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和吉日嘎拉
摘要:我國現階段實行“西部計劃”,許許多多的愛心人士,包括現階段畢業大學生以及各種有能力的人,不斷前往西部。但是,由于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特點,存在較大的文化差異,在語言方面也存在巨大的阻礙,這樣就導致了各個地區對于通用語言的接受能力變差,學生的接受能力也相對薄弱,針對一系列的問題,國家實用的統編教材實行通用語音文字,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而且,針對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進行調整,力求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將語文教學視為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少數民族;語文教學;方法與應用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對于少數民族的教育也歸入改革內容當中。語文教學是其他學科學習的一個重要基礎,不少少數民族地區將語文的教學視為重難點,由于我國是一個民族大國,共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化,在學習方面有巨大的阻礙,所以國家出版了國家通用語文教課書,人民教育出版社。打破語言障礙,為更多的少數民族學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走進全國,體驗到不同的人文情懷。
一、現階段少數民族地區小學語文教學現存問題
1.1教師的教學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
在現階段的少數民族教學過程中,許多老師仍按著傳統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在科學教育的大背景下,一些傳統模式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應,如果老師在課堂上一味的講,關注學生的反應較少,不少學生跟不上老師的思路,這樣的情況就容易造成學生們走思,對于課程內容關注較少,下課時老師布置課下習題,由于在課上沒有聽懂,習題上的一些內容根本無法自己去解答,這樣就容易出現抄襲現象,對待作業不認真,這其中不只是有學生的問題,更有老師教學方法的問題,一節課過后,不只是學生要反思課上學到了什么,老師也要有反思,這一節課的教學方法是否符合學生。
1.2少數民族的部分學生無法適應統編教材
在近幾年的調查過程中可以發現,我國出臺宣布,少數民族地區使用統編教材,導致大部分學生無法適應,學習成績直接下滑。課上學習效率達不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不到提高,不能激發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熱情。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民族大國,想要實行統編的教材,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各個地區都有著不同的語言文化特色,所以需要國家出臺相應的政治政策,讓孩子們可以慢慢的適應統編教材。
二、提高少數民族地區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策
2.1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
當今時代科技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觀念已經不符合當今時代的要求,教學模式無法適用于現在的教學,所以,提高少數民族地區的語文教學質量,首先,就是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或者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融入創新,轉變教學的觀念,積極響應我國的教育改革策略。此外,也要加強對于少數民族地區的師資力量,有的放矢,首先就是老學校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將學生們教室內的設施設備進行更換,而且對老師也要進行專業培訓,加強老師們的職業素養。
比如:講《孟母三遷》這一課,這是一篇文言文,傳統的教學方法,將課文翻譯一遍,對學生講解。但是這樣無法擴大學生的學習資源,老師,可以在課前找一下相關內容,對于課文的內容進行一下拓展,講一下就作者生平,讓學生對作者有一定了解,這樣在有限的課堂上就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
2.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學習的老師”,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如果他們喜歡某一節課的課堂氛圍,那么他們就會盡力學好,這一節的內容,所以要想讓學生們提高對于語文課的學習欲,就要讓他們愛上語文課堂,對語文感興趣。
例如:課外《楊氏之子》,文言文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針對這一問題,老師可以在課上選出幾個學生,讓學生們上臺來進行角色表演,認真體會,課本中人物的情感,采用情境式教學方法,可以放學生們更好的理解人物的感情,用新型的方法體會不一樣的語文課,提高課堂的整體氣氛,改變學生們對語文課的刻板看法。
2.3國家出臺相應的政治政策
由于各個地區不同的文化背景,實行統編的教材還存在一定困難。這就要求政府出臺相關的政治政策,讓學生們更快的接受統編的教材,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們對于語文的自信心。
結束語
總而言之,我國十分看重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一直在積極參與。在此方面,要從老師和學校兩方面入手,對于學校來說,要加強師資隊伍,合理利用現有資源,為學生學習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老師作為與學生直接接觸的人,要做好榜樣作用,教學方法不斷進行創新,拓寬學生們學習的知識面,開展一些課堂創新,讓他們愿意在語文課堂上進行學習,認識到語文課,不只是單純的學習詞語的解釋,更好地理解語文課的存在意義。
參考文獻:
[1]謝啟晃,孫若瓊.中國民族教育發展戰略決策[M],中央民族教育學院出版社,2010.
[2]潘華清.對少數民族地區語文課堂教學的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語文)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