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鈺 楊婭麗
摘 要:文章利用2005—2019年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林業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相關數據,構建林業生態環境—社會經濟評價體系,計算生態環境綜合評價值及社會經濟綜合評價值,判斷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林業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態勢;計算生態環境子系統與社會經濟子系統耦合度及耦合協調度,對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作用關系進行評價,并得出結論。
關鍵詞:生態環境—社會經濟評價體系 耦合度 耦合協調度 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2)01-134-02
一、引言
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占地面積大、地理位置重要、生態環境系統良好等特性使其處于重要地位。2015年國務院印發《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要求林區應將保護天然資源為首要任務,以協調發展為目標,逐步減少至停止天然樹木資源商業性砍伐,改善林區產業結構,開發林區旅游項目,關注林區員工生活基礎設施建設、生活福利及退休員工幸福度等,全面改革國有林區發展。
國有林區的發展,應該關注林業生態環境及林業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我國相關研究成果十分豐富。馬文學(2012)選取伊春國有林區為研究對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層次分析法,探討生態環境經濟、產業經濟及可持續發展三種協調發展理論,研究結果表明伊春國有林區需要實施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轉型。張琦(2016)運用文獻分析、系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黑龍江省國有林區生態環境系統發展的問題。李朝洪,趙曉紅(2019)構建森林生態環境經濟績效評價系統,利用熵權TOPSIS模型等測算了東北國有林區森林生態環境經濟績效,王兵等(2017)依據《森林生態環境服務功能評估模范》,對東北及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生態環境及經濟價值進行測算。因此,本文在天保工程及改革指導意見實施的前提下,對我國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的生態環境子系統及社會經濟子系統耦合協調度進行測算,以期為黑龍江省重點林區發展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二、林業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系統綜合評價
(一)指標體系構建
林業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系統是綜合了多種要素的系統。本文參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結合林區的實際情況,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林業生態環境—社會經濟評價系統分為兩個子系統,包含13個指標,其中生態環境子系統包含森林覆蓋率、人均活立木蓄積量、人均森林面積等。社會經濟子系統包括林業產值貢獻度、林區第三產值比重、林區就業貢獻率等。
本文的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林業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及《中國林業和草原統計年鑒》等。采用熵權法得到權重并計算黑龍江省2005—2019年重點國有林區生態環境綜合評價值及社會經濟綜合評價值。熵權法是一種客觀賦權法,能夠反映數字中的信息和關系,相關熵權法的研究已經十分成熟,本文不再贅述,具體指標及相關權重如表1所示。
(二)綜合評價及分析
計算生態環境綜合評價值及社會經濟綜合評價值:
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中,生態環境子系統及社會經濟子系統綜合評價值在2005—2019年總體均呈上升態勢,其中,生態環境子系統2006年及2008年有所下降,其余均上升,社會經濟子系統綜合評價值在2008年、2014—2015年及2019年均有所下降,但總體趨勢仍然為上升趨勢。
2005年生態環境綜合評價值與社會經濟綜合評價值較為接近,說明發展水平較為接近,2005—2008年,社會經濟綜合評價值均高于生態環境綜合評價值,這表明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在2005—2008年,社會經濟子系統的發展優于生態環境子系統。在此之后,生態環境子系統迅速發展,與社會經濟子系統不斷接近,甚至反超,2009—2019年間,生態環境子系統的綜合評價值則高于社會經濟子系統的綜合評價值。
三、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系統耦合協調分析
(一)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系統耦合協調度計算
首先計算耦合度,耦合度可以反應生態環境綜合評價值與社會經濟綜合評價值的作用關系強度,并且所得計算值與強度呈正相關,計算公式如下:
其次計算協調度,協調度可以反映兩者之間的關聯優劣程度,計算公式如下:
參考過往文獻,確立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林業生態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度等級。
(二)結果分析
利用(3)-(5)式,可以計算出T、C、D值,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表2的結果繪制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系統耦合度及耦合協調度折線圖。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系統耦合度在2005—2019年呈現波動變化,由2005年的0.4998變為2019年的0.4936,其中,2006年、2008年、2011年、2012年、2014年、2015年及2019年均有輕微下降,耦合度整體升降區間小于0.02,可以得出黑龍江省國有林區生態環境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相互作用關系改變程度較小。2005—2019年耦合度均低于0.5,表明生態環境系統與社會經濟系統相互作用有待提高。
第二,2005—2019年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生態環境系統及社會經濟系統耦合協調度整體呈上升態勢,僅有2006年及2008年下降,其余均上升,耦合協調度由2005年的0.3614上升至2019年的0.6174。
第三,根據表3的計算結果及耦合協調度的劃分標準,可以得出2005—2008年生態環境子系統與社會經濟子系統呈輕度失調衰退階段,2009年呈瀕臨失調衰退階段,2010—2017年呈勉強協調發展階段,2018—2019年呈初級協調發展階段。
第四,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社會經濟子系統與生態環境子系統在2005—2010年為失調階段,隨著政府的大力發展,2010年后轉為協調發展,且在2018年呈現初級協調發展狀態。
第五,2019年生態環境子系統與社會經濟子系統的耦合協調度指數為0.6174,距離優質協調發展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四、討論
本文基于2005—2019年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相關數據,構建林業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系統評價指標體系,利用耦合協調度模型,對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系統耦合度及耦合協調度進行測算,從結果來看,黑龍江省重點國有林區社會經濟子系統與生態環境子系統發展趨勢呈正方向,耦合度呈波動趨勢,耦合協調度整體呈上升態勢,2010年后,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系統由失調衰退階段轉變為協調發展階段,2019年呈初級協調發展階段,仍然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20BJY077)]
參考文獻:
[1] 馬文學.伊春國有林區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轉型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2.
[2] 張琦.黑龍江國有林區現代林業產業生態環境系統構建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6.
[3] 李朝洪,趙曉紅.我國東北重點國有林區森林生態環境經濟績效評價及障礙因子診斷[J].世界林業研究,2019,32(01):102-106.
[4] 黃龍生,王兵,牛香,等.東北和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天然林保護工程生態環境效益分析[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17,15(01):89-96.
[5] 朱曉柯,萬志芳.林業生態環境、產業和民生系統耦合協調的動態演進——以黑龍江省國有林區為例[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9,34(02):55-63.
[6] 李帥,魏虹,倪細爐,等.基于層次分析法和熵權法的寧夏城市人居環境質量評價[J].應用生態環境學報,2014,25(09):2700-2708.
[7] 包愛軍.森林生態環境系統管理與林業經濟發展的耦合關系研究——評《森林生態環境系統智能管理》[J].林業經濟,2021,43(04):97.
[8] 何沁蔚,高旭冉.云貴地區林業經濟結構耦合協調關系研究[J].林產工業,2021,58(08):126-128.
[9] 肖玲,姜群鷗,王美林,等.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生境質量—產業發展耦合協調性分析與預測[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21,43(03):96-105.
[10] 洪啟穎.福州市森林公園旅游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環境耦合協調度分析[J].林業經濟,2019,41(01):76-80.
(作者單位: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40)
[作者簡介:姜鈺,教授,研究方向:林業應用統計;楊婭麗,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林業應用統計。](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