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
(作者單位:南京工程學院)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背景下,大眾對于文化藝術方面的需求和要求在不斷提升,這也使得城市化建設不再只是局限于城市建筑、交通、綠化建設,而是更加關注與城市文化與藝術建設。這種現象在我國一二線城市更為凸顯,并且城市文化藝術建設已經成為推動城市發展的重要力量[1]。
城市建設與發展目的就是為了營造美好生活環境,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城市公共藝術作為城市文化藝術的重要構成部分。而怎樣讓城市公共藝術獲得更好發展,使其更好進入到大眾生活當中,提升大眾生活質量,滿足大眾對于文化藝術需求已經成為城市發展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之一。城市公共藝術節的誕生是對發展城市文化藝術的一種創新手段,在藝術管理視角下,對城市公共藝術節進行研究,對構建城市品牌形象,推動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具有重要顯示意義。
城市公共藝術節是面向所有人群,其開展目的就是為了讓大眾主動參與其中,使城市公共藝術真正走進大眾生活,并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2]。城市公共藝術節內容涉及到多方面,以公共藝術為核心,滿足民眾視覺體驗、參與體驗,所以城市公共藝術節主要由三個方面構成,分別是藝術觀賞、藝術互動、文創商品。
首先,藝術觀賞是營造城市公共藝術節氛圍的關鍵。在城市公共藝術節中會借助大型雕塑進行裝扮,雕塑造型以城市公共藝術節為主題,是節日的標志。除了雕塑外,還會有與城市公共藝術節有關的裝飾物、涂鴉或是音樂、舞蹈等表演,以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吸引大量市民參與進來。
其次,良好藝術互動是增強城市公共藝術節體驗的核心。如果城市公共藝術節缺乏互動性,就難以走進人們生活,只能從視覺上滿足大眾對于文化藝術的需求。所以城市公共藝術節還具有很強的互動性,提升城市公共藝術節娛樂性,讓大眾更好參與到節日當中,豐富節日體驗。
最后,文創商品作為城市公共藝術節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城市公共藝術節為文化藝術傳播發展以及相關文創產品銷售創造良好條件。城市公共藝術節通常售賣帶有節日相關的藝術品。如今嘗試公共藝術節文創商品不再僅局限于衣物、裝飾品、書籍、雕塑等,還開始向美食和飲品等方面發展。
城市公共藝術節作為一個以文化藝術為核心的節日,在豐富大眾生活的同時,還是城市歷史文化的傳播載體,城市歷史與文化可以通過節日的方式保存在大眾心中[3]。我國每個城市都有著各自的歷史文化,在城市發展各個階段有著不同藝術品來記錄城市歷史文化,這些藝術品存儲著城市的記憶,透過藝術品可以讓大眾以直觀的方式或是間接的方式體會這個城市的歷史和文化。例如:蘇州這座城市以刺繡藝術作品來記載著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不同時期的刺繡藝術作品是蘇州不同發展階段的記憶,是支撐蘇州發展的精神支撐。每個城市有著各自的發展歷史和記憶,通過城市公共藝術節的方式可以帶領大眾回顧城市歷史,品味城市發展進程中所凝聚的文化與藝術,并將這些歷史文化和藝術融入現代城市發展與建設當中。所以,開展城市公共藝術節不僅是為了豐富大眾生活,在城市公共藝術節中,還可以使大眾更加清楚認識到城市的文化藝術形象。城市公共藝術節代表一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精神,可以提升城市居民對于城市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是推動城市穩步發展、增強居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精神動力[4]。
公共藝術具有美化裝飾作用,開展城市公共藝術節還可以改善城市空間環境,美化城市空間環境,為城市居民應在舒適的生活環境。城市化必然離不來拆、建活動,土地被大面積開發,綠植被破壞,車輛不斷增加,也使得城市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城市化也會導致城市人口大量聚集,城市空間被不斷縮小。伴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土地價格上漲,加快城市空間緊缺問題。這些現象的存在導致城市空間環境不斷惡化,在這種環境下會降低城市居民生活質量和生活幸福感,城市形象也會受到破壞,所以改善城市空間環境就非常有必要。為保障城市居民生活質量,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樹立美好城市形象,就可以借助公共藝術來改善城市空間環境。通過開展城市公共藝術節,運用雕塑、藝術壁畫,并在城市基礎實施、公共設施以及綠化建設中融入公共藝術節元素,營造良好節日氛圍的同時,還可以美化城市環境,使城市公共藝術節融入到城市化規劃建設當中,進而與城市融為一體,打造美好城市景觀,為城市居民創造一個充滿藝術的城市空間環境。
