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閔行區民政局
“小治,小治,請給我們唱首歌!”
“好的,把最動聽的歌聲獻給你!”
在上海市閔行區馬橋鎮敬老院的大廳里,老人們圍坐在沙發上,機器人“小治”站在中間,為老人們表演歌曲,老人們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給“小治”拍手鼓掌。
除了“小治”,在馬橋鎮敬老院里,還有會接待、能配送、會消毒的機器人,讓老人們的日常生活有了別樣的樂趣。

“小治來了,我們敬老院比以前熱鬧多了!”
現在,住在馬橋鎮敬老院的李婆婆每天早上、下午都要來到大堂里找“小治”聊天,“跟他講講話、讓他表演節目,真的很開心的!”
“小治”長著一副帥氣小伙的模樣,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兩只圓圓的可愛耳朵,還有兩只機械手臂,胸前則有一塊觸控屏。老人每天都要跟“小治”打招呼,還會向他打聽最新資訊。在“小治”胸前的定制界面,儲存了大量敬老院的活動信息和照片,老人們只要手指劃一劃,就可以隨時調取回顧。
“小治”成了深受老年人歡迎的新成員,在馬橋鎮敬老院里,像李婆婆這樣天天都要跟“小治”玩一玩的老年人不在少數,每天敬老院的大廳里都充滿歡聲笑語。
除了為老年人提供陪伴,“小治”還能幫助來訪家屬查詢老人房間、新入住老人信息等,根據客人的實際需求提供養老院情況介紹、探訪指引、入住業務辦理、房間調換等一系列相關服務。也可借助云端“大腦”豐富的業務知識庫,及時回答來訪者提出的常見問題,減少接待人員工作量。
“現在,我們的老年生活越來越有趣,”李婆婆感嘆說,“之前在電視新聞節目里,我們也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機器人,但總感覺那些離我們老年人的生活很遙遠,真的沒想到,機器人居然來了我們敬老院。我們現在的老年生活,也跟時代一起進步了!”
在馬橋鎮敬老院的電梯里、走廊上,人們經常能偶遇“智能配送機器人”。在長方形的身體里,裝著各種各樣老人家屬送來的衣物、食物、藥物等。在一個閃亮著的觸屏上,還有兩雙大眼睛,格外吸引人的注意。
“智能配送機器人”會自己搭電梯嗎?能否準確地把物品送到老人房間呢?
工作人員把需要配送的物品拿到一層后,智能配送機器人就整裝待發準備工作了。工作人員在機器人觸摸屏上按下要去的樓層,然后機器人就打開了它的“肚子”,工作人員把物品放進去后,“肚子”就自動關上。然后,機器人就會按照既定路線走到電梯門口,電梯接收到了機器人所要到達的樓層信號,不僅會為它開門,還會自動到達目標樓層。機器人到達樓層指定的“護士站”,卸下物品后,再返回一樓繼續工作。智能配送機器人已經與電梯控制系統和每一層樓的門禁實現了關聯,所以機器人所到之處,大門都會自動打開。
“自從有了配送機器人,我們給老人配藥送藥的工作效率提高了。”馬橋敬老院工作人員介紹說,“以往我們每天要為2~10層的老人配送藥品3次,每次送藥都要耗時1小時。”此外,目前敬老院處于封閉管理時期,家屬不能進來,他們送來的很多東西,都要由工作人員代為配送給老人,今后由機器人代為配送,既減輕了工作量,過程中也給老人帶來了樂趣。
敬老院里不僅住著健康的老人,還有不少失智、失能老人,有些老人常年臥床,只能待在自己的房間里。
怎樣才能在為房間消毒的同時保障老人的安全?消毒機器人立了大功。空氣消毒機器人的使用頻率非常高,通過對老人室內定期紫外線空氣循環消毒,降低病原體的存在可能性,去除異味,給老人營造一個安全衛生的環境。機器人每天都會定時執行2至3次任務,人機共存,無需老人離開房間即可隨時對空氣做清潔,平均每30分鐘消毒1個房間,替代敬老院工作人員完成部分工作。
這款多功能服務機器人,除空氣消毒外,還可實現安全巡邏和視頻通話功能。敬老院入住的部分老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與家人視頻通話,當老人或子女有視頻通話需求時,需要求助敬老院工作人員或護工,給工作人員帶來了額外的工作負擔。空氣凈化消毒機器人搭載智能通訊設備,可實現遠程控制開啟視頻通話服務,一機多用,為老年人與子女溝通提供便利。
馬橋鎮敬老院有10層樓之高,共擁有550張床位。敬老院每個樓層都需要配備1名保潔人員,負責樓層近40名老人生活區域的衛生清掃,每天要清掃樓層地面3到4次,工作非常忙碌。
智能清潔機器投入使用后,承擔起了敬老院公共區域的保潔任務。智能清掃機器人們每天在各自的樓層進行掃塵、吸塵、推塵,提供智能化地面清潔服務,將各樓層內的垃圾污物一掃而光,不僅效率高,打掃效果也讓老人們非常滿意。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清潔機器人具備自主導航、智能避障等功能。就像是擁有一雙能認路的“眼睛”,它們能夠自助規劃路徑,在執行清掃任務的過程中,如果遇到障礙物,還會自動避讓。在智能技術的“加持”下,清潔機器人能夠完全自主地完成地面清掃任務,大大減輕了清潔人員的工作強度。
“機器人的投入使用為敬老院解放人力、提高管理效能提供了解決方案,降低 ‘重復機械’的勞動成本,減輕后勤等工作人員負擔,切實將服務聚集到核心工作上來。”馬橋鎮敬老院院長陸春燕介紹說,“清潔機器人與保潔員相互配合,讓保潔工作人員有精力去做一些精細化的清潔工作,讓公共區域衛生環境得到了保障。”
“外面危險,請返回房間”。
在馬橋鎮敬老院的大門口,配備人臉識別機,能夠實現較遠距離人臉識別,當老人出現在敬老院大門口這一區域時,人臉識別后,就會觸發語音提示,對老年人進行勸返。
“門口的智能勸返系統就像一個‘安全閥’,可以避免人員疏漏造成的安全隱患,通過人員、智能設備共同運作,有助于人員出入安全管理,防止老年人走失,保障老年人安全。”馬橋鎮敬老院工作人員介紹說。
與此同時,敬老院在大門口還設置了測溫門禁,借助其測溫功能,為疫情防控常態化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人們在進入養老院的同時,測溫門禁即可完成測溫工作,如果有高溫情況,可實時發出告警信息。
各種類型、各種功能的機器人在馬橋鎮敬老院“上崗”一年多,給老人的生活帶來了便捷和樂趣,也讓敬老院的運營管理更趨科學高效。閔行區通過不斷拓展智慧服務場景來滿足老年人的需求,突破養老服務“瓶頸”,讓智能技術為老年人的生活注入更多精彩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