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露
摘要:學前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奠基教育,相比于知識教育,幼兒園學前教育更多是以培養生活習慣為前提,引導幼兒在生活當中感受生活樂趣,形成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生活常規教育在幼兒園一日生活當中教育功能鮮明,但現有幼兒園教育中,教師對于生活常規教育理解片面,同時沒有扮演好榜樣形象,導致生活常規教育質量不高。幼兒園應當組織開展教師培訓,為教師提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層面的升級,同時以教學研討為機制,組織教師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困難集思廣益,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幼兒園;生活常規;一日生活;教學質量
幼兒園生活常規教育在幼兒成長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教師需要與幼兒家長彼此配合,依托幼兒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起科學的生活常規。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手段幫助幼兒在飲食、睡眠、關系、排泄等方面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對于幼兒教師來說,應當充分顧及幼兒的年齡特征和成長情況,抓住規則意識萌芽的重要時期,采用正確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
一、幼兒園生活常規教育的重要性
幼兒園生活常規教育主要是一種規則性教育,旨在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和生活自理能力。生活常規教育覆蓋面積為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及幼兒在上午到園之后,指導下午離開幼兒園的整個在園時間段,其中包含園內參與的所有教學活動和生活活動。幼兒園一日生活通常較為豐富,其中生活行為如喝水、吃飯午休等,戶外活動如建構區表演區活動、個人游戲活動、小組活動等,都需要幼兒能夠參與進來,幼兒需要對生活活動有所感知,并能夠自覺地遵守活動規則,能夠獨立完成一些生活行為。對于年齡較小的幼兒來說,他們并不能自主形成相關能力,需要配合教師教學和引領,不斷地掌握技能,形成規則意識。
面向幼兒園一日生活的生活常規教育,幼兒教師應當認識到,通過生活常規教育形式,能夠幫助幼兒在一日生活環節當中了解各種規則,不斷形成對于規則的了解和尊重。同時形成活動自主性,能夠以自理的方式對生活中的簡單事情進行有效處理。幼兒教師在其中應當扮演引領者角色,為幫助幼兒全面發展,同時強化班級管理,提供相應的教育服務,引領幼兒形成健康自覺 的生活能力。
二、幼兒園生活常規教育面臨的問題
(一)幼兒教師對生活常規教育存在認知偏差
觀察發現,幼兒園教師在實際的幼兒教育工作中表現出較為沉重的壓力,大部分實踐集中在各類幼兒教育活動的設計和組織當中。在這樣的環境下,幼兒園教師普遍認為生活常規教育主要是行為教育,即幫助幼兒作出良好行為,以此來提升管理效果。這種認知方式是對于生活常規教育的誤判,較為片面。教師沒能體會到培養與良好習慣養成之間的關系,也沒能將規則意識融入到行為教育當中。
(二)教師忽視自身在教學中的示范性
有社會研究顯示,幼兒園教學環境中,幼兒教師對于自身的要求和對于幼兒的要求表現并不一致,采用雙重標準,較為寬泛地對待自己,而較為嚴格地對待幼兒。例如在吃飯中,教師要求幼兒吃飯時不許說話,而教師本人卻與其他教師頻繁聊天。應當注意到的是,教師是幼兒的模仿對象,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能夠影響幼兒。雙重標準下,教師的示范性將大打折扣,導致幼兒在感到困惑的同時,也形成了不守規則的潛意識。對于這種情況,幼兒教師應當引起重視。
(三)教學方法過于依賴經驗
幼兒生活常規教育中,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溝通手段,更多來源于以往教育中的經驗,對于新的理念或新的觀念,接受程度不高。目前幼兒園教師工作主要采用老帶新模式,即由老教師帶領新教師,通過示范觀摩教學方式,來幫助新教師適應環境。但是在這種模式下,經驗為核心導向的教學觀念,便產生了根深蒂固的影響。一些錯誤的觀念和較為陳舊的認知,在生活常規教育當中大行其道,導致新穎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無法融入到教學當中來。
三、幼兒園提升生活常規教育質量的策略
(一)引導教師尊重幼兒主體地位
對于幼兒教師來說,他們在幼兒教育當中所選擇的教學策略,將直接決定教學質量的高低。幼兒生活常規教育與一般的知識教育不同,它的主要目的在與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幫助幼兒在幼兒園學習中養成良好習慣。對于教師來說,應當扭轉單純的班級管理片面觀念,認識到幼兒教育在習慣塑造和人格培養方面的重要作用,強化幼兒的主體地位,尊重幼兒本身的差異性,認識到幼兒成長的特征,進而形成新的幼兒生活常規教育觀念,將深入幼兒生活、指引幼兒形成生活規則意識為關鍵,提升生活常規教育質量。
(二)積極參與培訓擴充理論知識
目前部分幼兒教師為剛剛畢業的學前專業學生,他們對于幼兒生活情況了解不多,缺少與幼兒的長時間接觸,所采取的幼兒教學方式大部分來源于書本教材,沒有教學實踐經驗。幼兒園方面針對生活常規教育的質量提升,應當推出相關的培訓項目,為幼兒教師提供提升自我、改善自我的機會。幼兒園可以采用園內培訓的方式,來針對所處幼兒年齡特點、思想意識、規則思考和生活方式等,為幼兒教師提供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教學建議,幫助幼兒教師能夠清晰準確地認識到幼兒生活常規教育的關鍵所在,積極主動地提升自身的教學意識,提高教學能力。
(三)組織開展教研活動促進思想交流
幼兒園教學工作同樣應當開展重要的教學研討機制,為幼兒教師提供溝通交流的機會,幫助幼兒教師解決在生活常規教育方面面臨的諸多問題。以生活常規教育為核心,展開主題式的教研活動,引導教師以小組的形式對生活常規教育進行每日總結或每周總結,通過總結來發現問題,進行討論,彼此之間交流心得經驗,吸收優秀的教學理念,集思廣益,幫助幼兒教師能夠認識局限,突破思想,以更專業、更飽滿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幼兒生活常規教學活動當中去。
參考文獻:
[1] 習淑琴. 關于幼兒園生活常規活動的價值與開展策略的思考[J].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2):1.
[2] 唐甜. 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教育策略芻議[J].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21(3):1.
[3] 王永杰. 小班幼兒生活常規習得研究——以秦皇島市A幼兒園為例[J]. 江西教育學院學報, 2019, 040(004):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