開展城市公共藝術節可以強化城市文化特征,傳遞城市歷史發展進程,凸顯城市身份的獨特性[5]。通過開展城市公共藝術節可以讓城市居民更加關注城市歷史文化,激發對城市歷史文化的情感,并滿足城市居民藝術文化審美需求,提升生活品質。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城市公共藝術節開展并不是為了促進城市經濟發展,開展城市公共藝術節還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這些資金投入并不一定可以立即帶來回報,也可能不會產生回報。但需要注意的是,缺乏文化和藝術的城市會喪失發展活力,無法獲得長遠發展。而文化和藝術作為城市發展的精神支撐,是城市靈魂。因此,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藝術建設對于城市發展而言都非常重要。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通過開展城市公共藝術節,加大城市公共藝術節投入,可以改善城市整體面貌,使城市散發魅力,進而吸引其他地區人民來到該城市旅游、定居,還可以吸引更多投資者來此投資,進而帶動城市經濟獲得快速發展。
進入到21 世紀之后,我國民眾對于文化藝術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尤其是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和沿海城市,音樂表演、戲劇表演和影視行業發展迅速,許多城市都開展了各種文化節或是藝術節,大眾參與積極性也非常高。就比如說廣州、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區每年會開展各種各樣的文化藝術活動,很多話劇、音樂門票常常被一搶而空。說明我國文化藝術市場發展繁榮,這也為城市公共藝術節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就目前來看,我國公共藝術發展尚不成熟。由于美術館、博物館、畫展以及藝術品拍賣運營不夠成熟,還存在很多不規范之處,導致公共藝術發展步伐較慢,公共藝術脫離大眾生活。并且畫展、藝術品拍賣參與主體大多是對藝術有著充分了解,或是藝術專業人士。美術館、博物館這些收藏藝術品雖然對大眾開放,但是卻沒有起到良好藝術教育作用,并且我國教育體系中,藝術教育體系還沒有完全形成。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眾對于公共藝術的需求越來越高,很多城市所舉辦的藝術博覽會或是藝術展覽吸引力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社會群體參與其中,在藝術品展覽中會駐足欣賞并拍照留念。在城市公園、商業廣場中布置的公共藝術品或是具有藝術觀賞性的基礎設施,都會吸引大眾的注意力,很多公共藝術品成為城市或是城市建筑的代表,吸引城市居民和外來游客拍照打卡。例如:成都ifs 國際金融中心的網紅熊貓就成為拍照圣地,很多外來游客會專門前去拍照留影。
我國公共藝術還沒有做到完全滿足公共性,公共藝術發展缺乏良好渠道和方式。近年來,我國藝術市場獲得快速發展,各個城市的美術館、畫廊建設數量在不斷增多,但是這些公共藝術品收藏系統還不夠完善。而且,美術館、畫廊這些公共藝術品展覽在固定位置,參觀的時間和空間都受到限制,提起畫廊、美術館會帶給大眾一種嚴肅氛圍,缺少親近度,使公共藝術難以實現公共化。公共藝術應當做到以藝術形式展現出來,并可以在開放場所進行展覽,使藝術品走進大眾,讓大眾在自然的環境中與藝術品實現零距離接觸,這樣才可以發揮公共藝術品的藝術價值。
當前我國公共藝術市場發展形式還處于初級階段,公共藝術展示方式比較傳統,缺乏親近性,很難滿足大眾的藝術需求。在藝術管理視角下,我國公共藝術市場要想獲得更好發展,應當主動學習西方國家公共藝術發展經驗和展示方式。藝術來自于生活,不應當與大眾有距離,所以公共藝術節應當是為大眾提供可以走進藝術品的機會,讓大眾可以在公共藝術節中與藝術進行親密接觸。在藝術管理時,應當要關注公共藝術的公共性,同通過城市藝術節的方式來體現公共藝術的公共性。
藝術管理主要涉及到四個方面內容,分別為藝術項目設想、確立藝術項目、開展藝術項目規劃和執行項目規劃。在藝術管理中,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藝術項目設想非常重要。缺少正確藝術項目設想,項目開展缺少良好市場作為支持,那么就只能是空想,即使對藝術項目進行全方面規劃和充分落實,也很難讓該項目獲得良好市場反饋。而良好的項目規劃和有效執行時確保藝術項目設想落實的關鍵。在城市公共藝術節開展前,需要結合對市場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并學習國外藝術發達地區藝術節開展經驗。當然這些只是城市公共藝術節項目設想需要考慮的工作,在項目確立環節還需要進行多方面研究才可以確立項目。在開展藝術項目規劃和執行項目規劃時,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藝術項目規劃管理時,應當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這個城市適合什么樣的公共藝術?該城市和城市居民需要什么樣的公共藝術?(2)該城市公共藝術節可以學習國外哪些藝術節經驗?(3)該城市有哪些藝術家適合參與到城市公共藝術當中?(4)城市公共藝術節中可以向公眾展示哪些藝術品?(5)城市公共藝術節應該在城市哪個區域開展?(6)城市公共藝術節開展方式有哪些,應該怎樣盈利?
