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牧
英語教學在進行教學改革的優化和更新中,必須重視對于課堂的優化設計。優秀的學習體驗是學生英語素養發展的重要基礎。由于目前課堂單一,缺少有力的英語資源支撐,很多英語教師運用比較機械的方式完成教材基礎知識的傳授,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出現對于英語學習認知的偏差,并且學習態度也變得散漫和消極,學生的學習習慣、語言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初中英語教育教學改革難以得到真正的落實。初中英語教學一定要實現教學認知的轉變,強化高品質課堂的構建,在初中英語活動的過程中,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在信息化教學、合作互動中,完成多樣化的英語學習。同時結合不同的英語元素,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深刻,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為了使學生在初中階段獲得良好的英語教育,英語教師應該貫徹新課標的要求,創新教育方法,讓學生感覺到快樂,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他們的英語學習效果。
英語教師在對初中階段的學生進行教學時,首先要提高學生參與英語的學習體驗,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與改革,學生在良好的身心感受下會更加專注地完成初中英語學習,并感到輕松。英語教師若想幫助學生高效地完成英語學習,就要充分吸收并接納新課標提出的教育觀念,深入分析現階段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首先需要了解班級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學習態度,掌握初中生的興趣喜好和英語基礎與能力,滿足初中生的合理學習需求。教師只有在掌握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后,才能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以及課堂教學計劃,做到真正的創新教學,保障初中英語教學實施的效果。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有明確的認知,懂得高質量的學習對掌握學習技巧、發展英語素養的重要性。同時注重以引導教學為主,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學習空間,提升學生的沉浸感,使他們更好地走進英語氛圍當中體驗英語知識的內涵。因此,教師應基于新課標改革的教育觀念,根據2022新課程標準的教學指導,以學生為主體創設人本課堂,將英語課堂變成學生喜歡的、向往的地方,完成高效課堂的構建目標。
高質量的教學方式不能只靠單純的講解或者語言指導。當前初中英語課堂的一個問題就是教學過程缺少豐富的教學形式,而且很多教師還是缺少主動完成教學創新的意識,課堂內容和活動比較單一,學生未能從課堂中意識到英語的真正價值所在,也沒有進行獨自的探索與嘗試。另外很多學生之所以參與課外英語培訓,是因為課堂教學資源非常有限,而英語科目覆蓋的專業技巧、學習內容都比較寬廣,學生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教師需要通過教學素材的挖掘,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促使學生靈活地學習英語,去發現和領悟更多英語的專業知識,培養英語學科素養,學生也能夠從綜合性的學習模式中獲得更多思維的拓展,從而形成對英語的正確認知。只有教師創新初中英語的教學形式、創設更多的教學活動、挖掘更多的學習資源,學生的學習認知才會發生轉變,并能自主嘗試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實現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拓展英語教學的寬度,通過豐富的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來實現體驗式教學,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因此英語教師為提升教學質量,需對英語教學的目標進行深度的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如此才能提升教學有效性。同時為了實現對學科素養的綜合性培養,教師一定要將讀、寫、口語練習等英語元素融合到教學活動的創新當中去,這樣才能夠實現優質、高效的課堂構建。
