則是對于教學目標的設置及達成度的最好評價。在這一評價方式之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豐富的教學形式,對于直觀性的教育方式加以應用,使學生能夠感知到閱讀材料與內容的特點和淺顯意義,并對其進行具象化、感性化的認知加工。同時教室還可以借助多樣化的閱讀材料的展現方式,是學生對閱讀材料形成感性認知,加深對閱讀材料與相關語文知識的理解。在閱讀教學開展的每個環節之中,教師要對于學生積極性、認真程度和投入程度進行觀察、分析和總結,甚至還可以開展和同學們一起討論交流的活動,從而實現對教學目標達成度的教學評價認知,能夠實現學生對閱讀知識的有效辨析和高效學習。
綜上所述,在深度學習視域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評價需要教師對于班級內學生的整體閱讀水平有著明確的認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制定與之相適宜的教學目標,應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和多維度的評價標準,在教學活動中衛學生們創造一個和諧的閱讀情境,使學生們真正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語文閱讀知識體系的構建,培養學生語文閱讀材料的分析能力和語文知識的運用能力,實現高中階段學生語文素養的高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曾韶華.探討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中小學教育,2020(35).
[2]趙鳳生.高中語文教學多元評價的探索與實踐[J].亞太教育2020,(0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