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2021年12月13日下午我認真聆聽了樊富珉教授講解的積極心理學的知識,很有收獲,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反省自己,在家庭生活中,教育工作中以及社會實踐中是怎樣在消極和積極中迷茫徘徊的,今天似乎明確自己的不良思路和行為的出處了。
樊教授舉了一個例子,當59分和95分同時落在一個孩子的一次考試上,一科考了59分,一科考了95分,95分的喜悅會很快被59分的沮喪擠跑,整個人的思想陷入到我為什么不多考一分讓自己進入及格行列的挫敗體驗中去了,這不就是我們的慣性思維嗎,面對自己的孩子,總盯著他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失敗的時候,疏忽的瞬間,忘記了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在工作中,總是耿耿于懷領導對自己的挑剔,忘記了其他所有的表揚和肯定,甚至倒過來抱怨領導吹毛求疵;面對一個班的學生,總是希望他們朝著自己規劃好的方向和目標前進,不許他們旁逸斜出走彎路,一旦孩子們出了差錯,那幾天所有的心思全放在他的身上,師生關系變得緊張而敏感;人際關系中別人對你做了九十九件好事,一件沒有做到就各種埋怨,忘記感恩,心里總裝著那個遺憾和不滿,整個人的情緒都不好了,接下來就是自我否定,這是多么常見的情形??!
這就是樊教授今天想教會我們的,要學會用積極心理去挽救自己不快樂的靈魂。
面對家人、學生和工作伙伴,我們總是以救世主的心態去關注他們的障礙、痛苦、悲傷、憤怒、困惑、憂郁、不安和焦慮等不良情緒,從而在不知不覺中集中火力要解決好它們,甚至在不知不覺中放大了這些情緒,把自己也裹挾進去,那些屬于別人的不良情緒就變成了自己的不良情緒了。
幸虧我學習了十幾年的心理學,也接觸過積極心理學,知道一些方法能夠幫助自己走出困境,這可能就是我的性格優勢讓我看上去情緒穩定,也能影響周圍的一些人,作為心理輔導老師慢慢發現、挖掘和培養學生的積極心態,幫助他們自己走出青春期的困惑,發現自己的優點和優勢,平穩度過中學時代。
樊教授說得對,一個班主任或者是一個老師的困惑就是把重點放在那幾個不守規矩的孩子身上,放在那幾個孩子跑偏了的岔路上,忘記了一個班普通孩子占大部分,其中不乏積極樂觀,昂揚向上的幾個人,他們才是班級里的主流,把這些學生的美德放大,就可以慢慢影響班級的風氣,影響并帶動那些不快樂的靈魂。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被我放在辦公室的顯眼處,而性格的形成和改變應該從家庭中開始,在校園里塑造,在自己的內心里沉淀,最后從他的人生軌跡中看到。家庭美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之間流動了起來浸潤每個人的一生。
美德包括智慧、勇氣、堅毅、仁愛、節制和超越,把這些不斷地輸送給學生才是我們要去做的,所謂扶正器,驅邪氣,給學生心里種下美好的種子,才能開出善良的花朵。我平日里也是利用團輔課去完成我的教學目標,讓大家看到身邊的美好,向往美好,追求美好,欣賞美好,樊富珉教授今天又教會了我們一招,那就是每天晚上想當天的三件好事情,凡事往好處想,然后再美美地走進夢鄉,突然發現我自己就是這樣做的呢。
積極心理學就是讓我們自己找到幸福感,什么是幸福,保持生命的亮度,養成積極心態,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開始學習吧,所有人,不管你是誰,有多大歲數,在什么樣的環境里,從事什么樣的工作。
感恩今天的空中課堂,感謝樊富珉教授的傾情講述。
2021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