2022新課程標準對于強化互動教學有明確的要求。英語教師可以利用合作互動的方式,讓教學活動順利地開展下去,并縮小教與學的距離。這也能促使合作教育理念越來越受到關注,并在教學課堂上得到廣泛的運用。初中生性格活潑,喜歡探討和交流。在英語學習中,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發言的機會,針對老師提出的各種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這樣學生在合作中,通過和他人的思想進行碰撞,會取長補短,啟發自己的思路,拓展思維空間。此外有的學生非常膽小,心里有問題不敢提,或者是日常不敢積極地發言,所以這種合作教學模式也給他們提供了良好地解決問題的途徑。合作學習課堂的構建更加符合初中生的心理認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非常放松,也會投入更多思考,從而給學生營造一個更加真實、有趣的英語課堂。初中英語教師結合教學策略的優化,創新設計教學互動內容,讓學生獲得系統化培養,促使學生逐步地對英語學習建立起興趣,并實現綜合素養、想象能力、創新能力的全面發展。在合作話題創設過程中,教師用互動的方式帶入趣味話題,提升學生內心體驗。舉例來說,在《How much are these socks》的教學中,這是非常貼近學生生活的購物主題。教師可以別出心裁,借助生活化教學與學生形成良好的合作。以往生活化課堂都是展示一些網絡圖片或者素材,而本次合作課堂的構建教師可以自己去拍攝一些生活素材,如到家里附近的商場買東西的時候拍的一些照片,這樣學生感到更加有趣。然后以此為話題導入互動內容,比如:“I like buying clothes very much. Do you think my new coat looks good”或者“Where do you usually go shopping”,學生感到非常親切,并與老師積極交流:“ This coat is really beautiful. Can you tell me how much it is”,也有調皮的學生會說:“You look like a model in this coat”。各種各樣的對話內容讓人忍俊不禁,學生呈現出非常活躍的學習狀態,想象力也被激發出來,合作的過程中學生的聽說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鍛煉,而且并不會感到任何的壓力,而是努力去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思考內容。盡管課文中也會有一些句子和對話,但是范圍非常狹窄,而且模式相對固定。而師生合作的教學活動帶來了更加廣闊的對話空間,學生在非常生動有趣的氛圍中使用自己學習到的英語知識。這樣就形成了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更能夠收獲英語學習的快樂,而且對于教師的指導也更加容易接受。將趣味合作對話當作一個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課堂活力的載體,同時融入互動、提問等教學模式,把師生合作教學的教學作用發揮到最大化,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快樂學習活動中,高質量地完成英語學習和實踐。
互動教學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除師生合作互動之外,小組互動教學也是主要教學手段之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個體學習活動需結合共同體學習。英語教師需要在高效課堂的教學構建中,把學生的個體情況做到了如指掌,然后結合小組學習的模式,給學生一個更好的合作平臺,縮小初中生之間的學習差距,而且這種方式也是降低學生心理壓力的有效方式。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層次、能力來策劃小組合作的實施方式,保障每個學生都能在小組中有合作交流的機會,也能讓優等生發揮自己的優勢,實現帶動的作用。另外要想發揮出小組合作的最大價值,教學任務的布置也非常重要。任務需要具有一定的探析性,學生才能全力以赴地參與其中,與小組內的伙伴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模式。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初中生來講始終是提升感受的重要方式,利用學生之間的合作提升學習效率。學生喜歡生動的學習活動,而不是呆坐在課堂上聽講。所以這是教師可以著重去利用的一個切入點,并以此來構建小組合作的教學活動,把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地激發出來,也帶給學生更多的學習靈感,使他們產生更多的學習想法,繼而合作互動也會變得更加活躍。舉例來說,在《My friend》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文章的主題“friend”是初中生易于接受的話題,其教學關鍵就在于如何通過趣味導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應該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導向,并且利用有效的情境去提升學生體驗。比如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介紹一下自己的同學、朋友,提升他們的參與感。接著創設音樂情境,首先用多媒體播放幾首與朋友有關的英文歌曲,比如《Will Come To You》《Song For A Friend》《Forever Friends》等。這幾首歌曲節奏輕松,歌詞內容也比較簡單,有利于初中生快速掌握。接著小組輪流進行拉歌比賽,比比哪組唱得最整齊、最準確。在拓展教學寬度的同時,初中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認知也會因此改變。教師可對教學情境進行優化,以學生能夠感受到趣味的內容為教學設計的基礎,讓英語學習充滿歡聲笑語,提升小組合作教學的質量。