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要:新課改的背景下,更加強調綜合型人才的培養,應試教育背景下的唯成績論已經不符合時代特征。學前教育是人一生中最為初始的教育階段,所以利用好教育的起點高效開展德育工作,對于孩子的長期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也闡明了幼兒園德育活動開展的問題和策略,致力于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為社會輸送更多德才兼備的有用之才。
關鍵詞:幼兒園;德育活動;實施策略
引言
對于學前階段的孩子來說,由于心理尚未成熟,人格體系也不夠完善,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而產生不良的思想。而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特征也非常明顯,所以幼兒園往往也會忽視德育工作。因此,幼兒園教學必須要加強對德育工作的重視,并且持續優化工作方法,為孩子的成長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礎。
一、我國幼兒園德育活動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足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目前我國的教育體系仍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導向。所以很多家長也將學前教育視為小學教育的銜接段,幼兒園為了擴大招生,只能最大程度上滿足家長的教育需求,學前教育小學化的趨勢非常明顯。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也更加側重于文化課程,并不重視德育活動的設計和開展,導致幼兒園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效果非常有限。
(二)德育活動的效力不足
目前來看,我國幼兒教師的素質水平整體較低,所以所開展的德育活動也不夠科學。比如,有些活動并不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不僅幼兒缺乏參與的興趣,而且幼兒也無法對活動內容形成充分的了解。還有部分教師出于應付的目的開展德育主題活動,流于表面,僅僅有娛樂性,而缺乏德育意義。
(三)缺少與家長的合作
不同于文化教學,德育活動必須要有家長的支持,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其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行為習慣和道德素質的養成。然而,在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下,家長很少有時間能夠參與到學前教育活動之中,教育工作基本都是由幼兒教師來負責。也有部分家長在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下,認為德育活動并沒有實際價值,文化課的成績才是更重要的,所以也不重視道德教育,在生活中也無法做出思想品德的表率。
二、幼兒園德育活動的實施策略
(一)案例分析法,加深幼兒對道德的理解
處于幼兒階段的孩子,對于很多事情仍然是懵懵懂懂的狀態。若是教師直接為他們灌輸道德和品質的概念和意識,一方面孩子不敢興趣,另一方面他們也無法理解這些理論性的內容。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借用典型案例,最好是幼兒園內或者生活身邊的道德典型,比如做過好人好事的同學,教師要帶頭予以充分的贊揚,即使學習成績不好,也要給予這些孩子足夠的肯定,從而對其他幼兒形成正向的引導。班主任也要對品德不好的行為明確指出,加強孩子們的反思,讓孩子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樣,孩子們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什么叫有道德的行為,而且也讓孩子知道有道德更令人尊重。
(二)教師需以身作則,加強自身的道德素養
對于幼兒來說,教師就是絕對的榜樣,所以作為幼兒教師而言,必須要以身作則,在德育活動中也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師需要與幼兒共同進步,比如在禮貌用語的教學活動中,教師也要養成禮貌待人的好習慣,從而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并用這種魅力感染幼兒,讓幼兒自覺向教師看齊,無需刻意地在教學活動中學習道德知識,這樣無形的德育活動也更加具有效果。
(三)創設德育情境,加強幼兒的德育體驗
幼兒教師需要應用到情境教學法,為孩子創建更好德育環境。比如可以在教室或者走廊中張貼正面的道德事跡或者典型人物,通過構建良好的道德氛圍來引導和感染幼兒。也可以設計一些故事情境,根據孩子們的生活經歷進行創設,如某同學撿到了錢交給了老師或者警察叔叔,教師可以抓住這些素材創建德育主題,讓孩子們能夠感受到良好的道德行為就在身邊,他們可以更加直觀地體驗到道德對社會的益處。
(四)加強與家長的合作
或許家長不懂文化課的教學方法,但是在道德教育中,家長的表率作用不能忽視。首先,幼兒園要加強與孩子家長的溝通,改變家長傳統的教育觀念,讓家長知道除了文化知識,道德教育對于孩子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引導家長在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道德素質習慣。其次,幼兒園內開展的德育活動,幼師可以邀請家長共同參加,比如可以利用周末的閑暇時間組織道德競賽的親子游戲,以家庭為單位進行道德題目的搶答,最后根據分數進行評比,對排名前三的家庭進行物質獎勵,并發放獎狀,對幼兒以及家長都形成正向的激勵。
(五)構建道德小組,形成道德比拼
幼兒教師可以在班級內設立道德小組,并根據預先制定好的道德標準進行小組考核,比如孩子有主動打掃衛生、好人好事以及其它的奉獻行為,根據情節輕重為整個小組進行加分,而對于孩子亂扔垃圾、擾亂紀律以及打人罵人的行為,則要予以扣分。最后進行總分的統計,根據考核分數進行排名,在對幼兒形成道德激勵的同時,也增強幼兒的團隊意識,養成互幫互助的良好習慣。
結束語
目前來看,我國幼兒園德育活動的開展仍然暴露出很多問題,比如幼兒園對于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幼師所開展的德育活動效力不足,德育工作缺少家長的參與等。因此,在未來幼兒園的德育建設中,教師首先需要加強自身道德素質,以身作則,并加強案例分析、情景教學和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的利用,同時,還要重視與家長的合作,形成聯動教育機制。
參考文獻:
[1]張一婷.淺析幼兒園德育的實施策略[J].家長,2020,02:37+39.
[2]陳倚園.幼兒園德育工作的開展方法[J].江西教育,2018,3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