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作者單位:云南師范大學)
中學教育其屬于學生基礎教育的發展時期,對于我國的教育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中學生游戲化音樂教育能夠促使中學生養成優良道德,培養藝術素養,為中學生進行“美育”奠定基礎。對中學生開展音樂活動能夠使得中學生對音樂有更加深入地了解,促使中學生能夠實現全面發展,但是現在的中學音樂活動中,很多中學沒有展開合理的音樂活動,致使音樂活動的效果不是很明顯,因此現在迫切需要為中學開展音樂活動提供優良的指導。
對于現在的中學音樂活動來說,需要將游戲化教學方式融入其中,如此可以使得中學音樂活動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第一,對于中學音樂活動來說,需要充分運用游戲化教學提升學生對于音樂活動的興趣,對于教學活動來說,興趣引導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中學生教育來說,能夠使得學生對音樂更加感興趣,采用游戲化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促使中學生積極的融入到音樂活動中,在設計音樂活動游戲時需要與中學生的實際發展特征相結合,確保游戲具備很強的吸引力,如此能夠使得中學生活動開展效果變得更加的明顯。
第二,在開展中學音樂活動時,將游戲化教學方式融入到其中,能夠使得中學養成一定的音樂核心素養,對于現在的音樂教學來說,音樂核心素養顯得尤為重要,而對于音樂核心素養來說,音樂辨識能力、音樂感知能力以及音樂興趣是其核心部分,將游戲化教學方式融入到中學音樂活動中,能夠促使中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音樂發音能力以及識別聲音的能力有所提升,進而使得學生能夠養成一定的音樂核心素養,對中學生今后學習音樂產生很大的積極影響。
第三,將游戲化教學方式融入到中學的音樂活動中,對于中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發育產生很大的影響,中學生階段是開展音樂教育的關鍵時期,也是中學生心理和身體發展的重要時期,因此,對于中學教學來說,需要科學地引導中學生的心理發展,采用游戲化教學和音樂教學活動相互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得中學生實現身心健康發展,進而更好地開展音樂教學活動,使得中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對中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很大的積極影響。
對于音樂教學來說,需要創建完善的配套設施,為中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如此才能夠更好地展開游戲化教學活動,對于現在的很多中學來說,硬件設施不夠完善,且沒有營造良好的音樂教學環境,因為中學生自身的認知能力有限,所以在生活中容易發生一些小矛盾,倘若教師不能對其展開正確的引導,會使得課堂秩序變得非常的混亂。進而對中學生展開游戲化教學活動產生不利的影響。
大部分中學在設定課程的時候,忽視了游戲教學與游戲環節的重要性,基本上都是通過理論知識對中學生進行教學,這種情況就不符合中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對發揚中學生的本性沒有任何幫助。雖說也有少數中學在教學中設置了游戲環節,但是游戲內容比較老舊,形式上也缺少活力,無法讓中學生感興趣。有許多教師在完成教學目標時,并沒有很好地利用游戲這種方式,教學成效較低。還有一部分教師看似設計了很多有趣的游戲以吸引學生的樂趣,但更多的都是形式主義,沒有任何內涵,也不符合教學目標的要求。
在基礎教育事業中,中學音樂教師具有一定的獨特性,由于中學生文化課程緊張,音樂課程開展得并不好,音樂教師需要結合中學生的特點,進行音樂教學和引導,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細心與耐心。而很多中學音樂教師并沒有認識到實際情況,僅僅是為了音樂教學而教學,中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無法真正體會和融入到教師所講的內容中,這也使教學效果并不好。中學生在做音樂游戲時,大部分教師都置身事外,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很多時候都缺少教師的指引,也不能和學生進行更好的溝通與交流。
中學在傳統的音樂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會根據自己的意識去決定游戲的進行方式與活動形式,中學生只能按照教師的方式執行,對游戲提不起興趣,缺乏參與感。還有一部分教師在游戲中只是作為一名監督者,把游戲當作一項任務,規定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發展,約束學生的行為與自由,這也使游戲失去了真正的意義,讓中學生認為游戲只是必須完成的任務,打擊了中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學的過程中,想讓游戲教學更好地進行,并提高中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師就必須先對一些傳統的場地與教具進行創新,讓中學生具有更好的游戲體驗感。因此,中學可以通過一些樂器教具讓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這種方式不僅提高了中學生的音樂樂趣,還讓中學生體驗到音符變化的魔力。當中學生能夠熟練地使用樂器時,教師可以教給學生一些有時代精神和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歌曲,為中學生在未來的音樂能力的發展上種下種子。
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結合游戲進行教學,該種教學模式與中學生時期的身心發展特點較為符合,同時還可以作為中學生學習理論感到枯燥時的一種補充。因此,老師需要合理安排具體的游戲計劃,使該種教學模式的優勢發揮到最大化。游戲規則主要根據教學理念進行設計,老師應該把兩者進行有機結合,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趣味性。合理地進行內容設置非常有助于音樂活動相關作用的發揮,保證能夠在形式上使中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對于具體的環節設置需要滿足中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需求,并且要通俗易懂,以便中學生理解和參與。
老師應該把實踐當作游戲設置的重點,提高中學生的游戲體驗感,那些能夠滿足中學生自己動手的地方就不需要給他們提供現成的材料,促使中學生自主加工原材料,提高中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動手能力。在進行音樂方面的教學時,應該鼓勵中學生在學完歌曲之后進行自創歌曲,在歌曲之中融入自己的生活,或者在中學表演一些自己編制的舞蹈給同學們。
