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悅
(作者單位: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巖彩畫是指以礦物色為主要用色的藝術作品,是一種較為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要想創造一幅優質的巖彩畫作品,繪畫者需要加強對色彩心理學的學習。色彩心理學中的色彩與物理學中的色彩之間的對應關系不僅是簡單的比例關系,而且具有不同的特征,以及如何將這種感知差異應用到實踐中,以促進與聽眾的交流,這一點需要被學者們探索和研究。在巖彩畫創作中,應促進色彩的表達。
巖彩畫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藝術風格百花齊放,經過多年漫長歲月的洗禮,依然能得到民眾的推崇和喜愛。巖彩畫作為中國傳統繪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繪畫藝術中占據重要地位,始終綻放著耀眼的藝術色彩。色彩構成是繪畫中的一種表達語言,是藝術家審美創造的結果,也是創造不斷變化的色彩效果的關鍵。如今,越來越多的畫家開始關注色彩構成因素在創造畫面氛圍和表達個人感覺方面的作用。并且作為指導繪畫的理論基礎,結合巖彩畫的特點,進行了各種創造性的嘗試。巖彩畫作為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可以追溯其發展歷史,在我國具有深厚的淵源。一個有著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古老文明國家,繪畫是反映其精神文明發展的重要手段和媒介。據相關史料記載和出土的彩陶文物可知,早在半坡原始社會時期,我國就有了“巖彩畫”應用的影子,有早期礦物顏料的涂抹痕跡。巖彩畫作為我國的藝術瑰寶,具有漫長的發展歷史,盛于漢唐時期。作為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巖彩畫是重要的橋梁和樞紐,將早期的重彩畫與后來的巖彩畫連接起來。巖彩畫具有非常深遠的文化內涵,在我國傳統民族文化中是重要的構成部分。早在公元一世紀,西域佛教文化盛行,快速傳入我國。當時的礦物顏料具有非常濃厚的色彩,并且具有耐久性,在佛教文化藝術造型的設計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礦物顏料是巖彩畫創作的主要形式,為后人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比如在甘肅的敦煌莫高窟,其巖彩畫十分精美,工藝技巧高超,充分展現出了傳統礦物顏料及傳統技法綜合運用的藝術魅力。再如山西的永樂宮,其巖彩畫盛大完整,工藝精湛,它不僅涵蓋了道教、佛教及儒教諸多內容,還結合了元代自身的繪畫特點,被譽為中古繪畫史上的一大奇跡。可見,我國巖彩畫的繪畫樣式,呈現出多元化,形成鮮明的特征。然而在中國繪畫史上,巖彩畫的繪制方法尚不夠普及,由于受到中國畫審美情趣的影響,造成了水墨繪畫在中國繪畫史上居于主要的地位,其材料的使用和色彩的搭配與巖彩畫也存在很大的差別。在發達和成熟的水墨體系的基礎上,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審美標準。在巖彩畫的繪制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在世界經濟文化交融的今天,中國畫的水墨系統作為一種精神的承載,具有文化符號意義。材料和色彩的應用可以進行情感的表達,巖彩畫中的各類色彩十分的鮮明,帶給人們深刻的印象,發揮了色彩的表現力。
巖彩畫的色彩表達需要明確色彩的心理特征及色彩的表現價值,選擇顏色分類,情感分類以及顏色系統和情感在系統中的對應關系。當前關于色彩系統的分類,相關的色彩科學家已經發展了相當成熟的理論。如RGB(加色合成法)、CMY(減色合成法)等色彩系統使用都是色彩分類研究的極大成果。情感的分類和選擇以及色彩系統和情感的相應問題仍需要與當前數據情感分析技術的發展水平以及色彩心理學的相關研究相結合。
由于可見光譜中的所有顏色系統都屬于該顏色系統,因此可以通過不同的混合關系將基本顏色系統合并到其他顏色系統中,而在非顏色系統中可以將其合并為黑色,白色。根據色彩系統的相關研究成果,確定無色系統中的黑色,白色和棕色顏色系統,以及系統中的紅色,橙色,黃色,綠色,青色,藍色和紫色這七個顏色系統,選擇十種基本顏色系統作為推薦的配色方案模型的顏色系統。
