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中
摘要:近年來,由于受到擴招的影響,生源質量下滑,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素質普遍受到影響,這樣,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給中專學校的老師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如何當好課堂領路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真正提高教學質量,筆者談點看法。
關鍵詞:課堂;教學;效果
作為一名老師,只有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才能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實現教有所獲,學有所得的目的。為努力當好課堂領路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點體會:
一、激發并保持學生對教學活動的注意
我們知道,教學活動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材為主線、教學方法為手段的有機結合。教師在課堂上使學生注意是教學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教師給教學活動增加一些刺激因素,可以起到指導和控制學生注意的作用。比如,講課聲調的抑揚頓挫、演示操作的技巧、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板書的獨特新奇等,都能使學生的注意力跟著你走。
二、適時變換講課方式,注意講課技巧
(一)聲音的變換
聲音的變換,包括語調、音量、節奏和語速的變換。我們在進行教學過程時,能做到適當的變換,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顯著的效果,可使教師的講述更生動、富有感染力,還可以突出重點、吸引注意、加深印象。
(二)身體位置的變換
講課時,身體位置的變換,也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一個手段。一是在講臺上適當的走動,引導學生到黑板的各個部分;二是在學生中間走動,縮短師生間的空間距離,使學生感覺到在心理上與老師接近。
(三)目光的接觸
講課時,教師的目光應當采用注視全班同學、部分同學和個別同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師生交流。通過目光接觸,可以表達教師對學生的期待、鼓勵、肯定、贊許等,也可以傳遞暗示、警告、批評等信息。
三、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不僅是一個知識傳授過程,而且是一個心理影響過程,是信息的相互反饋和融合。只有教師教得主動,而沒有學生學得主動,是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為使學生學習具有主動性,教師必須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傳授知識過程中正確引導和影響學生,以精神飽滿、情趣盎然的“師容”和生動形象的語言和動作去感染學生,以自己的威信去折服學生,以自己的真知灼見去征服學生,以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和思維方式去啟發學生,這樣,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就高,對學習就“動情”。
四、重視教學目標的層次化、具體化
授課時,要求學生干什么、問題是什么、明白什么、為什么?等等。總體要求是:后進生吃到,中等生吃飽,優等生吃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要傾注全部的愛心和熱情,對教育對象一視同仁,在給優生“錦上添花”時,一定要注意為中間生和暫時差生“雪中送炭”。總書記說:“我們都是追夢人。”課堂上我們也要做一個“追夢人”。要很“拼”課堂。授課內容要詳略得當,嚴謹有序。對于重點、難點問題要濃墨重彩,對于次要問題只需輕描淡寫。做到:重點問要題突出如眾星捧月,難點問題要分散似迂回包抄,杜絕簡單問題長笛重鳴。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要采用“剝竹筍”的辦法,逐個突破;關鍵問題,要善于用“開鎖”的技巧,點石成金。也就是,教師講課要體現出:講實質、講要領、講思路、講規律、講準重點、講懂難點。
五、課堂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
我們知道,教師在學生中具有極大的感染性和示范性。在課堂教學中,這種感染性和示范性,就是一股強大的鼓舞力和推動力,形成“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應。這就要求我們除了具有高尚的情操外,還應具有豐富的情感素質:一是激情——對生活充滿熱愛,對學生滿懷熱情,對周圍的事物有強烈的愛憎和鮮明的是非觀;二是敏感——善于用心體察學生最細微的情緒變化;三是機智——善于因人、因事、因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四是幽默——善于用風趣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準確生動地傳達給學生,從而使學生在心理上產生共鳴,在性情上得到陶冶。
六、把握“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所謂“有所為”就是:第一、積極組織教學,保證良好的教學秩序。課堂教學中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事情,要運用機智的手段來組織好教學。第二、積極正確的引導,保證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和思路。我們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樣不能忽視教師的積極引導。第三、及時檢查糾正,保證學生做到堂堂清。課堂上,學生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教師的幫助糾正很重要。第四、多多肯定鼓勵,保證學生充分的自信心。
“有所不為”就是:第一,放得下羅嗦,把時間交給學生。精講,把時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去自主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第二,放得下直白,把思考留給學生。課堂教學中,婆婆媽媽式的直白應放得下,把更多的思維空間留給學生。提倡學生各抒己見,形成自己的見解。許多問題不要直接告訴學生結果,而由學生通過動手動腦來獲得。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教師主要在學習方法上指導,思維方式上點撥。讓學生成為愛動腦、善動腦的學習者。第三、放得下架子,把交流讓給學生。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在教學中家長式的命令,過分的逼迫,難以與學生形成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多討論、多交流,消除隔閡,最大的理解、寬容和善待學生,才能形成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嚴師出高徒”,這里的“嚴”,應理解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做學生的楷模,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生活的引路人。師生交流、討論問題,有時說話的語氣也很重要。一堂成功的課,必須有良好的師生間雙邊活動,這樣教學相長,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第四、放得下手腳,把機會交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課程改革的重要要求。讀書是學習,實踐是更重要的學習。多把動手的交給學生,都是鍛煉學生的分析、思考的好機會。酸甜苦辣都是營養,成功失敗也是收獲。“紙上得來總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正是最好的詮釋。
總之,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當好課堂領路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源動力和助推器。
參考文獻:
[1]強克文. "打造"五化"課堂——講好思政課 做好引路人." 中學政治教學參考 18:1.
[2]朱麗敏. “淺談怎樣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信息教研周刊 000.006(2011):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