老師的引導對中學生的身心發育至關重要,中學生沒有較強的自主能力,所以需要老師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使他們更好地融入到集體當中,從而達到教學目的。老師需要改變原有的教學理念,關注到中學生發展的不同年齡段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打個比方說:初入中學的學生會感到比較生疏,老師可以做出表率進行自我介紹從而鼓勵學生進行自我介紹,這樣不僅可以培育中學生的口語交際還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
老師可以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安排小組,小組之間舉行競賽比拼,通過該方法提升中學生的交際能力。把游戲結合教學的模式需要從實際出發,針對中學生的性格特征,老師需要設計有差異性的游戲內容。打個比方說:針對性格外向的中學生采用相對動感的音樂進行舞蹈教學;針對性格較為內向的中學生采用電子琴讓其練習獨奏。
雖然老師要在授課時發揮好引導作用,但是也不能忽視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失去自主參與的積極性。中學生時期的同學都會有自己的音樂偶像,對偶像的音樂和活動充滿熱情,老師應該對中學生的熱情充分重視,而應該鼓勵中學生進行多元化音樂表演。針對害怕展示和表達的中學生更應該鼓勵他們,把中學生當作課堂的主體,正確的對中學生進行引導。
老師要保證中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在游戲當中,并且舉行的活動需要與教學大綱相掛鉤,讓中學生們能夠在活動里面更好的掌握知識。由于中學生的情緒容易波動,所以老師要能夠確保中學生在進行游戲時看護到位,以免中學生發生矛盾爭執,中學生應該在游戲當中感受到樂趣并掌握知識。
第一,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針對中學生設定目標時要基于其的心理特色找到合適的切入點,設計中學生在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場景,切勿生硬地套用各種音樂技能或相關知識。
第二,深入解讀教學內容。中學生由于認知問題很難如大學生一般全面了解并接受各種音樂知識,這就需要老師是先吃透教學內容,再利用巧妙的方式把知識點與生活化游戲相結合,才可讓中學生通過各種活動逐漸掌握相關知識。
第三,設置適應性較高的目標。教師要滿足所有中學生的表現欲,以公平公正的方式為所有中學生傳授音樂,設置目標要是自得恰到好處,盡量將所有中學生的發展水平考慮在內。
選擇合適的教材,推動教學活動。教師不能過于重視個人喜好,而是要基于中學生的身心特征、偏好及其目前的發展水平,選擇其比較容易了解的音樂作品。音樂教學活動期間,教師可設置一個涵蓋多個角色的游戲讓中學生參與其中,引導其通過各種場景展示音樂的特征,再利用各種各樣的演唱方式提高整個活動的趣味性。
設置與中學生生活比較貼切的場景,能讓中學生盡快融入到場景中,再借助音樂使中學生參與其中,如此就可以將中學生的情緒與整個場景相結合,使其主動了解音樂知識,并在參與音樂游戲的過程中逐漸學會欣賞音樂。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可嘗試著根據中學生的特性為其選擇適當的樂曲,再設置比較生活化的情景和角色,讓中學生選擇某個節是來解讀該樂曲;另外,展開教學活動期間還可引導中學生帶著某個目的去賞析與其年齡特征相符的種種音樂作品,這不僅能讓中學生學會欣賞音樂、感知音樂,還能使其逐步學會如何抒發美及創造美。
如果由于活動過于簡單或沒有引進與時俱進的教學模式,致使中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后無法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可嘗試通過如下方式來解決:
一是營造出愉悅的學習環境。如果中學生有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其主動學習的概率會大幅度提高。由此可看出,如果要提高音樂教學活動的效率就必須創建理想的教學環境,比如創建融入了游戲元素且多元化的情景,使中學生自己探索或參與到活動當中。在參與游戲期間,依據教學內容創立有趣的教學氛圍,還可以引導中學生自我創作。
二是設置靈活有趣的游戲。音樂教學課堂是否高效的關鍵在于能否設置好各個活動環節,并利用新奇、有趣的形式使其產生聯系,這也是保證中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所以以教師必須先基于教學目標,依據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年齡特征,選擇適當的活動內容及形式,逐步推進活動。設置各個活動環節時,既要鍛煉中學生的基礎知識及技能,還要引導其學會感受音樂,讓中學生嘗試著基于自身的想象及創造來解讀音樂。通過考慮各種各樣的因素,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及教學游戲,讓中學生主動地學習音樂,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一是在適當的時候使用圖譜。此處所講的圖譜是展開音樂教學時所用到的各類視覺性教具,比如圖片。其的主要作用是翻譯教學內容,讓中學生更容易記住或理解相關知識;通過各種各樣的圖譜,中學生能夠區分各種音樂的差異,在對其分門別類之后,選擇合適的方式將音樂演繹出來。以視覺為基礎的圖譜最大特點是具有較高穩定性,有利于中學生展開想象或自我創造。
二是以激勵的方式推進游戲化教學課程,借助適當且高效的語言鼓勵,使中學生借助各種與音樂相關或情境話題,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還可激發其的學習興趣。老師的語言及行為與中學生在活動中的狀態息息相關,如果老師能夠與活動中發現各個中學生的進步,并為其提供適當的鼓勵及肯定,中學生就會越來越相信自己,對音樂的學習也會更加認真。
三是引導中學生嘗試模仿活動,中學生本身就有著模仿天性。如果展開活動時,老師可通過靈活的方式予以正確指示,中學生的模仿與學習會更加順利。展開活動期間,教師應該為中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場地展開模仿,這有利于其學會感受各種樂曲當中的音色、旋律、節奏及速度的變動,也能提高其對音樂的感知力,進而激發其的想象力,讓中學生的音樂感知及表現力隨之提高。
在教學過程融入游戲的教學模式能夠與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相符合,通過該模式能夠讓中學生在愉悅的氛圍里掌握知識。所以,老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把游戲和知識進行高效結合,給中學生提供愉悅有趣的學習環境,從而促進中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