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黎黎
摘要:本文將簡述小班幼兒提升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相應對策,為幼兒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引言:
生活自理能力,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在生活中照顧自己的能力,是生活中的必備技能,在社會生活中屬于最基本的要求。生活自理在成年人看來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對于幼兒而言卻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與實踐的積累才能夠形成,并影響到未來的成長。為此,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小班幼兒提升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一)提升認知水準
小班幼兒的教育之所以重視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因為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無法通過自己的思考對生活進行探索,因此,幼兒教師必須重視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使得幼兒能夠形成自主思考的能力,并對問題形成自己的認知與判斷,在未來能夠對事物具有相應的認知。
(二)提高溝通能力
溝通與交流對于人際關系而言非常重要,因此,幼兒的溝通能力培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自身嘗試與他人交流的過程,能夠使得幼兒的社交能力得到初步提升,并逐漸掌握與他人進行交流的技巧,為日后的成長夯實基礎。
(三)形成良好品質
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通常是其對于一些簡單的生活技能進行掌握,例如:洗漱和穿衣等基本的技能。通過對這些生活技能的掌握與實踐,不但能夠為家長減輕負擔,還能夠使得幼兒更好地擁有獨立自主的能力。
二、提升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的對策
(一)教師言傳身教
小班幼兒在剛剛進入幼兒園之后,其生活自理能力并不是很強,但因為幼兒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通過自身示范,使得幼兒通過多個角度進行觀察與模仿。
例如,以學習“洗手”這一最為基礎的簡單行為為例,教師應對這一行為進行詳細演示,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口頭提示相關要領,以提升幼兒的印象。之后,為了能夠讓幼兒自己嘗試“洗手”這一行為,教師可通過相應的獎勵措施,激發幼兒實踐的積極性。對于理解能力較差的幼兒,教師需要進行耐心指導,使得幼兒逐漸掌握相關方法[1]。
(二)培養生活技能
幼兒的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來源,如果通過生硬刻板的方式,對幼兒的能力進行教學,幼兒不但不會被吸引,對于教學內容也無法有效掌握,因此,需要將游戲活動與教學工作相結合,使得幼兒在生動的氛圍中了解各種各樣的生活技能。
例如,在進行“進餐”的活動中,其重點在于對餐具的使用、幼兒挑食以及浪費糧食的問題。為此,教師可通過生動有趣的教育活動,讓幼兒對餐具的正確使用方法,具有清晰認知并付諸實施,同時,培養幼兒節約糧食的良好習慣,并了解到節約糧食的意義,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三)設置教學情景
幼兒對于生活技能的掌握,需要經過反復練習,除了通過教師的幫助讓幼兒學習生活技能外,幼兒園還要為幼兒設置相應的教學情景,讓幼兒能夠在相應的情境中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練習。
例如,幼兒園可通過在操作區放置玩具娃娃,練習相關的生活能力,如對于餐具的使用方法、練習穿衣、洗漱等基本的生活能力,讓幼兒能夠從實踐操作中得到鍛煉。此外,幼兒園可以將幼兒午睡的時間充分利用,讓幼兒能夠對鞋子與衣服的正反具有正確認知,并在午睡結束后練習“穿衣”這一生活技能,可通過相關比賽和鼓勵措施,對其進步予以表揚和肯定,對于能力較差的幼兒應給予鼓勵并耐心指導。
(四)家園共同合作
對于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僅僅依靠幼兒園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家長的參與,才能夠使得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有效培養。
例如,從早上的穿衣到晚上的脫衣,家長應讓幼兒獨立進行這些行為,并加以監督。幼兒園還可通過家長會或者溝通群的形式,向家長科普幼兒自理能力的作用以及相關注意事項,使得家長能夠勇于放手讓幼兒獨立進行實踐,并賦予相關的機會。
(五)加強幼兒理解
為了能夠讓幼兒逐漸具備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加強幼兒的理解,使得幼兒能夠逐漸掌握各種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在各個生活場景中實現相關行為的獨立完成。為此,教師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發現機會,對幼兒的自理能力進行培養,從而使其逐漸掌握各種生活技能。
教師在進行生活技能的傳授過程中,需要良好的教學能力,使得教育導入時機能夠更加精準,讓幼兒能夠在各個生活場景下提升生活技能,進而逐漸加強幼兒的自理能力,不但為幼兒將來的生活和學習打下堅實基礎,還能夠讓教師更好地實現小班幼兒的教育目標[2]。
(六)轉變教育觀念
家庭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家長需要對教育的方法與模式以及教育觀念進行轉變,以更好地提升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通過家長會、相關材料等形式,使得家長逐漸對幼兒自理能力重要性具有清晰認知,并通過對幼兒在園中的生活狀況的實地觀察、家長開放日、調查問卷等活動,使得家長對幼兒的生活狀況具有更加深入地了解,通過個例、家訪等形式,與家長交流經驗,使得家長對于育兒觀念具有更加明確的認知。
(七)強化自助服務
根據幼兒的身心發育特點,可通過將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培養融入到主題之中,或者通過課程的形式開展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通過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結合幼兒的個性需求,使得相關指導能夠更加激發幼兒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意愿與興趣。通過游戲角色扮演、現場示范與模仿等形式,使得幼兒對于自理能力的學習更加具有主動性,并配合相應的引導與鼓勵,使得幼兒更加具有動力與自信心,進一步提升幼兒的生活技能水平。
結論:
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對于未來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其能夠提升認知水準,另一方面,還能夠提升溝通能力,此外,對于幼兒良好品質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為此,教師方面必須通過言傳身教,使得幼兒能夠加強自身的生活技能,通過與家長的合作,轉變過去的教育理念,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從而使得幼兒的自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唐詩琪.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對策[J].文學教育(下),2020(5):146-147.
[2]謝菊娣.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探討[J].文淵(高中版),2020(6):1080-1081.
此文系張家港市2021年度微型課題《“教學做合一”理論下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21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