情緒轉盤的著名心理學家羅伯特·普羅佐奇奇(Robert Protozoic)給出了情緒類型與情緒之間的基本關系。他提出了兩種情緒:一種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心理狀態,另一種是基于生活變化的反饋心理狀態。喬布斯認為,情緒變化是根據生物進化理論而產生的。基于這種理解,在1980 年代,希區希克(Hitchhiker)制作了一個“情緒輪”,可以反映情緒變化,其首先提出了八種基本情緒,即激動,警惕,憤怒,仇恨,悲傷,驚奇,驚悚,敬畏。“情緒轉盤”可以分為平面顯示和立方體顯示兩種類型,用于理解情緒之間的變化和差異。在社會領域,情緒心理學通常可以幫助人們理解情緒變化的規律。
當代巖彩畫的色彩藝術表達需要加強色彩理念的構建。在此過程中,既要科學傳承中國傳統色彩理念,又要合理借鑒西方科學色彩理論。相比較而言,中國傳統繪畫色彩追求的是“隨類賦彩”,當代的巖彩畫色彩則追求的是“隨情賦彩”。現代巖彩畫沒有固定的表現手法,但仍需要被不斷完善。在進行巖彩畫創作時,創作者需要對色彩有較高的靈敏度,并且善于從礦物材料中尋求啟發,找尋色彩表達的靈感。通過充分考慮畫面的主色調,再利用冷暖色調進行對比,以確定巖彩畫色彩的表達方式。現代的巖彩畫是把使用礦物顏料作為創作前提,并在此基礎上對西方繪畫進行創新運用,以創作出滿足人們審美需求的作品。特別是吸收借鑒西方繪畫技法,反復咀嚼西方繪畫理念中的營養成分,有利于推動中國巖彩畫的可持續發展,走出以前固定繪畫模式的束縛,從而不斷取得新突破,豐富巖彩畫的藝術內涵,提高巖彩畫的藝術表現力。
現代巖彩畫色彩斑斕,不僅藝術內涵豐富,而且表現手法多種多樣。特別是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現代巖彩畫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在當前現代巖彩畫創作中,學習色彩理論和熟練的應用程序已成為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在傳統巖彩畫創作中,色彩的使用通常取決于巖彩畫創作師的經驗和有限的研究才能完成,但實際情況要復雜得多,依靠經驗和小規模的研究和色彩方案的選擇不能總是準確地反映出來。由此可見,如果在巖彩畫創作之前就可以通過技術手段獲得與巖彩畫創作工作有關的參考信息,這無疑對巖彩畫創作提供良好支持,特別是有信息作為參考,能促進配色方案的改進,有利于提高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和情感沖擊力,還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經驗造成的巖彩畫創作偏差。此外,依托大數據技術改進顏色匹配方案,對于色彩優勢作用的發揮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也能讓色彩情感的抒發、傳達及呈現更加理想。
大數據技術為傳統的解決方法帶來了新思路,傳統的巖彩畫創作方法往往依靠巖彩畫創作師的經驗來制定策略,而大數據技術可以付諸實踐。依靠巖彩畫創作師強大的邏輯,注意巖彩畫創作師無法通過數據分析注意到的細節。分析能力通常可以使巖彩畫創作師產生新的巖彩畫創作思路,在巖彩畫創作領域,大數據技術帶來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創新比技術上的突破更具革命性。色彩最初是中國繪畫中最重要的表達語言,其在藝術特征和藝術價值上非常重要。如今,時代賦予了顏色話語權,重鑄顏色創新是當代中國巖彩畫創作的必然發展,這不僅是中國多元化發展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在現代過程中尋找中國傳統藝術的新增長點,在深刻而有力的中國傳統中激活當前的感知,并朝著更廣闊的空間發展。大眾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動大眾審美意識和能力的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巖彩畫色彩表現技法的創新是重要和必要的,應當堅持“取精華,去糟粕”的原則,在傳統和外來文化中汲取營養成分,應始終保證現代巖彩畫的發展順應時代趨勢,滿足現實生活。色彩的意象是經過長期文化思想沉淀形成的,其藝術表達不是單一的客觀存在的色彩,而是色彩背后的文化底蘊和思想情感。比如在西歐地區,人們普遍認為黃色是不吉利的顏色,對黃色有抵觸的情緒。