藝術項目規劃管理時,應當思考以下幾個問題:(1)城市公共藝術節開展需要多少資金支持?(2)應當怎樣獲取充足資金?資金來源是否能夠支持城市公共藝術節順利開展?(3)參與城市公共藝術節的成員是否有充足執行經驗?他們的專業素質是否可以得到保證?(4)應當以何種途徑、何種方式來推廣城市公共藝術節,以確保有更多人參與其中。
對于藝術管理工作而言,具有較高專業素質和豐富藝術管理經驗的人員在藝術項目設想環節就已經開始思考城市公共藝術節資金來源。因為資金作為城市公共藝術節啟動物質基礎,資金來源和資金數額會直接影響到城市公共藝術節開展質量和開展規模。藝術管理具有很強專業性,其不僅需要掌握專業財務管理知識,還需要對藝術有著充足了解。城市公共藝術節開展是否順利成功離不開良好的藝術管理。就整個項目而言,城市公共藝術節項目是都可以獲得持續運用,要求藝術管理人員具備優秀商業運營能力。商業運營能力甚至要比藝術專業能力更加重要。在項目規劃管理時,應當明確項目盈利模式,構建完善的商業規劃,這樣才可以確保城市公共藝術節獲得持續運營,最終成為城市的藝術品牌形象。
藝術管理視角下,管理人員需要對各類藝術進行了解,運用恰當的手段讓藝術走向市場,并呈現給大眾,以便讓大眾更好認識藝術,進而享受藝術所帶來的視覺和審美體驗。藝術可以從商業性和公益性來體現自身價值,無論是何種方式,都需要藝術管理者提升藝術家和藝術品價值,使藝術價值實現最大化,這也是藝術管理工作的重要一部分。因此,在開展藝術項目管理時,管理人員需要在項目中凸顯藝術家和藝術品價值,實現價值最大化,進而提升項目市場價值。在城市公共藝術節中,藝術家和藝術品價值最大化就是在城市公共藝術節中,有更多人認識到這些藝術家,對這些藝術品有了更多了解,并且藝術品獲得很多人的欣賞。并且在城市公共藝術節中,展示的藝術品為可以為藝術家帶來更多聲譽,進一步藝術家市場價值。
藝術品作為城市公共藝術節的代表性物品,歷屆城市公共藝術節都有一些代表性的藝術作品被當做紀念獲得收藏,并在每一屆城市公共藝術節被展覽,不僅成為該城市公共藝術節的代表藝術,還逐漸成為城市公共藝術節的重要一部分。與該藝術作品相關的文創品在市場上備受歡迎,這也是藝術品價值最大化。通過提升城市公共藝術節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價值,可以使更多人參與到節日當中,在藝術價值的烘托下城市公共藝術節價值也可以實現最大化。
城市公共藝術節可以帶動城市經濟發展,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加強藝術管理,推動城市公共藝術長久、持續性運營可以使其成為城市品牌形象。我國公共藝術市場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與國外藝術發展的國家相對比還存在很大差距。在藝術管理視角下,我國城市公共藝術節發展應當立足于公共藝術特點,強化城市公共藝術節的商業運營,提升藝術家和藝術品在城市公共藝術節中的價值,這樣才可以充分彰顯城市公共藝術節價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