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蘭
摘要: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自覺地、有意識的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在授予學生一定的知識、技能,發展他們智力和創造力的同時,維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必須利用心理健康的專業知識,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 調整學生的心理,恢復心理平衡,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
關鍵詞:巧撥心弦;精掘心愫;妙啟心智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可見數學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學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而數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自覺地、有意識的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在授予學生一定的知識、技能,發展他們智力和創造力的同時,維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學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各種積極措施。因此,在教學中,著眼于心理素質教育培養為目標來進行教學,使數學學習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滲透互相促進,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質量和效益,真正地讓學生學懂數學,感悟數學。
一、巧撥心弦,激發學習興趣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育心理學也認為,興趣是學習的催化劑,是學生從事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它能促使學生萌發出強烈的求知欲,從內心產生一種自我追求,推動他們積極探索,努力攀登,向著自己認定的目標奮進。人的興趣往往是由于好奇而產生的,在數學課中若能緊緊抓住學生這一心理,巧撥心弦,就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講過三點的圓時,可以先放一段破鏡重圓的故事,學生會滿腹狐疑,這節不會就看錄像吧?接著拿出一面摔成不規則的破鏡,問“同學們,你們能‘破鏡重圓’嗎”。學生激情高漲,紛紛動手嘗試。于是抓住學生這個興奮點,讓學生動手操作,再行講解,學生對“經過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確定一個圓”的理解非常深刻。再如:講“三線八角”時,學生判斷不清兩個角是不是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我就用兩只手比給學生看,學生覺得好奇,原來三線八角還可以這樣來找,紛紛效法,以此促進了注意力的集中,刺激了思維活動,加強了學生對數學學科的興趣,同時也使學生產生了主動探索知識的興趣。
二、精掘心愫,構建微笑課堂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曾說過:“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而情感的投入、體態語言的傾情展示以及營造民主、公平、和諧的教學氛圍對提高數學成績和推進學生身心健康是很重要的。心理教育學家也提出,對學生最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投情”,最好的“投情”方式是“微笑”。教師應把微笑帶進課堂,使它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讓學生感到學數學是一種樂趣而不是包袱。老師親切和善的教態,善意的微笑,生動幽默的語言,鼓勵的目光和神情,一個強而有力的手勢,一聲由衷的贊許,甚至一個默許的眼神,都會激發起孩子學習的熱情。如:特級教師——賁友林執教的《圓的認識》,整節課教師都是和藹可親、不偏不倚,還有這樣一個環節,他讓學生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畫圓的半徑、直徑,比比誰畫得多?誰獲得金牌?當比賽結束完,讓學生說說自己畫了幾條時,他微笑著告訴孩子:這個比賽輸了沒關系,因為老師規定時間,如果老師沒有規定時間,讓你繼續畫能畫幾條?(無數條)它們的長短如何?(一樣長),這不是無足輕重的兒戲之舉,教師的微笑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點燃了智慧與創造的點點火花。 “微笑”是與學生情感交流和心靈溝通的靈丹妙藥,“微笑”的課堂,愉悅、民主、和諧的課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三、妙啟心智,樹立學習信心
烏申斯基說過:“如果教育者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須從一切方面了解人?!睆倪@個意義上說,真正的教育必然是從心與心的對話開始的。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經常面臨各種困難,這就要求他們要用刻苦耐勞的精神去戰勝困難。自卑是成功的絆腳石,自信是學習和事業成功的前提。自信心,是一種可貴的心理狀態。它能將人的一切潛能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發揮,并達到最佳狀態。但學生的自信心不同程度的存在著差異,而這些差異又在數學課的學習中表現出來。第斯多惠也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對這部分學生更加關愛,多進行鼓勵,表揚,哪怕只有一點點進步,就要及時給以表揚。遇到困難,就要告訴學生―――其實挫折就是成功前的訓練,還要和學生一道分析失敗的歸因,討論出解決困難的具體辦法。同時,要千方百計找出學生的“閃光點”,表揚、鼓勵學生。例如,在一次數學課中,一個學生回答問題說的非常好,我正想表揚這個平時很少發言的學生,但是為了讓他對自己更有信心,我讓其他學生對他進行評價,他哪些地方說的好?一個學生指出:他說的非常清楚,而且思路也很清晰。這個學生聽了過后,整堂課一直坐得非常端正,而且聽得也很認真。因此,通過合理的評價可以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同時也使他們更加主動的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從心理角度看: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歡樂,便會激起追求無休止的成功的力量和信心。
總之,數學是一門科學,師生都必須持科學的態度,冷靜地思考,沉著地應對教與學,運用教育心理學的知識正確處理好師與生、知識與實踐的關系。教師必須利用心理健康的專業知識,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 調整學生的心理,恢復心理平衡,充分開發他們的潛能,培養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為數學課堂教學營造一個輕松、融洽的氛圍,將心理健康教育扎實有效地滲透到每一節數學課堂中,讓數學課堂更好地潤澤著每一個學生純真的心!
參考文獻:
[1]《論語·雍也》、《教育指南》、《科學時報》200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