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根據2003年國務院頒布實施的《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381號)有關規定,“縣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需要設立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同年財政部、民政部、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于實施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有關機構編制和經費問題的通知》(財社〔2003〕83號),其中明確指出“縣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立由民政部門主管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站,應按照合理布局的原則,由省級人民政府統籌規劃。各地原有的收容遣送站應通過調整轉為救助站。需要新建的救助站,由縣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提出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各級政府編制管理部門要做好救助站設立(變更)、人員編制核定和登記管理工作”。(民政部社會事務司供稿)
答:根據《國務院關于全面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的意見》(國發〔2015〕52號) 精神,全國縣人民政府普遍建立了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以解決殘疾人特殊生活困難和長期照護困難。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主要補助殘疾人因殘疾產生的額外長期照護支出,對象為殘疾等級被評定為一級、二級且需要長期照護的重度殘疾人,有條件的地方可擴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或其他殘疾人,逐步推動形成面向所有需要長期照護殘疾人的護理補貼制度。凡符合上述條件的在職或退休重度殘疾人,均可領取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另外,民政部會同中國殘聯還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有關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民發〔2016〕99號),其中指出依據《國務院關于老干部離職休養的暫行規定》(國發〔1980〕253號)第五條規定,建立制度并發放的離休老干部護理費,與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擇高享受。具體情況可咨詢當地民政部門。(民政部社會事務司供稿)
答:困境兒童包括三類:一是因家庭貧困導致生活、就醫、就學等困難的兒童;二是因自身殘疾導致康復、照料、護理和社會融入等困難的兒童;三是因家庭監護缺失或監護不當遭受虐待、遺棄、意外傷害、不法侵害等導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侵害的兒童。(民政部兒童福利司供稿)
答:《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第三條規定:收養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兒童和孤兒的,在社會福利機構所在地的收養登記機關辦理登記。
收養非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的,在棄嬰和兒童發現地的收養登記機關辦理登記。
收養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或者由監護人監護的孤兒的,在被收養人生父母或者監護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組織作為監護人的,在該組織所在地)的收養登記機關辦理登記。
收養三代以內旁系同輩血親的子女,以及繼父或者繼母收養繼子女的,在被收養人生父或者生母常住戶口所在地的收養登記機關辦理登記。
收養關系當事人應當親自到收養登記機關辦理成立收養關系的登記手續。(民政部兒童福利司供稿)