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紅雨
摘要:體育這門學科不同于其他知識類學科的教學,開放性較強,但同時也不利于教學的開展,由于場地過于開放,小學生有時會不跟隨教師的教學步伐進行體育學習,從而導致小學階段體育教學的效率低下。因此,小學體育教師積極構建學習共同體,使自身教學工作更具高效性,使學生們的體育學科素養得到培養與發展,使體育教學更加符合新課改內容的相關要求。
關鍵詞:小學生;學習共同體;教學策略
所謂“學習共同體”,即是將課堂的學習任務由學生和教師雙方共同完成,使學習任務成為師生交流的載體,從而能夠使學生以體育素養為核心的綜合能力得到充分發展。基于此,小學體育教師要在開展教學的個過程中遵循學習的互動性原則,使學生和教師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學習共同體構建的教學方式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凸顯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體育教學活動得到更好的開展。
一、以體育任務與學生興趣愛好為基礎建構共同體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自制力的控制上和注意力的集中上都存在著一些問題,再結合小學生參與學生的直接動力為興趣和任務的這一特征,教師應該將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任務的布置應用到體育教學中,使體育教學對于小學生的吸引力得到提升的同時,增強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時,可以依據中小學生體育教學的相關要求,為學生們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學習任務的布置可以通過游戲、競賽的方式開展,讓學生們之間分成小組,并加入到學生的比賽之中。這樣的方式賦予了體育教學全新的內涵與意義,讓學生們在趣味游戲中完成學習任務與訓練任務,進而使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鍛煉與提升。
如教師可以針對“跳躍”這一體育運動來開展教學任務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進行自由跳躍的相關練習,讓學生圍成圓圈,教師站在圓心的位置上,與學生一起練習跳躍。之后教師可以在沙地或草坪上利用周身設備為學生們畫上一個“荷葉”,讓學生以歡快娛樂的“小青蛙跳荷葉”的游戲方式參與到跳躍的鍛煉中,同時可以將拓展體育課堂的知識面,為學生們傳達小青蛙是農民伯伯的好幫手,可以捕捉田地里的害蟲之類的知識,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發揮體育教師與體委組織作用建構共同體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參加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總是存在定心不足的問題,這就要充分發揮教師和體委的組織作用,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自身和體育委員來開展體育課堂學習共同體的構建。在體育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來構建體育學習的共同體。在組織游戲和活動時,體委可以幫助教師整理隊伍,維持體育課堂的教學秩序和紀律,發揮自身的模范作用,帶領學生更好地投入到體育學習之中。在體育教學工作中發揮好教師和體委的組織作用,能夠使教學工作的質量得到明顯提升,教師也要注重對體育委員的培養工作,多多在體育課堂上給予體委鼓勵和表揚,使他們能夠在班級里樹立自信和威信,從而使體育委員更好地開展活動組織的相關工作。體委對于其他同學在體育活動中出現的問題,也要及時向體育教師進行及時的匯報,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活動。
如教師在舉辦“跑步接力賽”的相關體育競賽活動時,教師可以讓體育委員擔任“小小裁判員和監督者”的身份,這樣體育教師就可以省去當裁判的時間,可以對學生在完成比賽的過程中對學生跑步的動作是否規范、比賽的規則的了解與否進行觀察,從而針對學生的不規范行為來做比賽后的總結教學活動,使教學更具針對性、更加高效。
三、調動學生主體性建構體育學習共同體
高效的學習方式應該是學生自主接受的學習,基于此,體育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充分注重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和個體差異性,對學生給予充分的尊重,盡可能地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發揮自身潛能。同時要借助小組學習與合作的方式,由于成人與孩子之間存在著一定的溝通障礙,有些內向的孩子有疑惑時也更愿意和同學交流,而不是向教師主動請教。小組內的成員可以對在體育課堂內所學到的體育知識與動作進行相互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可以為基礎差的學生提供幫助,從而使學生能夠長期的交流合作中,培養出信任感,增加班級凝聚力的同時,還能促使良好氛圍下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體育學習共同體的良好構建,是每一位學生都能夠主動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之中來,是每一位學生都能在體育課堂中有所收獲。
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是促使學生自主學習體育知識與技能的直接動力,體育教師通過在課堂上構建學習共同體,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是學生自主地參與到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之中。體育教師要在教學中加強體育課堂與學生之間聯系性,進而能夠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能夠讓教師和學生在體育訓練中實現共同學習、相互啟發、一同進步,為學生構建一個更加自由、更加平等、更加高效的體育課堂。
參考文獻:
[1]楊偉.體育課堂建構學習共同體的作用和措施[J].考試周刊·體育教學與研究,2016(80):120.
[2]徐寧.基于體育學科素養的小學體育學習共同體構建研究[J].教學實踐·專題研究,2018(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