而在中國古代,人們普遍認為黃色是權力和高貴的象征,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理想。色彩的表現手法強調主觀意識,在巖彩畫創作中強調畫面色彩的創意,需要依托巖彩畫創作者的主觀意識展開合理化設計構思,以追求更高層次的審美視覺效果。這樣一來,既能擺脫客觀色彩的束縛,又能賦予色彩更多的藝術表現空間。巖彩畫作為一種藝術文化,其裝飾性特點極為明顯,都是通過對色彩進行裝飾實現的藝術效果。縱觀傳統巖彩畫作品,不難發現其色彩藝術表達規律,即主觀化、單純化及工整化。我們從中能夠深刻地認識在色彩處理中需要發揮色彩的主觀能動作用,來使畫面色彩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同時保證各顏色配合使用的和諧性、統一性,避免畫作顏色過多,破壞整體藝術美感。
如今,礦物色在巖彩畫創作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礦物色在巖彩畫創作中應用可以保留很長時間,從而提升巖彩畫的質量。在各類天氣和光線下都可以進行巖彩畫的創作,在巖彩畫創作的環節中,可以采用礦物色,礦物色是用礦物土和其他的天然化合物構成,主要色彩有紅色,黑色和白色。通常使用紅色,并且融入黑色的礦物質,白色的涂料也是天然的繪畫材料,由硅藻土制作而成,在巖彩畫創作的環節中,可以使用刷子等方式繪制,將顏料涂在干燥的地方,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巖彩畫本身就有象征意義和宗教意義,在繪制的環節中可以展現遠古時期的文化風貌。巖彩畫繪制的環節中可以融入象形文字,并非所有的巖彩畫,藝術,生產文化都可以在下身文字中找到,但是很多礦物色巖彩畫創作中融入了大量的象形文字符號,采用各類礦物色覆蓋,然后將其繪制在巖石上。巖彩畫是在巖石雕刻的基礎上繪制的一種畫作,雕刻的技術就非常的重要,在雕刻的環節中,在石材的表面進行擊打。在原始社會中,實錘本身就具有宗教意義。巖彩畫藝術通過間接的雕琢,將礦物色融入其中,呈現出當時的宗教內涵。巖彩畫藝術是一種罕見的藝術形式,通過雕刻和切割的方式,產生生動的圖案,其線條非常地細膩。巖彩畫代表著古時候的文化風貌,在巖石上進行浮雕的繪制,在巖彩畫藝術中其與雕刻藝術結合起來使用,將礦物色融入其中,可以展示當時的文化風貌,巖彩畫集民族藝術于一身,這樣的作品利用了天然的自然巖石輪廓從而產生很細致的紋理。巖彩畫的面積非常地大,通過礦物色的應用可以產生很好的效果,帶給人們逼真的感覺。巖彩畫可以在洞穴內繪制與浮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將天然巖層繪制完成后,在用礦物色進行渲染,可以產生逼真的物象帶給人們深刻的印象。巖彩畫是在石臺上進行的藝術創作,通過制造方法的分類,可以采用凹版印刷的方式,并且融入礦物色顏料,將各個地區的地理風貌展示在人們的面前,在圖案的設計環節中,可以設計主題面板,將結構確定下來,然后應用礦物色填充各類色彩,這樣的文化受到人們的歡迎,在文化和地理空間分布廣泛的地區,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巖彩畫藝術,其可以標記領土,記錄歷史事件,或者在宗教儀式中也得到廣泛的應用,這些巖彩畫藝術描繪了真實的事件,在礦物色應用其中,就可以將真實的事件以抽象的形式描繪出來。在巖彩畫的創作環節中,礦物色得到廣泛的應用,可以進行完善的色彩表達。巖彩畫在大多數洞穴藝術中,展示大多數洞穴藝術都是采用紅色或者黑色的礦物色進行繪制的,紅色用氧化亞鐵制成二氧化錳和木炭,用于黑色礦物色的制作。在巖彩畫的創作中還發現了大量的浮雕,在其中展示了宗教的內涵。在洞穴中不論是巖彩畫還是其他形式的雕像,都是采用礦物色進行,繪制展示出別樣的風貌。在巖彩畫的繪制環節中,很少加魚類和鳥類繪制其中,但是幾何符號卻非常的多。巖彩畫藝術具有象征和宗教功能,有時二者兼具,這些圖像的含義還不夠明確,在一些儀式上,可以看到巖彩畫的影子。
綜上所述,我們應該在理解和繼承中國傳統繪畫色彩風格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完善。我們既不應固守成規和古老的傳統觀念,也不應盲目追求視覺沖擊以表達個性,從而導致中國巖彩畫失去中國特色的色彩傳統。在巖彩畫發展中,發現具有中國特色的巖彩畫風格,實現更好的色彩表達,真正創造出更多具有當代特色和社會精神的優秀作品,真正引領人們提高藝術審美觀,從而傳達自己的真實感受,并自由地進行創作,馳騁于中國畫的新領域和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