教師要給學生布置生動的合作探析主題,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合理運用教學優化策略,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新課程標準對于強化教學趣味性也有明確指示。思維導圖的運用方式具有多樣性、生動性、延展性,學生可以借助導入的延展來拓展自己的學習寬度,實現思維轉化。而對于教師來講,導圖的使用也可以提供不同的教學路徑,教師可以給學生構筑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依托導圖的教育價值完成讀寫課堂的教學創新。由此可見,思維導圖可以很好地延展學生的思維,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寫作知識,也能夠快速地切入續寫的主題。同時找到其中需要自身去解析和描述的重點內容,學生在讀后續寫中就能用更加流暢、合理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由于自身語言能力的限制,只能從文本中去抄襲或者截取一些類似的句子,然后進行讀后續寫內容的拼湊。舉例來說:在對教材課文“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導寫案的建立,設計讀后寫作教學內容,首先建立導寫案框架,然后與學生按照導寫案中的指示,一步步完成思維鍛煉,接著布置寫作題目。比如圍繞“假期生活”展開,在導寫案中布置幾個句子,讓學生自主填充,學生的學習動力明顯比常規教學有所提高,而且通過導圖的提示完成填寫游戲,可以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掌握寫作技巧。比如Vacation is our favoritetime, I will go to a beautifulwith my family。這是一種結合思維導圖的指引構建出來的趣味填空游戲,學生思考如何將這些句子填充完整,就能實現思維的鍛煉,促使學生以更加靈活的方式去掌握寫作的技巧,而且學生在填空的過程中會發現每一個空格的答案其實不止一種,這就說明英語句子的表達方式或者寫作的內容其實是很豐富的,學生的學習視野也因此被打開,用自己的想象去填充空格,組成代表不同意思的句子,學生的英語素養得到了一定成長。教學模式是否合適,在于促進綜合能力的發展。教師要積極推動閱讀與寫作訓練融合教學創新在初中英語課堂扎根,為英語教學注入活力,才是真正優秀的教學方法。讀寫結合的教學設計要點之一,就是提升學生體驗。在基于思維導入構建的寫作游戲中,學生首先會深度地進行英語課文的閱讀,從中吸收知識,同時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因為興趣而全力思考,并且迸發出更多的寫作靈感。所以教師要重視趣味性的教學設計,在閱讀活動中學生可以更加輕松地進入文章的情節中,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涵,又能促使學生對寫作產生一定的興趣,提升自身想象力和完成寫作訓練的積極性。教師需要通過教學素材的挖掘,豐富讀寫教學內容,促使學生靈活地學習英語,去發現和領悟更多英語的專業知識,培養英語學科素養,學生也能夠從綜合性的讀寫模式中獲得更多思維的拓展,從而形成對英語的正確認知。
新課程標準對于教學拓展延伸提出了要求。課外閱讀對于初中生來講具有很高的實際價值和意義。很多學生之所以參與課外英語培訓,是因為課堂教學資源非常有限,而英語思維的培養需要依靠大量的文章素材的閱讀。教師需要通過拓展教學內容的融入,帶入更多的學習資源,以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學習英語,去發現和領悟更多英語的專業知識,實現知識儲備量的增長。尤其是目前一些初中生缺乏參與課外閱讀的意識,僅僅是把學習的目標投放在課文當中,而且在面對課外閱讀內容的時候也缺乏足夠的能力去完成閱讀。當學生面對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時候,就會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同時有些學生也會在短時間內加大閱讀量,希望能夠快速提高閱讀能力,這都是非常不合理的學習方式。在新課改的教學引領下,教師應該把課外閱讀和英語素養培養從一項單獨的學習任務變成一種常規化的學習習慣。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參與到課外閱讀中,并完成高質量、高效益的閱讀學習,從中汲取英語知識。所以如何把課外的內容融入素質教學理念中,給予學生正確有效的教育指導,同時將課外閱讀培養變成日常學習的一種組成,是目前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去著手解決的問題。舉例來說,教師從日常課堂教學入手,將課外閱讀教學融入每節課的教學內容中,使課外閱讀成為常態化的學習任務。比如課前五分鐘,給學生準備幾篇包含生動情節的課外閱讀素材、與學生興趣緊密相關聯的內容,這樣學生才能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學習效果也能得以更好的提升。每天由一名學生上臺去擔任領讀者,結合教師準備的閱讀材料進行領讀,然后可以讓其他學生去提取、探討剛才文章中的英語信息。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來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綜合素養等方面的培養,并且進一步推動學生的綜合發展與進步,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通過課外閱讀活動的設計以及教學活動的創設,有效開展英語素養的培養,使得英語學習教學模式變得更加靈活和多變。不同階段英語教學的內容側重點也存在一定差異,對于初中英語教育來講,課外閱讀活動的創設與學科素養的培養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是目前初中英語教師的重要工作。
