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臣


摘? 要:目的? 分析實施手術麻醉的老年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相關影響因素,并探討有效防護措施。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寧連縣第一人民醫院實施手術麻醉的580例老年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有無醫院感染分為醫院感染組40例和無醫院感染組540例,統計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結果? 580例患者中,發生醫院感染40例,感染發生率為6.89%(40/580)。40例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24例,占60.00%(24/40)。單因素分析結果提示,感染組麻醉時間≥3 h、全身麻醉、合并基礎疾病、未使用一次性過濾器、急診手術、未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和使用呼吸機情況均高于無感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結果提示,影響患者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較多,使用一次性過濾器、麻醉方式、手術方式、麻醉時間、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合并基礎疾病及使用呼吸機都是導致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結論? 實施手術麻醉的老年患者具有較高的醫院感染風險,且患者醫院感染的影響因素較多,臨床應針對導致患者醫院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有針對性地做好防護,可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醫院感染風險,加速患者術后康復,改善預后。
關鍵詞:手術麻醉;醫院感染;老年患者;影響因素;防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R978.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3-0132-03
醫院感染是指患者住院期間所獲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間感染和出院后48 h內發生的感染,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和切口發炎等癥狀,可加重患者的痛苦,增加臨床治療難度,且不利于患者康復[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及醫療技術的進步,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數量也顯著增加。麻醉是患者實施手術治療必不可少的環節,在患者圍術期具有較高的醫院感染風險,可直接影響患者手術效果及預后[2]。因此,臨床應針對老年手術麻醉患者的醫院感染發生原因,制定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醫院感染風險,促進患者生活質量及預后改善[3]。現分析總結患者醫院感染相關影響因素,并探討有效的防護措施,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寧連縣第一人民醫院實施手術麻醉的580例老年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有無醫院感染分為醫院感染組和無醫院感染組。其中醫院感染組患者40例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62~78歲,平均年齡(69.84±3.76)歲。無醫院感染組540例患者中,男性278例,女262例;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69.87±3.81)歲。患者均知曉研究內容。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符合手術和麻醉指征;②臨床資料完備。
排除標準:①手術禁忌證者;②精神疾病者;③認知功能障礙者;④不配合者。
1.3? 方法
對58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收集患者的年齡、性別、麻醉時間、麻醉方式、手術方式、一次性過濾器使用、合并基礎疾病、呼吸機使用及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等資料,分析醫院感染與無感染患者的基本資料及引發醫院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數據進行錄入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應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應用t檢驗,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進行影響因素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老年患者醫院感染情況分析
580例患者中,發生醫院感染40例,感染發生率為6.89%(40/580)。40例感染患者中呼吸道感染24例,占60.00%(24/40);手術部位感染7例,占17.50%(7/40);尿道感染3例,占7.50%(3/40);胃腸道感染2例,占5.00%(2/40),其他部位感染4例,占10.00%(4/40)。
2.2? 老年患者醫院感染單因素分析
醫院感染組患者的麻醉時間≥3 h、全身麻醉、合并基礎疾病、一次性過濾器使用、急診手術、呼吸機使用情況與無醫院感染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老年患者醫院感染多因素分析結果
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影響患者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較多,麻醉時間、麻醉方式、手術方式、一次性過濾器使用、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使用呼吸機及合并基礎疾病都是導致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3? 討論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各方面機體功能減弱,合并基礎疾病較多,抵抗能力較弱,所以較之年輕群體,老年患者具有更高的手術與麻醉風險,術后較容易出現呼吸道感染、切口感染等醫院內感染現象[4]。本研究經回歸分析發現,導致老年手術麻醉發生醫院感染的原因較多,包括:①麻醉方式,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插管操作容易對口腔與呼吸道黏膜造成損傷,導致其鼻咽部的感染防御能力下降,造成損傷部位細菌繁殖,增加患者的呼吸道感染風險。②麻醉時間,患者的麻醉時間越長,會導致傷口長時間暴露在環境中,具有更高的病原菌感染概率。③一次性過濾器的使用,能夠提升麻醉劑中病原體清除效率,但如果消毒后如果再次應用無法徹底清除病原體,會增加患者的感染風險。④手術方式,實施急診手術的患者,由于醫師對患者情況了解不充分,且通常需緊急執行手術操作,較擇期手術具有更高的感染概率。⑤合并基礎疾病,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多種疾病,導致患者抵抗能力較弱,更容易出現感染的情況。⑥呼吸機的使用,會導致呼吸道與外界環境直接接觸,鼻腔防衛作用變差,容易出現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情況。⑦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能夠起到一定的感染預防作用,但是不可濫用抗菌藥物,以免增加耐藥性。
針對上述醫院感染影響因素,臨床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護,包括:①加強對麻醉手術室的消毒管理,嚴格落實無菌操作理論,對醫療器械的消毒滅菌流程嚴格把控,對于已經使用過的一次性醫療用品應及時銷毀,并對未使用的醫療用品及器械合理存放和維護保養。②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麻醉方式,盡可能減少患者的麻醉時間,以減輕麻醉造成的不良影響,降低感染風險[5]。③盡可能使用一次性過濾器,減少麻醉劑中的細菌殘留,對于考慮實施術前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患者,應綜合考慮患者的病情、抗菌藥物劑量及種類等情況,選擇最為合適的抗菌藥物,確保患者用藥安全。④對于伴有其他基礎疾病的患者,應積極予以對癥治療,在控制基礎疾病的基礎上,盡可能提升患者的免疫能力,減少感染發生。⑤加強對臨床醫務人員的衛生培訓,嚴格無菌操作,提升其手衛生依從性,做好全方位干預,最大限度減少病原菌傳播。
綜上,老年手術麻醉容易發生醫院感染,且與多種影響因素有關,臨床應針對醫院感染相關影響因素,有針對性地做好防護,以有效減少醫院感染發生,加速患者術后康復,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陳娟,趙志芳.老年骨科患者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及護理干預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13):1816-1820.
[2]王丹,朱丹,倪秀石,等.綜合重癥監護病房老年患者醫院感染現狀及危險因素分析[J].老年醫學與保健,2021,27(2):228-233.
[3]支慧,吳蘇.老年手術麻醉患者醫院感染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及防護措施[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12):43-45.
[4]冉婷,林小璐,鄒香,等.全身麻醉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危險性因素及預防措施[J].海南醫學,2019,30(11):1411-1414.
[5]李中華,何仁洪,徐巧敏,等.老年骨科手術患者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術后醫院感染病原菌和耐藥性與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07):1049-1052,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