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謙
摘要:手機管理作為教育部推出的五項管理措施之一,需要各級各類教育部門層層落實,學校作為最基層的教育組織,理所應當地在推行管理措施的第一線。本篇文章就是從學校個案出發,分享一下手機管理工作方面的經驗,拋磚引玉,期待更多的好的做法能夠出現,共同做好這項澤被孩子的工作。
關鍵詞:手機管理;協同;校園生活
為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游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1月份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我校積極響應,明確了以校長為主要負責人,多部門聯合協作的手機管理專項小組,進行多方聯動融合管理。生生聯動,組織形成學生自主管理網絡;師生聯動,切實解決手機管理中的主要問題;家校聯動,逐漸提升家長的手機管理能力。
現將我校的一些做法,匯報如下:
一、望聞問切,做好調查研究
學生手機管理的癥結究竟在哪里?我校的學生手機管理問卷調查中我們發現這樣幾個重要信息:第一,學生帶手機進校的最主要原因是方便與家長聯系;第二,參與問卷的學生中,絕大部分都認為手機對自己的幫助很小,82%的學生選擇長時間不看手機也無所謂;第三,在手機對青少年的影響這個問題中,學生普遍認為手機成癮會對學業造成很大影響和近視加深,這兩項選擇達86%和83%;第四,家人玩手機對對學生影響很大,選擇我也很想玩的學生占比最高。
根據問卷結果分析:首先我們發現絕大部分學生對手機有正確認識,也十分支持學校對手機進行管理,手機對學生來講最大的作用是查資料;其次手機管理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是聯系家長的途徑,手機管理中最大的難度是來自于家庭成員是否自律,手機對青少年學業和健康都有重大的影響,學生也能意識到這一點。
二、管疏并重,強化協同治理
在調查研究基礎之上我校出臺了《維揚中學學生手機管理方案》,總務后勤為帶手機進校的學生在傳達室專門設置了“停機場”,學生通過自主申請,家長同意,學校批準,放置保管四個環節,解決了帶手機到校學生的手機擺放問題;另外傳達室提供兩部座機供學生平時聯系家長。
德育處將手機管理情況納入日常管理范圍,加強對教師崗位責任的落實,及時解決班級手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檢查結果將作為評價教師德育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內容,確保學生手機管理落實到位。把智能電子手表、電子平板等設備與手機學生管理統籌考慮,確保原則上手機不進入校園、更不能進入課堂等要求落到實處。教學處及時提出了作業布置要求,要求教師用作業記載本布置作業,堅決杜絕再用手機布置作業。
三、引導結合,豐富校園生活
氛圍營造促管理。國旗下講話、集體簽名宣誓儀式、黑板報、櫥窗、大屏、學校公眾號等陣地全力宣傳正確對待手機,管好手機,校園書聲瑯瑯,手機勿擾;一班一公約,將班級手機管理深入到學生內心深處。
活動豐富強管理。主題班會課活動討論手機利與弊,“請放下手機,讓我們真正在一起”情景劇表演,在角色扮演中讓學生意識到手機有效管理的作用;開展一封家書活動,孩子和家長寫信互動,用動情的文字說出對彼此的期待;“陽光心苑”心理咨詢室定期開放,為使用手機有困惑的學生提供心理咨詢;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強健了體魄,愉悅了心情,陶冶了情操,減少了對手機的依賴。
四、家校聯手,深耕家庭教育
家校聯動,融合管理。學校開展了“七個一”活動,第一,發放了給家長的一封信,言辭懇切,希望家長以身作則,制定家庭手機使用公約;第二,共讀《放下手機指南》,視頻傳聲,親子共情。第三,策劃了周末實踐性活動,“我和春天有個約會”、“今天我下廚”、“清明祭掃,學習先烈”、“放飛紙鳶(yuān)、預防近視”等,親情陪伴,遠離手機。第四,舉行了“請放下手機,讓我們在一起”啟動儀式,儀式教育,鄭重莊嚴;第五,召開了一個孩子的研討會,對手機成癮的學生,家校合作,共商對策;第六,舉行了一場專題教育講座,邀請專家,線上解惑。第七,編印了《請放下手機,讓我們真正在一起——家書傳情》讀本,墨香留痕,心靈共振。
“七個一”活動旨在引導家長積極配合并大力支持學校規范學生電子產品、手機使用管理工作,讓家長和學生都能科學、理性對待并合理使用手機,提升學生文明使用網絡的素養,提高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做手機的主人。
多方聯動,融合管理,化“堵”為導,前方依舊路漫漫,我們當下正努力,在手機管理行動中,我們不僅要做好學校教育的播種人,更要做好家庭教育的深耕者,用心、用情、用理、用愛澆灌好孩子們的心田。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
[2] 陸云泉《手機:拿得起 放得下 管得住 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