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戈
摘要: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應當具備的,能夠適應未來生活所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也要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啟發者和示范者,要讓數學在小學生的眼里,變成看得到、摸得著、用得上的學科。因此,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應注重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做好小學生計算能力成長輔助工作。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策略
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現狀并不樂觀,如果小學生無法形成良好的數學計算能力,那么也難以在問題解決活動中自主驗證數量關系,無法讓學生學會學數學。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及時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改善學生的計算思維,以便為促使學生學會學數學做準備。本文將介紹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如何組織計算教學活動。
一、創設實際情境,優化學生的計算思維
因為課堂情境脫離現實,無法及時喚起學生的生活記憶,影響了學生對算理算法知識的理解情況。面對這一現實問題,小學數學教師便要積極調整創設情境的方式方法,以合理情境展現生活中的數量關系,以便由此啟發學生,優化學生的計算思維。借助情境,我們則可將算理與算法知識教學結合起來,既可讓學生理解運算道理,也能讓學生自主推導運算方法,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在情境驅動下,小學數學教師也要鼓勵學生自主探索運算法則,讓學生積極遷移自己的運算經驗,使其客觀分析運算規律、運算法則,以便逐步提升學生的運算水平。如此,則可從根本上改善運算教學質量,讓學生實現可持續發展。
例如,在《多位數成一位數》一課教學中,老師就利用以下問題創設了實際情境。問題一:學校為了獎勵進步突出的學生,準備在各個班級內選擇學習成績優異、素質水平較高、樂于助人、進步突出的三名學生,而本校各個班級數量加起來大約有30個班級,請問學校需要購買多少份獎品?問題二:小安在媽媽的陪伴下來到商場,看中了單價都是200元的鞋子、外套與褲子,媽媽也為小安購買了這三件物品,請問一共花了多少元?這兩個問題比較貼合現實,有利于啟發學生,讓學生自主回憶數學計算經驗。根據自己的理解,本班學生也列出了“30×3”“200×3”這兩個算式,能夠以豎式計算方式得出結果。在此基礎上,老師就引導學生觀察了“30×3”“200×3”這兩個算式的特點,數一數被乘數末尾的0與乘積末尾0的數量關系,據此啟發學生,讓學生思考整十、整百數乘以一位數的口算技巧。如此,小學生就能自主建構運算知識,切實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學習行為,更新了學生的知識結構。
二、豐富運算練習,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有人指出,數學本身就是由“問題與解”構成的,學好數學的過程必然是由不斷的問題解決活動組成的。實際上,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知識記憶周期本身就比較短,如果缺乏足夠的運算練習,那么便很難形成良好的數感,不利于學生自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數量問題。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就要組織豐富的運算練習活動,有效訓練學生的計算能力,以便逐步提升學生的運算水平,讓學生真正實現有效學習。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需要從筆算練習、口算心算練習、估算練習等多個角度展開,本身便需要創新運算形式。而且,為了避免小學生產生枯燥乏味之感,教師也要主動創新數學運算練習的基本形式,利用豐富多元的趣味練習活動逐步強化學生的運算能力。
在數學課上,老師會留出足夠的的時間去訓練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例如,在《兩位數乘兩位數》一課的教學中,老師就讓本班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推導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運算法則,重點強調了豎式計算的重要性,告訴學生一定要對齊數位,且要觀察兩位數乘兩位數算式是否需要進位計算。然后,老師組織了課堂習題檢測活動,展示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算式,希望學生及時鞏固知識記憶。為了增添數學練習的趣味性,老師還創新了數學計算形式,設計了小組計算規則:本班學生以6人為一組進行運算練習,共同完成30道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運算任務,組內成員可以自主協調每個成員所應承擔的解題數量,但是每個學生不可少于3道;最先計算完全部算式結果的小組可舉手示意,將答案寫在紙條上,老師會收集這些紙條,檢查運算結果;第一個能夠全部正確計算算式結果的小組則將取得本輪運算比賽的勝利,老師會獎勵學生相應的文具用品或者數學繪本。之所以要通過小組競爭的方式組織課堂練習活動,是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集中精力探索運算知識。如此,則可有效培養學生的運算興趣。
三、重視習慣養成,培養學生的運算習慣
如果小學生可以在數學學習階段養成良好的運算習慣,那么則可為促使學生在未來的數學學習活動中實現有效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有利于逐步優化學生的運算思維,讓學生真正實現有效成長。而且,在上文現狀分析的過程中已經指出,小學生尚未養成良好的運算習慣,并因此衍生出了許多運算錯誤。對此,小學數學教師便要切實實施習慣養成教育指導活動,客觀分析學生目前所顯露出來的壞習慣,對癥下藥、及時指導,通過全面監督與科學干預逐步優化學生的運算習慣,為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做準備。在引導學生養成良好運算習慣的教學實踐過程中,老師會采用差異性的教學方式去輔導學生,及時調整學生的運算行為。
例如,老師所在的班級有一個學生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運算錯誤,尤其是計算兩級算式,或者需要進位、退位計算時,運算錯誤層出不窮。通過觀察可以判斷,這個學生總是過于依賴心算,很少打草稿。于是,老師就監督學生以筆算方式計算各類習題,告訴學生要列清楚所有的計算步驟,而且還要以逆向思維去驗證每一個算式的結果是否正確。
綜上所述,計算教學至關重要,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任務。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并為此創設符合現實的運算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運算規律,豐富運算練習活動,伴隨著習慣養成教育,逐步優化學生的計算思維與計算能力,為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科能力做準備。
參考文獻:
[1]朱笑晨.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理解算理的現狀調查[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0.
[2]邱超超.小學數學估算教學現狀分析及策略研究[D].海口:海南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