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良武
某日,老人張某和王某來到湖南省臨澧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婚姻家庭輔導室”反映離婚情況。王某說,離婚并非本意,而是迫于兒女和鄰里的輿論壓力。據了解,王某今年68歲,在丈夫病逝20年、獨自撫養5個兒女成人并先后成家后,經過慎重考慮,于2013年與同為喪偶的張某登記結婚。2015年,王某的大兒媳確診癌癥,四處尋醫問藥無果。情急之下,大兒媳娘家人請算命先生測算病因竟與老人再婚有關。這一封建迷信理由,令兒媳的娘家人深信不疑。面對迷信邪說,老人一開始不予理睬,后迫于家人和鄰里的輿論壓力,不得已分居。數月后,大兒媳的病情仍不見好轉,其娘家人便告知老人應該盡快辦理離婚手續,以換取家人的健康。對于這種過分的要求,二位老人寢食難安,不知如何是好。最終,在糾結和無奈中來到“婚姻家庭輔導室”尋求解決辦法。工作人員根據二老的訴求,經過有效性的綜合評估,采用婚姻輔導加人性化地出具“不予受理離婚登記告知書”的工作方式,巧妙地化解了老人的婚姻難題。
這是一個婚姻登記機關對非自愿離婚的再婚老人采取“輔導”加“告知”挽救婚姻的成功案例。
第一,營造輔導氛圍,讓老人獲得心理慰藉。婚姻輔導的宗旨是為有需求的當事人免費提供法律咨詢、情感輔導、心理疏導、矛盾勸解、離婚勸和等服務,最大限度地保護婚姻。結合案情,因家庭變故和封建迷信原因,導致原本生活幸福的二老,既要承受家人患癌所帶來的痛苦,又要承受來自家庭和他人的各種非議,而老人又無處傾訴。工作人員通過熱情輔導、傾聽、撫慰、情感互動、積極肯定等方式,能讓老人獲得情感傾訴,得到心理上的慰藉。
第二,宣講法律法規,解答老人心中疑惑。本案中,張某和王某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登記領證,二人婚姻合法有效。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明確規定,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本案中受封建迷信思想影響,二位老人被迫承受來自家庭和他人的輿論壓力,嚴重干涉了老人婚姻自由,屬于法律明文規定的禁止行為。另外,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如果以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的,可以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通過法律法規宣傳,解答了老人法律層面的疑惑,為挽救老人的婚姻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三,出具人性化告知書,紓解老人離婚難題。《婚姻登記工作規范》明確了對不符合離婚登記條件而當事人有要求的可以出具“不予受理離婚登記告知書”的規定, 該規定列舉了十四種特定情形,首條便為“非雙方自愿的”情形。本案中,婚姻登記機關在制作告知書時,著重增加了人性化的告知內容及相關法律知識鏈接,力求軟化矛盾。告知書意在傳遞以下三個方面的信息:一是告知老人已經到婚姻登記機關著手辦理離婚登記事宜,避免誤會和矛盾升級。二是換一種表達方式,告知老人沒有辦理離婚登記是緣于婚姻登記機關詢問審查后的處理結果。即經審查發現,二位老人屬于非自愿離婚的情形。三是通過相關的法律知識鏈接,告知婚姻自由、保護老人的合法權益是我國的法定原則,干涉婚姻自由應當承擔法律后果。由此提高了涉事人員的法律意識,化解了老人的婚姻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