強化信息技術的運用也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雙減政策頒布實施以后引起了各界的關注,課后學習體系的構建是雙減政策的關注重點?,F在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而學生普遍不具有充足的學習認知,這很難有效強化課后學習,甚至會對英語學習形成抵觸探究心理。“以人為本”是近年來一直強調的教學理念,在開展家校合作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在實際教學中得出結論,初中生的課后學習動力嚴重不足,對待作業態度不端正,這就造成很多學生在課后難以得到有效鍛煉。由于受到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條件的限制,在課后學習中學生基本上以圍繞書本展開學習或者復習活動,使得學生的課后學習質量得不到保障,同時心理負擔加大。因此英語教師可結合社會教育資源,并將一些指導的關鍵點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讓學生根據明確的教學重點展開課下學習,減少學生無謂地浪費時間,同時避免大量書本作業的布置,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舉例來說,現在社會教育機構已經開發出了線上名師指導、智慧作業等教育資源,其不受教學位置的限制。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教育資源,落實家校共育和作業管理。教師應指導家長做好學生在家中進行線上學習的準備工作,比如時間的安排、相關學習設備的準備,保障課后線上學習的順利進行。針對目前很多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在課后得不到良好指導的問題,線上作業可以帶來豐富的教學課件,尤其是一些名師指導的線上課堂,讓孩子在家中就可以接受名師指導,完成課后學習,相比于課后輔導班教師水平參差不齊,這種方式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課后學習效果。舉例來說,在《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的信息化作業課件中,信息化課件可以融入對話教學,發音也相對標準。比如:“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I often play basketball”或者“What sports do you take part in on weekends”,學生會跟信息化軟件展開對話:“I like soccer ball, but I don’t have a stadium here”或者“No, tomorrow I will go shopping with my mother”。在熟悉而輕松的對話情境中,學生呈現出非?;钴S的學習狀態,想象力也被激發出來,在思考對話內容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新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了避免學生課后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的教學現象的產生,也為了使家校社協同模式發揮最大價值,教師要指導家長參與到學生的課后學習中,想辦法解決學生在課后學習狀態不佳的問題,比如指導家長利用線上課堂引導學生學習,或者家長陪伴學生完成學習,家長可以隨時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就像在課堂一樣,這樣可以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最終達成通過家校社協同作業取代課后輔導班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減輕學生課后學習壓力的目標。通過家校社協同教學的指引,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后學習效果,并進行充分的思考,促進學習成績的進步。
高效課堂的構建是教師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創新能力的展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互動教學、信息技術教學、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對接下來所要學習的內容產生較大的好奇心,同時創設良好的情境,提升課堂趣味性。然后與學生的實際需求相掛鉤,拓展英語課堂的教學寬度,并且加強對于課后教育體系的構建。初中英語教師應當加強課堂設計能力,融合多種教學方式,全力貫徹人本課堂的構建,讓學生全身心參與英語學習,并獲得良好的學習感受,進而在輕松融洽的氛圍中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